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邵阳12月24日电第五届全球韶商大会昨日在邵阳开幕,350多位韶商代表和各界嘉宾齐聚一堂,讲述桑子故事,分享“兴韶曲”音乐。
今年少商大会共发布投资项目140个,总投资1855.67亿元,其中基础设施项目20个,投资532.49亿元,农业产业化项目18个,投资142.4572亿元,新型工业化项目52个,投资533.41亿元,现代服务业项目50个,投资647.31亿元。
第五届全球韶商大会开幕式
如今,邵商人遍布世界各地,乘着“一带一路”的东风,在海外建立了自己的商业王国,与温州商人一起被称为“中国犹太人”。在邵商阔步向前、拥抱世界的同时,一些在海外站稳脚跟的邵商领袖,或有重返桑子的梦想,或被家乡的投资环境和发展势头所吸引,开始从四面八方“归巢”。
“少商是邵阳最大的资源和财富。汇聚千千千韶商,是推动邵阳创新发展的生力军。”“100万邵商和4万亿资产是加速邵阳发展的战略资源!”那么,邵阳如何筑巢引凤栖呢?
地方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完善的基础设施。目前,邵阳至娄底城际列车开通;今年,邵阳机场将试飞;横跨邵阳的铁路正在加紧建设;邵阳高速增长3.8倍,达到678公里;湖南13个商贸产业园今年将完成19平方公里、39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建设,650家企业入园生产.日益发达的交通让邵阳与珠三角、长三角的联系更加紧密,一小时到长沙、两小时到武汉、三小时到广州、四小时到上海的梦想正在成为“路线图”。
此外,邵阳市大力实施邵商“返乡工程”,首创“迎老乡、回乡、建家乡”,先后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决定》 《关于加快推进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吸引邵商返乡。同时成立韶商联络处,积极为韶商服务;整合行政审批职能,全面下放232个市级经济管理部门,让韶商返乡投资安全放心、无忧顺畅。
为更好地为企业服务,邵阳市出台了优化营商环境“邵十条”,从审批、融资、纳税、就业保障、降本等10个方面提出了明确措施。要求减少环节、优化流程、减少时限、提高效率,努力为邵阳高质量发展营造法制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
湖南省也积极搭建“邵商返乡”的现实平台。2014年底,湖南省委、省政府作出“依托湘商力量建设邵阳市湘商产业园”的重大决策,计划在邵阳市及12个县区建设湘商产业园。目前,邵阳三大城市群的城际快线正在提速。返乡的“少商”在邵阳各大园区聚集资金和技术,创办了全市60%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形成了科技创新的“少商现象”。
自2012年第一届邵商大会召开以来,邵商在家乡投资3000多亿元,占邵阳市总投资的近80%。邵阳12个湘商产业园引进的863名企业主中,邵商占80%以上。
(方图文报道)
来源:中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