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Kr获悉,数字进口供应链平台KKS近期完成数千万A系列融资,投资方为徐州润汇;此外,它还获得了数千万美元债权的支持。据悉,本轮融资资金将用于进一步搭建平台,快速推出更适合海外供应商的数字化产品工具,完善服务团队建设和国内市场推广。
此前,KKS曾获得郑明集团和清华创投的天使轮融资,以及华山资本和松源创投的Pre-A轮融资。
徐州润汇KKS
36Kr曾介绍,KKS成立于2016年。通过搭建数字化B2B进口采购平台和一体化服务,帮助国内采购商无需走出国门,直接与海外品牌、工厂、分销等一手货源对接,支持跨境线上采购,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角色,提供优质一站式配套服务。KKS希望打造更适合数字智能时代和新贸易模式的柔性供应链能力,帮助海外供应商的优质商品更快、更低成本进入中国市场。
创始人兼CEO王赢对36Kr表示,目前中国进口消费者数量已经超过1.5亿,随着90后等年轻消费者的崛起,“买全球”的进口消费需求越来越大。他们有广泛和个性化的需求,细分的类别,多样化的品牌,并加速获取商品信息。他们几乎没有时间差就能捕捉到国际趋势,希望“看见就买”。
因此,对于在中国通过各种渠道经营进口商品的卖家(买家)来说,上架的品种和速度成为了新的竞争因素。如何缩短海外商品与国内市场和消费者的距离,成为行业必须考虑的问题。
但我国跨境电商发展时间不长,进口B2C蓬勃发展,而进口B2B至今没有大平台,基本属于小批发或信息匹配。市场仍缺乏更高效可靠的平台和解决方案,满足国内买家快速找到海外品牌和货源供应商,轻松完成采购的需求。KKS想打造的就是这样一个数字化进口直采平台,在海外商品、企业和国内企业之间建立更顺畅、更高效的“路线”。
KKS在上游找到海外货源品牌和厂商,减少了层层分销的中间环节。中国卖家可以直接通过KKS平台向海外供应商下单,从而降低采购成本。除了可以与供应商直接对话,缩短交易环节外,还可以通过KKS的一站式支持服务,实现更安全的交付。从找货、找供应商、询价到下单、运输、清关,整个流程相比传统国际贸易至少可以缩短30天。
KKS从美国起步,现已覆盖欧洲、美洲、新澳、东南亚、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近千家本土品牌、工厂、经销商、大型零售集团合作,涵盖食品健康、婴儿玩具、美容护理、时尚生活等多个品类。海外SKU数量已超过15万,关键SKU可支持全球免费购物。
对于KKS为何能快速突破上游,王赢表示,过去传统展会是海外品牌和供应商了解和开拓中国市场的主要方式:首先通过展会找到感兴趣的经销代理商进行市场测试,在取得一定销售成绩后再考虑进一步的市场布局。KKS通过互联网提供效率更高、成本更低的额外“路由”服务,可以帮助海外供应商低成本快速连接各种渠道,更精准地到达匹配买家,快速实现交易目标。
通过拓展海外供应商,与GS1合作,KKS建立了覆盖欧美各大卖场、超市的品牌“供应链数据库”——,不仅有商品的基本信息,还有海外供应商的“能力信息”。同时,KKS自主研发了创新工具“闪电询价报价”,使得双方谈判在线化、结构化、规范化,打破了分歧
前期,KKS主要服务头部KA客户,包括天猫国际、考拉、唯品会国际、苏宁国际、华润、九广超市等主流跨境电商平台以及大型线下超市。2019年交易额达到近4亿元。
通过头部客户的积累,KKS反向推进与海外供应商的合作,进一步提升供应链能力。从长远来看,国内外有数百万中小贸易商,他们的业务将在全球化时代迎来巨大变化。未来,KKS将进一步把供应链积累的优势辐射到中小B,通过更多的产品工具大规模服务双方。
谈及疫情影响,王赢表示,疫情初期的全球失序确实对进口交易表现产生了一定影响。但对需求几乎没有影响,消费市场对进口商品的需求甚至进一步发酵。
“当我们与国际标准化组织GS1合作时,我们发现我们还没有进入中国
市场的海外快消商品至少有3000万个。”她认为,随着国内进口消费需求的增长,在国家的政策支持下,KKS的跨境电商新模式和新服务将充分发挥出“交易流程扁平化、服务集约化”的优势,帮助海外品牌把对中国市场的兴趣将进一步转变为积极、实际的探索。KKS 团队目前共有30多人,总部位于上海。在美国、欧洲、东南亚、俄罗斯等区域设有办公室和战略合作伙伴。创始人王莺在大学期间已有较为成功的学生创业经历,后曾任美国商会代表、阿里(菜鸟物流)资深总监,是阿里菜鸟物流(驿站)、天猫分销平台等重要项目创始人,多次带领团队实现从0到1;其美国合伙人Lester在美国担任知名供应链企业采购总监,有超过18年海外采购经验;产品技术合伙人曾担任七牛云技术负责。其他核心成员来自阿里巴巴、美国沃尔玛、SAP等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