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不法分子打着所谓金融机构的幌子,吸引了数百名中老年人高利率投资理财。最后他们声称公司资金链断裂,人去楼外,导致投资者损失上亿元。近日,经滨海、滨东两级公安机关连续4个月缜密侦查,综合运用多种侦查措施,成功破获近年来涉案人数最多、诈骗金额最大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目前,经检察机关依法批准,4名主要成员已被逮捕,其余3人已被依法取保候审。
黄三角早报记者邵芳
通讯员余孙洪
一纸公告打破了800多人的投资梦
2018年8月9日,20余名投资者照例来到位于东营区小清河路金华翠湖社区北门的山东恒盛金融外包服务有限公司小清河分公司领取投资回报。等待他们的不再是高达每年13.8%的利息,而是空荡荡的房子和一纸公告。
该公告披露了公司法定代表人辛某某的身份证信息,并承认由于公司资金链断裂,无法再向投资者支付相应报酬,但公司内一批进口高档红酒可以抵减,否则只能延期。这一公告让在场的20多位投资者顿时傻了眼,他们简直不敢相信,这家号称拥有上亿资产、管理着众多项目的金融公司,竟然一夜之间关门大吉。
据滨海市公安局滨东分局统计,恒生金融涉案人员800余人,涉案资金5000余万元。受伤的人90%以上是退休工人,也有80岁以上的投资人,其中72岁的李大爷就是典型代表之一。
时间回到2017年的一天,李大爷在市场买菜时,收到恒生金融小清河支行业务员发来的传单,说“只要定期投资一年,每年就能拿回13.8%的高额利息”,这让李大爷眼前一亮。无法抵挡业务员高利率的诱惑,李大爷走进这家公司的营业厅听了第一节理财课,免费收到了鸡蛋等小礼物。经过多轮“全屋灌”宣传,李大爷终于陷入了“投资高回报”的美梦。
2017年9月4日,李大爷第一次在这家公司投资了5万元,甚至拿到了第一个月575元的现金红包利息,600元。他轻松赚钱,让李大爷放松警惕。第二年,李大爷把攒了一辈子的94万投资了公司9次。就在事发前一周,他被说服投资11万元,但后来发生的事情让老人又气又恼。
没有巧合。家住东城的王女士也是受损严重的案例之一。据了解,王女士是一名乳腺癌患者。多年来,她除了看病吃药,还想通过金融投资换一套大房子。当她离梦想越来越近的时候,王女士从婆婆那里听到了“高额经济回报”的好消息。在与公司业务员的接触中,王女士抵挡不住高利率的诱惑,于2018年2月开始投资理财。在尝到了高利率的甜头后,王女士干脆将自己50多万的积蓄全部投资到了恒生金融,甚至她的亲戚得知消息后也投资了近10万元,但全家最终还是血本无归。
“事实上,不仅辖区群众相信这种所谓的高回报投资陷阱,就连涉案公司骨干成员马某某、余某也对公司抱有幻想和信心,将收入进行投资。”滨东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高孟增说,在询问受害者时,很多老人反映,他们老了以后,大部分孩子都在外面长期工作生活,看起来没什么用。因此,他们想通过投资赚钱
宾东分局刑侦大队队长李勇认为,之所以连涉案公司的业务骨干都能上当受骗,是因为他们从“高大上”宣传册和口碑上对公司实力深信不疑,实际掌握了公司的经营情况。只有法定代表人的信
某某等少数管理核心。今年36岁的恒生金融法人代表信某某常年居住在老家济宁汶上,性格开朗,好交朋友。多年前,他看到身边的朋友通过经营小额借贷、担保生意富裕起来,信某某则在朋友的帮助下成立了自己的小额担保公司,高峰期每为人担保100万就可从中获利20余万。
眼看生意越做越大,信某某的心不再仅仅停留在济宁。很快,他便在济南注册成立了一家金融服务机构——恒丰金融服务有限公司,通过吸收公众存款获利,该公司树立“诚信、创新、责任、共赢”的经营理念,不过只是一纸空谈。期间,信某某用非法吸收的公众存款尝试投资房地产、二手车市场、会所等行业,还曾在东营租沿街房进行二手再出租。然而,并没有太多从商经验的信某某在2015年跌了跟头,由于资金链断裂不能兑付公众存款,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数百万元落入法网。

在该案办理中,信某某积极配合调查取证,与受损群众签订了定期还款协议,被判处缓刑。同年,不甘没落的信某某无意中想到在东营还有一间沿街房,深信自己只是运气欠佳的他复制了济南的运作模式,在东营地区重操旧业。
为了虚构企业实力,信某某在济南注册成立了山东恒生金融外包服务有限公司,带领业务骨干赵某某、朱某开设了恒生金融东营分公司。开业之初,他们对公司进行了全面包装,并在制作精良的宣传册中标明“注册资金三千万、现有流动资金三个亿,总部设于济南绿地中心”等信息,这本宣传册还图文并茂地展示了该公司生态养殖基地、二手车交易平台、会所等众多经营项目,提及了众多知名的合作伙伴,营造出资产过亿、实力雄厚、产业众多的假象。
非法经营中,信某某等人以“高薪保底”招聘了大量的业务员,设置了“行政经理-经理-会计岗-人力资源岗-业务岗”分工明确的内部构架,规划每月吸收存款不低于150万的基础目标。东营分公司的成立不仅弥补了之前的财产窟窿,还在初期达到了盈利目的。
2017年至2018年间,小清河分公司、河口分公司、垦利分公司(未进行工商登记,案发前停业)陆续成立。三个分公司在未办理《金融许可证》等合法证件的情况下,采用公开宣传(小广告),以高息为承诺,以赠送小礼品为诱饵,广泛向不特定人员累计非法吸收存款上亿元,最终因资金链断链发生了小清河分公司群众聚集索要投资款的一幕。
千里调查 7名犯罪嫌疑人落入法网
恒生金融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件涉案人员众多、资金量大,严重扰乱了正常的金融秩序。鉴于案情重大,滨海公安局党委高度重视,主要领导第一时间调度滨东分局和经侦等警种成立专案专班,在4个月的时间里4次奔赴济南、济宁等地调查取证、抓获涉案嫌疑人,累计行程6000余公里。
案发后,法人代表信某某更换了手机号码,切断了与外界的所有联系,在济宁租房过上了深居简出的躲债生活。信某某暂住地人流量大、公开的照片与本人出入较大,都给警方的抓捕工作带来了较大的难度。
2018年11月4日,信某某在警方连续7天的蹲守后落入法网,至此,一个以信某某为首,何某某、马某某、于某为核心,诸某、唐某、信某某为骨干的犯罪团伙全部浮出水面。12月中下旬,4名主要犯罪嫌疑人被东营区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3名成员依法取保候审。
据了解,滨海警方在抓捕、审讯、移送起诉这起案件的同时,还派出专门力量负责追赃,但信某某名下竟没有一处房产让追赃工作一度陷入被动。为最大程度挽回群众损失,警方运用多种侦查措施,最终查实了信某某为儿子、父亲购置的房产和为前妻购买的商铺,并依法查封、冻结、扣押了房产、汽车、高档酒水等涉案财产。
“案件成功告破,从公安机关这个层面就已经结束,关键是要通过这起案件增强全民安全防范意识,避免类似案件再次发生。”高孟增说,投资理财应该到合法的金融机构,切勿因贪图眼前的高额利息导致本金全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