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创业的宏观意义,创业的意义何在-

新华社上海5月17日电(记者周瑞)2020年,社会保障减负政策实施,为企业减负1285亿元;稳定和扩大就业。到2020年底,正式员工将达到1050.8万人,创造逆境中的历史新高;超额完成新增就业目标,全年达到57.04万人——疫情年,上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赵永峰17日做客民生访谈,解读“小数字”背后的民生“大故事”。

破局高质量就业的民生课题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一头连着人民的“饭碗”,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作为一个非常大的城市,上海的就业状况不仅关系到城市发展的高度和竞争力,也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赵永峰介绍,今年以来,上海就业数据处于比较好的状态。截至4月底,上海正式就业人数大幅超过去年同期,达到1050.78万人,同比增加36.91万人;新增就业29.8万人,完成年度目标的59.6%;城乡登记失业人数14.58万人,控制在18.5万人的目标范围内;帮助带领3784名成功创业者完成年度目标的37.8%;帮助3683名长期失业青年就业创业,完成全年目标的46%。

“总体来看,上海就业形势在经历了去年疫情影响带来的较大波动后,已经回归到相对稳定的轨道,持续稳定向好。”赵永峰表示,上海已经进入追求更高质量就业的阶段。新形势下,就业发展的要求不仅是保证劳动者有工作、有收入,更要注重就业机会、就业环境、就业能力、劳动关系和人才发展。

就业服务是政府向公民和用人单位提供的重要公共服务。公共就业服务是促进就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更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重要抓手。赵永峰表示,近期上海将正式实施公共就业服务指导文件《关于进一步完善本市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意见》,进一步延伸拓展服务对象,进一步完善优化服务手段,进一步把公共就业服务做细做实做到位。

营造创新创业的热土

随着就业向高质量迈进,上海正成为创业热点。《2020上海居民创业状况调查报告》显示,上海居民创业活动率继续保持11.8%的高水平,每个创业企业平均创造8.1个就业岗位。创业的就业倍增效应日益明显。

有能力的劳动者不仅能实现自己的就业,还能带动更多的人找到工作。“创业带动就业”正在发挥“乘数效应”。2020年,在各项政策引导下,上海帮助12546人成功创业,其中青年大学生9400多人,占比75%。

“从宏观经济角度来看,上海已经从投资驱动型经济转向创新驱动型经济。有技术门槛的创业项目可以获得优势,更有可能成长和发展。”赵永峰说,去年疫情期间,上海加大了鼓励创业的各项补贴投入,特别是创业担保贷款。2020年共发放8.5亿元,是去年发放金额的近6倍,为历年最高。

此外,上海还为不同群体定制了专项贷款产品。如“创艺贷”是将创业竞赛活动与创业担保贷款相结合开发的,为近三年在“中国创艺创业创新大赛”上海赛区获奖的创业组织提供快速审批、优惠利率的担保贷款,最高贷款300万元。下一步,上海还将研究推出“示范基地促进贷”“人才贷”等新型专项产品。

吸引高技能人才集聚的高地

就业是民生之本,培训是基础

“上海持续实施职工终身职业培训制度,构建以行业企业、职业院校、培训机构为依托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组织实施体系。”赵永峰表示,2020年,上海将从“大职业教育”的角度,出台职业院校教育培训相结合的激励计划,建立与高校承担的社会培训挂钩的绩效工资总额调整机制,有效调动高校和教师参与技能培训的积极性。

既是企业员工,也是实习生。它不仅在企业技能岗位工作,还参加合作学院或培训机构的培训。由企业师傅授课,在培训老师指导下学习培训。培训结果不仅与证书挂钩,还强调企业对学徒的岗位评价。双重身份、双重载体、双重教师、双重评价的新型学徒制是积极的

在覆盖更多青年,助力他们成为新一代的技能人才。


申通集团将学徒制培养融入相应工种上岗证培训体系,隧道公司为学徒制定了阶段递进考核制度,燃气协会颁发学徒培养经历证明并与会员单位薪酬体系挂钩……赵永峰介绍,2021年,“支持培养万名企业新型学徒”被列为上海市政府实事项目,人社部门更是各行各业全面推行“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的企业新型学徒制,“目前我们还在共同探索建立技师学院,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即将在上海举行,上海正在加速成为高技能人才的“港湾”。


赵永峰介绍,上海正在探索形成以世赛为引领、国赛为龙头、市级大赛为主体、行业企业岗位练兵和技能比武为基础的技能竞赛体系,进一步发挥世赛的引领作用和溢出效应,积极备战即将在上海举办的第46届世赛,力争在家门口为祖国争金夺银。


“通过竞赛选拔和评选资助工作,充分发挥高技能领军人才的引领示范作用,我们在全社会积极营造‘尊重技能、崇尚技能’的良好氛围,使上海成为注重技能培养、鼓励技能成才的城市典范。”赵永峰说。


“启航十四五 奋进开新局——2021上海民生访谈”由中国经济信息社、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上海发布、阿基米德、话匣子共同主办,解放日报、上观新闻、东方网、新浪上海提供媒体支持。


来源: 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