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企业文化 口号,二次创业口号标语

米塔尔瓦珊的照片?关于Pexels

《金证研》艾沫沪深金融集团/研究员苏果李鸿/编辑

2019年,余额不足。盘点各基金公司各类基金前三季度业绩后,业绩分化明显。

以债券基金为例,根据Flush iFinD的数据,截至三季度末,2113只债券基金(不同份额分开计算,不含2019年以来成立的基金)今年平均收益率达到4.18%,大部分实现了正收益,只有43只实现了负收益。

在43只负回报基金中,东吴基金旗下有两只债券基金上榜。截至11月15日,东吴鼎立和东吴鼎元的A/C比率分别为-12.12%和-11.15%。此外,许多债券基金的收益率低于平均水平,表现不佳。

2016年,东吴基金董事长、总经理更换教练,其中东吴基金原常务副总经理王炯(这不是离职的原投资总监王炯)接任总经理一职。新管理层喊着“二次创业”的口号,现在距离2016年已经过去三年多了。东吴基金的“二次创业”结果如何?

一、多只债基踩雷“16信威01”损失惨重,凸显风控能力“缺位”

纵观历史,东吴基金是由东吴证券、上海兰生(集团)有限公司、江阴诚兴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于2004年联合成立,持股比例分别为49%、30%、21%。随后,2014年,诚兴集团所持全部股份以1.19亿元转让给东吴证券,东吴证券持股比例上升至70%,东吴证券得以实现对东吴基金的绝对控股。

早在2008年,另一位创始大股东上海兰生集团就已经将其30%的股份转让给蓝海集团,但出于审慎考虑,证监会并未给予回复。直到2017年9月,股权转让才获得证监会正式批准。股权变更后,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持有70%股权,蓝海集团有限公司持有30%股权,公司注册资本不变。

从东吴基金的固定收益产品来看,虽然债券基金和货币基金的合计规模已经达到139.8亿元,占公司总规模的80.97%,可以说占据了绝对的权重,但固定收益基金也是“问题重重”。存在债券基金规模小、迷你基金多、债券基金踩雷造成净值损失重、今年二季度货币基金赎回量巨大等问题。

东吴基金现有8只债券型基金中,共有东吴鼎元双债A/C、东吴双星稳健A/C、东吴CSI可转债分级。这三只基金的净资产都在5000万以下,其中吴栋鼎元双债A/C的总规模只有436万元。吴栋鼎立的规模濒临5000万元,距离清算警戒线只有一步之遥。

同时,东吴基金拥有东吴币A/B和东吴增信宝A/B两只货币基金,两个货基规模为90.53亿元,占公司总规模的52.43%。然而,这两只基金都面临着今年第二季度的巨额赎回。东吴币B二季度赎回19.74亿元,二季度末基金净资产为29.03亿元。东吴增信宝A二季度赎回1257万元,基金二季度末净资产2900万元。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二季度东吴基金规模面临巨大缩水。值得关注的是,这两只基金的机构投资者占比都在60%以上,东吴币B已经达到95%以上。

在今年的股债市场上,很多债基的表现也很突出。从东吴的债基来看,除了增长超过50%的东吴CSI可转债B外,东吴基金旗下其他16只债券基金中,东吴定力和东吴定远的双债A/C收益率均为负值。13只债券基金收益率低于4.18%的平均水平。

其中,东吴鼎立成立于2013年4月。截至2019年11月15日,本年度基金净值增长率为-12.12%,成立以来复权净值增长率为-14.2%。从基金季度涨幅来看,2019年一季度涨幅为-6.17%,同类平均2.84%,同类排名1537/1682。2019年二季度涨幅为0.11%,同档次均值为0.17%,同档次排名为1223/1822。2019年三季度涨幅为2.08%,同档次均值为1.53%,同档次排名为260/1965。

tyle="font-size:15px;">从上述的数据可以看出,跌幅主要发生在2019年第一季度,那么2019年第一季度发生了什么?


从公开信息披露来看,正是因为包括东吴鼎利、东吴鼎元、东吴优信稳健在内这三只债券基金,在2019年一季度踩雷“16信威01”债券,造成上述基金的净值出现严重的下跌,从而拖累了它们今年以来净值增长率。


《金证研》沪深金融组了解到,东吴鼎利、东吴鼎元、东吴优信稳健三只债券基金在2018年四季度末分别持有40.517万张、4.2万张、2万张“16信威01”,以96.21元/张估值,占基金资产净值的比例分别达到30.85%、12.12%和15.34%。“16信威01”是上市公司信威集团发行的债券,该上市公司早在2016年12月23日就已经停牌,这一停就是两年多,直到2019年7月12日才复牌。


