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江宁科创 江宁科技创业园

江南时报全媒体记者康摄

C2B智能定制工厂让制造廉价“私人定制”汽车成为可能;5G赋能农业,可以用手机打理大棚;畲族村得到保护和复兴,“金陵古体第一村”重现.7月29日,记者跟随“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系列采访活动,走进南京市江宁区,探寻其在经济建设、乡村振兴、城市建设等方面的创新举措和突出成效。

C2B智能定制工厂,让平价汽车也能“私人订制”

想定制一款“独一无二”的廉价车?在位于江宁区的全球首家全新C2B大规模个性化智能定制工厂,“私人定制”不再是豪华车的专利,消费者不必四处奔波。从颜色、轮胎等外观配饰,到座椅面料、显示屏等内饰风格,近百种汽车配置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在家通过互联网“私人定制”。

在SAIC大通汽车有限公司C2B智能定制工厂,记者看到,智能配料区的配料人员正在根据灯光提示完成每辆车的物料调配,无人AGV小车将配置好的物料逐一送到对应车辆的生产线上,“私人定制”的车辆正在生产线上完成装配和检验。

“在我们的生产线上,每辆车都可以不一样。我们重构了整个生产模式,不考虑物料组织、物料在线模式、制造模式、质量检验等。并重构了业务数据技术,有效解决了大型工厂配料、投料、检验难的问题。不增加生产时间和成本,很难完成‘私人订购’。”SAIC大通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睿告诉记者。

5G+智慧农业,用手机随时打理大棚

这里的生菜和空心菜缺乏营养需要施肥,那边的西红柿需要遮阴.如果是传统的农业大棚,农民肯定是赶时间,但在台湾省江宁农民创业园5G智慧农业应用示范基地,工作人员轻点了几下手机,大棚突然被“唤醒”,西红柿东侧的遮阳帘缓缓降下,墙角附近泵房内的营养液瞬间被搅动起来。借助5G通信技术的高网速、低时延,移动APP可以快速接收传感器传输的数据,管理者可以随时随地“看到”种植情况,并通过手机软件做出即时响应。

5G技术也用于产品销售。园区设立了全省首个5G农村直播室,不仅5G网络全覆盖、直播设备齐全,还将美丽乡村元素融入设计,打造农产品场景化营销渠道。

通过科技赋能乡村,太创园智慧农业线线下同步发展,为农业创业创造广阔天地。据悉,太创园已有10多家花卉企业将相关技术付诸实践,将企业利用“克隆”技术生产的花苗种植在物联网智能温室的人工环境中,使蝴蝶兰等热带花卉、水果在南京生根发芽,实现规模化生产。园区花卉以相关技术生产的蝴蝶兰为主导产业,年育苗产量近千万株,约占南京市试管苗的80%,市场保有率超过60%。特色品种远销韩国、日本、泰国、美国、欧洲等地,年创汇1000多万美元。

村民回乡创业,钱袋子鼓了

在青山绿水的画卷中,青砖青瓦的古老魅力。位于江宁区

0">东山街道的佘村已有600余年历史,区域内山水林田湖草共生共融,农居错落有致、风景如画,村内不仅有潘氏宗祠和潘氏老宅等明清古建筑,更有丰富的历史典故、乡风民俗等乡土文化资源,被誉为“金陵古风第一村”。


但在上个世纪90年代,佘村兴起石灰、采石业,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近年来,佘村开展美丽乡村建设,通过整合乡土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复兴生态古村落,让古村出新彩,农民多增收。


佘村潘氏家族的后人潘惟岱,今年72岁,离开佘村几十年的他,10年前退休后又重新回到家乡生活。“这些年的变化翻天覆地。美丽乡村建设后,村庄改造出新,特色产业也发展了起来,现在村里通了WiFi,家家都有私家车,宽阔的马路通往村外。”潘惟岱告诉记者。


佘村社区副书记张政介绍,近年来,佘村坚持“保护青山绿水、构建生态农村”的理念,因地制宜,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省山地自行车训练基地、林间漫步、溪谷漂流、精品农家乐、民宿等一些由政府及第三方公司投资打造的项目在此落户。美丽乡村建设展开后,佘村基础设施提升了,环境变美了,游客增多了,不少人回乡创业、居住,村民的钱袋子也鼓了起来,如今社区居民年人均收入达到三四万元。


江南时报全媒体记者 康旭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