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湘从18岁创办个人网站至今,已经在创业的道路上走了近20年。趁着互联网的东风,他毅然从高中辍学创业,先后创办了泡泡网、汽车之家、车和佳。他一路推诿升级的创业经历堪称“80后创业教科书”。
虽然出身于擅长创造神话的互联网,但他觉得自己是一个普通的“正常人”。创业时,他结婚生子从不落后。
每次被问到是否后悔辍学创业,李湘总是以坚定的面孔回应,“这是我这辈子做过的最好的选择”。对于他的成功,他将其归咎于赶上了70后跑上互联网的好时机。
高中辍学创业
时代确实造就了英雄,但大多数人在谈论辍学的杰出企业家时都会想到乔布斯。不过马云也表示,现在不上大学是不明智的,因为“世界上只有一个乔布斯”。
正如周在《颠覆者:周鸿祎自传》中所承认的,他也是互联网时代的受益者。李湘也不例外。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开始流行。他很幸运,很早就接触了电脑。他初中三年买了市面上所有的电脑报刊杂志,一直看。
到了高一,家里花了8000元买了第一台电脑。从理论到实践出发后,他发现以前报纸杂志上写的东西都很不靠谱,作者和编辑写的东西90%都是错的,于是他很生气,以最时尚的风格自己写了关于如何选择电脑和显示卡的文章。
幸运的是,掉的第一篇文章是《电脑商情报》完整发表的,占据了整整一页,基本没变。于是,顺利拿到第一笔稿费的600元,从此失控写文章投稿。个人网站兴起时,他申请了自己的个人网站——显卡之家。
聪明的他经常出其不意的在更新频率上做出奇怪的举动,利用早上上网的廉价特性,利用对手还在睡觉的空档,每天早上5点起床开始更新。用这样的招数,把信息港所有类似的个人网站都干掉了,很快就拿下了信息港的第一名。更重要的是,成功把当时的竞争对手郑凡变成了未来的合作伙伴。
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高三,那时候互联网泡沫最严重,赚钱非常容易。李湘仅通过网站上的广告展示和稿费就赚了近2万元,比他父母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的工资总和还多10倍。
高三的时候难免选择高考。反复权衡之后,当时只有18岁的李湘决定放弃学习。他觉得“互联网是一个潜力无限的增长市场。现在我不打算占用它。当我读完四年大学的时候,我已经被别人占据了。”幸运的是,当时他的父母也很开放,没有阻挠他们,于是他们踏上了创业之旅。
为兴趣创业
2000年,同龄人都在高考,一步步考上大学的时候,19岁的李湘正在努力把自己的个人网站变成一个泡沫网,真正实现了商业化。
他是一个懂得取长补短的人。他知道自己不懂技术,就挖出了40%的股份,争取到了懂技术的竞争对手郑凡,而他自己只占了60%的股份。就这样,两人开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
这似乎是一种损失,但事实并非如此。他同时做的所有个人网站后来都以100%的股份消亡了。只有他发展到今天。
后来,他创办汽车之家招聘CEO秦
致时,他也沿袭这一习惯。在最初董事会给秦致的期权并未达到秦致的预期时,李想主动拿出自己的股权作为弥补,甚至交出了管理权。当时有很多人不理解,但他目光看得更长远,深知海归精英秦政有能力胜任。曾经有人问他万一不幸的看走了眼怎么办,他笑言,自己都选对了。
当他们跑去工商局注册时,遇到了那个时代大多数互联网人都会遇到的尴尬。不知道什么叫互联网的工商局非说他们的公司是网吧,直到他们跑了有不下十趟,收集无数证据证明有互联网这么个东西时,才得以注册成功。
泡泡网是李想的个人喜好,加上经验不足,泡泡网的发展并不顺利,他承认“基本上一个公司能犯的所有的错误,都在泡泡网淋漓尽致的全部犯了。”在电脑真正爆发期的2000年到2003年,他当时并不在乎时机的把握,全凭个人喜好做事,于是错过了决定胜负的时机,没有做到行业第一的位置。
到了2004年,趁着泡泡网还有利润干点新事儿,他不得不重新考虑新赛道。吸取之前的教训,这一次他不再按着喜好去奔跑,而是要赢,“做新领域的第一重要的因素不是喜欢,我可以不喜欢,但是必须在这个领域能做到第一,因为常年做老三是个非常痛苦的事,什么都改变不了。”
他们当时筛选了三个领域,旅游、房地产和汽车。认真研究后发现,彼时旅游领头羊携程和做得最好的房地产网站搜房,都需要将近1000人的团队才能做好。眼看着自己的团队只有100人左右,远远不够,最后选择了进军汽车。
为了赢再次创业
对比之下,李想觉得汽车领域仿佛为他量身订作一样,拉上三两个人兴匆匆杀入此战场。一个人写论坛,一个人写产品库,一个人写发布系统,仅仅三个月时间便将汽车之家网站的底子做出来。
一开始有很多不太和谐的声音,一部分朋友直言不看好“你们是做IT网站的,搞什么汽车网站呀,没钱没资源没人脉,泡泡网的利润,就别瞎糟蹋了。”并且因为网站没有名气,连要一些测试车和想参加活动的机会都没有。
但李想不是那种容易被击垮的人,他再次使用高中时的那一套“怪招”,在更新频率想办法。别的网站在周六、周日不更新,他就专门在这两天更新两部分内容,时效性比较强的放在周六更新,一部分定时发布,周日更新。很快,访问量就上来了。后来又在早上8点、晚上8点定时更新,如此一来,所有人在这些时间段打开网站,仍然只有一个网站是更新的,就是汽车之家。
不到半年的时间,在没有一点推广费的情况下杀入访问量前三甲,那些汽车厂商发布会、试驾会开始找上门。2013年12月,汽车之家网站完成了IPO在纽交所上市,李想凭此华丽转身,成就了人生的又一高峰。
上市后两年,李想再次挑战自我进行第三次创业,创立车和家。彼时他一心想着要做个小而美的企业、小而美的品牌、小而美的产品。
如此特立独行的一个人,以敢做敢说敢当的个性,被网友们誉为互联网圈和创业圈里响当当的一颗“铜豌豆”。他似乎对自己的“羽毛”不太在乎,在2017年2月,曾因手机品牌话题,和网友们三次互怼,唇枪舌剑之后,以三次删除微博而告终。
如今如果过再问他如何看待如今高中生辍学创业时,作为过来人的他直言不支持。
“因为时机不一样,时机非常重要,我有那么多年,可以随便犯错,然后还能继续发展。但今天不一样了,今天你出去以后,面临的竞争对手,是一些创业者,是一个阿里巴巴的总监、腾讯的总监、百度的总监,然后又有能力、又有人脉,然后又努力,你没有时间去慢慢学习,没有时间去犯错,所以还不如,其实你早日让自己变成一个总监的水平,然后带着团队又有经验、又有资源,然后再去创业。”李想说。
来源:电商报
作者:唧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