2019年1月25日,机构对“16信威01”估价净值从99.85元下调至73.28元,跌幅达26.6%,上述这几只基金当日的基金净值应声大幅下跌。


2019年1月25日当日,东吴鼎利的净值下跌6.81%,东吴优信稳健A/C下跌4.36%,东吴鼎元双债A/C也下跌超过3%。踩雷事件使得东吴旗下的债券基金损失惨重,不仅仅是影响到上述基金的净值,更是让投资者对东吴基金的投研团队风控体系产生质疑。


二、牛市“落败”,老将业绩难逃高波动


受益于2019年一季度至今的A股行情,大多数基金公司的权益类基金都取得比较好的业绩回报,东吴基金业不例外。


结合同花顺iFinD数据来看,截至2019年11月15日,东吴基金权益类基金中23只基金中,22只基金都能取得超过20%以上的复权净值增长率,尤其是东吴行业轮动更是达到了52.92%的增长率。但是再好的行情也有落单者,东吴国企改革在今年这么好的行情中,其净值增长率居然为-1.45%,成立至今的净值增长率为-18.4%。


东吴国企改革成立于2015年12月30日,截至11月15日单位净值为0.82元,资产规模到三季度披露时仅为0.18亿元。该基金2019年1季度的涨幅为9.42%,同期同类涨幅为17.48%、沪深300涨幅为28.62%,在同类中的排名为1945/3053;2019年2季度的涨幅为-1.66%,同期同类涨幅为-1.03%,同期沪深300涨幅为-1.21%,在同类中排名为1910/3201;2019年3季度的涨幅为-7.41%,同类涨幅为7.06%,同期沪深300涨幅为-0.29%,同类排名为3164/3281。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该基金今年的表现“不给力”,涨幅落后于同类平均水平,也落后于沪深300指数,排名是长期垫底。


鉴于东吴国企改革如此差的业绩,很多投资者或只好用脚投票。从该基金2019年上半年的半年报可以看出,2季度该基金赎回了0.32亿元,2季度末该基金的净资产规模为0.2亿元,3季度继续下滑。


为了应对如此巨额的赎回,基金经理不得不降低仓位,以保持足够的现金。从披露的数据可以看出,该基金2季度的股票仓位仅为0.04%,债券市值为0,如此低的仓位又使得该基金错过了3季度的股市反弹。


在基金这个竞争白热化、处处是看不见的硝烟战场上,拥有一支稳定、优秀的投研团队对基金公司来说至关重要。


对于东吴基金来说,也曾拥有过一些在基金江湖中赫赫有名的大将,例如原东吴基金的投资总监王炯,在王炯任内东吴双动力、东吴行业轮动和东吴进取策略3只基金因为在2010年熊市中的出色表现,长期跻身同业前五名而被称为“东吴三剑客”。


只是王炯于2012年7月离职,王炯离职后东吴三剑客辉煌不再。而在王炯走后,东吴基金的投研团队人员流失频繁,缺少关键性的领军人物,在王炯时代所形成的投研风格也随之烟消云散。


截至目前,东吴基金共有19名基金经理,从业年限在四年以内的共有8人,而这其中又有四人的从业年限在两年以下。从业年限在四至六年的共有9人,六年以上的共有二人。


东吴基金现有基金经理中从业年限最长、资历最老,无疑是彭敢,拥有8.47年的基金经理从业年限,跳槽到东吴基金之前曾任宝盈基金投资部总监。查阅彭敢的履历,其曾在大鹏证券、银华基金、万联证券财富证券任职。2010年9月加入宝盈基金后担任投资部总监。2017年2月28日加入东吴基金,从事投资研究工作。2017年7月起任东吴嘉禾优势精选基金经理、2017年12月起担任东吴双三角基金经理。


彭敢现管理着东吴双三角A/C、东吴嘉禾优势精选混合二只基金。从东吴基金对这位老将的任用来看,并没有给其太多的基金让其管理,而且是和不到一年经验的胡启聪一同管理,老将带新人的意味明显。


从彭敢过往的管理业绩来看,业绩最好区间是在宝盈基金管理宝盈新价值混合A的时候,2014年4月-2017年1月,2年又270天的任期内,业绩回报112.62%。宝盈新价值混合A成立于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的这三年的涨幅分别为123.16%、-18.36%、0.29%。而2015年A股经历了一波牛市,从这个角度来说这并不能很好的反映出彭敢的真实水平。彭敢在东吴基金管理的二只基金,在其管理任期内业绩并不理想。


从东吴嘉禾优势和东吴双三角A/C这二只基金今年的业绩表现来看,虽然都取得正收益,东吴嘉禾优势和东吴双三角A/C今年以来的复权净值增长率分别为25.87%、23%、22.46%。


