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梅州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补贴,梅州创业补贴

今天上午,梅州市梅江区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梅江区区长钟秀堂代表区人民政府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提到了十件民生实事和十件老百姓最关心的“微民生”实事。

其中,十大民生问题主要包括提高底线民生保障水平、支持创业就业、促进教育公平均衡发展、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关爱特殊群体、完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改善农村生活生产条件、保障食品药品安全、提高政府服务效能。

十件民生实事具体如下

1、提高底线民生保障水平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金最低标准从每人每月148元提高到170元。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均水平分别从每月505元和360元提高到560元和380元。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按不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1.6倍和不低于当地现行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确定。孤儿基本生活最低标准为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分别由1560元和950元提高到1685元和1025元。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政策范围内的基本医疗救助和已建卡贫困人口比例达到80%。

2、扶持创业就业

为符合条件的企业家提供最高30万元、最长3年的担保贷款和利息补贴。培养100名“客家厨师”。落实劳动技能提升培训补贴、失业保险技能提升补贴政策,按规定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符合条件的省内外城乡劳动者发放补贴1500人。将生活困难高校毕业生求职创业补贴标准从每人1500元提高到2000元。在全面实施浮动费率的基础上,分阶段降低工伤保险缴费费率,全区平均费率下降30%左右。

3、促进教育公平均衡发展

建立学前教育、公办高中学生资助制度和逐步成长机制。公办幼儿园补贴标准不低于每年每生300元,对符合条件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给予补贴;公办高中学生公用经费补助标准不低于每生每年500元。继续实施义务教育公用经费和中等职业教育人均经费制度。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标准为小学每生每年不低于1150元,初中每生每年不低于1950元,中等职业教育财政拨款基本标准为每生每年不低于3000元(不含免学费补助)。规划建设源城小学、幼儿园,完成沁阳学校。

4、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年度累计最高支付限额由10万元提高到11万元;补充保险最高支付限额由28万元提高到30万元;城乡居民重大疾病保险最低缴费标准由80万元降低到70万元,年度最高缴费限额由16万元提高到20万元;完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生育补贴标准。顺产补贴由1000元提高到1300元,剖宫产补贴由1300元提高到1500元。培训全科医生24人、产科医生7人(含助产士)、儿科医生2人,为10个贫困村卫生站配备8种健康监测仪器设备包。

5、实施文化惠民工程

实施古民居振兴发展工程。配合实施《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实验区总体规划》。深化拓展“千年嘉应情诗画梅江梦”系列活动,打造特色

/>

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分别从每人每月157.5元、210元提高到165元、220元。为重度残疾人、精神和智力残疾人缴纳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费标准,从每人每月10元提高到20元。


7、完善城区公共服务设施


改造建设金山顶小公园、北门河小公园、百岁山桂花园、百岁山公园登山步道及观光栈道。新建和提升改造城市公厕22座,新建旅游厕所5座。升级改造西区市场、瓜园市场、美苑市场等城区集贸市场。


8、改善农村生活生产条件


新建和提升改造一批乡村公厕,农村无害化户厕普及率达到98.5%。建设临水临崖、急弯陡坡和安全事故多发路段的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123公里,完成涉及19个建制村89.6公里“畅返不畅”农村公路整治,完成旅游公路和县乡道路提档升级86公里、农村公路硬底化45公里、窄路基拓宽工程项目30公里,优先做好连接现代农业产业园、历史文化古村落、南粤古驿道沿线、3A 级以上旅游景区和乡村旅游点等道路的改扩建。支持4个省级农业特色专业村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提高省级以上生态公益林每亩补偿标准。


9、保障食品药品安全


完成不少于1400批次食品抽检任务,食品检验量达到每年每千人3.5批次;在全面开展监督抽检的基础上,加强对不少于32家的食用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开展以蔬菜类、水产品类和肉类为主的快速检测,及时公示快速检测信息,不合格产品处置率 100%,全年快速检测不少于63000批次。


10、提升政务服务效能


依托“粤省事梅州”移动政务服务平台,积极承接省统筹在户政、安全技防、医疗救助、劳动仲裁、社保医保等领域高频政务服务事项的落地实施,推动我区更多特色服务事项进驻。优化平台已上线服务事项业务流程,实现群众填写表格、提交材料、跑动次数减少50%以上,已上线服务事项“零跑动”超过80%。依托“粤省事梅州”平台支撑,提升公共法律服务水平,实现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


2019年梅江区十件“微民生”实事


1、投入资金2600万元建设金山金丰村至潮塘段公路,提升县域道路通行能力。


2、投入资金3100万元建设城北岭上至扎上、西阳田心至石马公路,打通乡村、景点道路的“最后一公里”。


3、投入资金6000万元实施金山顶东仓巷、老肖屋“微改造”项目,改善周边区域整体形象。


4、投入资金2100万元建设客天下至泮坑的“枫林路”、改造提升泮坑公园配套设施、打造泮坑“枫林湾”森林公园,为市民提供休闲好去处。


5、投入资金900万元改造提升江南三板桥一巷、白马四巷道路及排污排水等设施,解决交通拥堵、内涝等“城市病”。


6、投入资金800万元实施206国道长沙段道路和城北平远路口绿化亮化工程,消除存在多年的交通安全隐患。


7、投入资金2284万元完成区级和长沙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年度建设任务,稳步提高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


8、投入资金360万元实施金山龙丰村东岩背、东郊村张家围“微改造”项目,提升人居环境水平。


9、财政贴息100万元发展光伏扶贫项目,帮助贫困村、贫困户实现长效脱贫不返贫目标。


10、投入资金72万元为全区2374户独居老人住所安装无线感烟火灾探测报警器,保障老人居家安全。


【全媒体记者】黄思华


【通讯员】曾仕谦 钟伟才 陈雄


【作者】 黄思华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