如果仅从数据上分析,今年的表现还算理想,但是如果以成立至今的复权净值增长率来衡量的话,发现这二只基金的表现都不及格,东吴双三角A/C成立至今的复权净值增长率为-7.16%、-8.24%。而另一只基金东吴嘉禾优势成立于2005年,几乎和东吴基金同龄了,成立至今的复权净值成长率为225.46%,净值超越基准收益率为-60%,也就是说成立14年来还是跑输基准的。


在东吴基金19名基金经理中,不得不提老将刘元海,虽然他没有彭敢的从业年限长,但是他是东吴基金不折不扣的老人。从其简历来看,其2004年2月时就已经进入东吴基金筹备组,2004年9月东吴基金成立。15年来其一直都服务于东吴基金,一步步从研究员到基金助理,再到基金经理。担任过东吴深证100指数增强型基金、东吴新产业精选、东吴内需增长混合、东吴行业轮动等基金的基金经理,现任投资管理部副总经理。现独立管理着东吴新趋势价值线和东吴移动互联A/C两只权益基金。这二只基金今年以来的净值增长率都在20%以上,但是成立至今的复权净值增长率分别为负。


三、“二次创业”口号响效果差,风险面前将投资者利益抛脑后


2016年1月16日,东吴基金董事长和总经理双双换帅,其中东吴基金原常务副总经理王炯(此王炯非原离职的投资总监王炯)接任总经理一职。


新的管理层喊出“二次创业”的口号,尤为重视人才激励,考核机制更加灵活,并先后从外部引进和内部提拔了多名基金经理,譬如明星基金经理原宝盈基金投资部总监彭敢就是在这时期加盟东吴基金的。


现如今距离2016年已经过去了3年多,东吴基金的“二次创业”结果如何?


从规模、营收、投资者口碑三个方面来分析。毕竟基金公司都是靠提取管理费用生存,规模越大提取的管理费就越多。而营收数据又能直观的反映出基金公司管理水平的高低。有句话说的好,金杯银杯,不如投资者的口碑,良好的口碑有利于树立公司良好的形象。


规模上2016年基金净资产规模为148.47亿元,到了2017年东吴基金的管理层喊出二次创业后,2017年当年的规模飙升至266.41亿元,规模增加了117.94亿元,增长了79.44%,达到了东吴基金的历史顶峰。


只是好景不长,到了2018年,东吴基金规模开始缩水,当年的净资产规模为232.14亿元,而到了2019年上半年时规模急剧缩水为172.65亿元,规模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从营收来分析,2016年营业收入为23,282.2万元,净利润为3,140.4万元。2017年营业收入为27,703.04万元,净利润为3,803.45万元。2018年营业收入23,038.44万元,净利润为2,898.29万元。而东吴基金控股股东东吴证券2019年上半年的财报显示,东吴基金在今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1.09亿元、1,237.98万元,较去年同期分别下滑13.01%、27.79%。从东吴基金历年的营收状况来看,其营收状况并没有取得多大的改善。


资管规模大幅缩水,营收利润大幅下降,对于东吴基金来说更糟糕的是在2018年和2019年连续二次受到上海证监局决定责令进行为期6个月的整改,整改期间暂停受理及审查该公司公募基金产品募集申请的处罚。


2018年6月19日,上海证监局曾向东吴基金开出一张罚单,认为该公司在东吴阿尔法灵活配置混合型基金的投资管理中,投资决策缺乏充分依据,受到其他机构的干预,未独立、客观履行管理人职责;存在从业人员与他人联合担任多只基金的基金经理,但其未实际履行基金经理职责、不参与相关基金投资管理的情况,决定责令东吴基金进行为期六个月的整改,整改期间暂停受理东吴基金公募基金产品注册申请。


2019年6月3日,上海证监局向东吴基金下发监管措施决定书,指出其在业务开展中未建立控制严密、运行高效的内部监控体系,未遵循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优先原则,办理相关基金份额的申购、赎回业务。


决定责令东吴基金进行为期6个月的整改,整改期间暂停受理及审查该公司公募基金产品募集申请。而这次东吴基金受到证监局的处罚一点都不冤枉,因为东吴基金在“16信威01”债券估值大幅调整前,竟然先跑为快,提前赎回自购的东吴鼎利基金份额,置投资者利益不顾。这件事也在投资者心中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口碑也大打折扣。


看来东吴基金的管理层二次创业,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摆在他们面前的路任重道远。事实上,如果一家基金公司在市场震荡面前将投资人的利益抛诸脑后的话,那这样的公司将来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本文源自金证研


更多精彩资讯,请来金融界网站(www.jrj.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