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打工苦打工累说说,创业比打工累一百倍

我很早就到了,下楼要掉头才能进电梯;我跑遍了地铁,找工作。

有小公司很乐意面试。上班后,他们努力工作加班,没事干就忙;

做了三五年,好像很有收获,好像什么都没得到;

明明兜里不到五万存款,却感觉三五十万是小事;总感觉以后一定大有作为;

我想辞职,但不敢。如果我继续工作,我看不到尽头。

出来几年,没怎么给家里打电话,即使打了,也说不出几句话;偶尔回家,父母慢下来,人老了,一眼就能看出来。

年纪越大,觉得需要钱的地方越多。

你越努力,越穷。

1、吃苦是苦,

吃亏是亏

工作了几年,发现苦难就是苦难,失去就是失去;大多数人只是别人赚钱的工具。

有太多的人想用不着边际的‘美德’来劝你干活;

而你,却用自己的健康为别人的事业搭建舞台。

过度迷信‘天道酬勤’,迷信螺丝钉工作模式

,像是得到了保护;




平台保护得了一时候三五千工资,却保不了家里的老人、娇妻和小孩。




你一点野生能力也没有。




没达到一定级别的时候,吃的苦就只是苦,吃的亏就只是亏;




没有人认为你的狗屁是道理。




太辛苦的钱,劝你不要赚,你可能要吃大亏。




2、不要去赚,


太辛苦的钱




网上说,年轻人不要进厂打工,不要送外卖。




我是同意的。




不只是年轻人,其他工作岗位也是;




工作岗位,带有‘员’字的,像快递员、外卖员、流水线人员,劝你少做。




先别骂我;




我不否认这些岗位的社会价值;他们送餐送错了、丢了东西了,我也觉得他们很辛苦,不会计较,我还会安慰他们。




但是,这是一种非积累性质的工作模式,时间一点一点过去了,你的经验、技能、知识、眼界,却不能叠加起来产生良好效果,这是很可惜的。




工作岗位,带有‘师’字的,更具备滚雪球价值,越滚越大;像工程师、老师、理财师、设计师、规划师、医师、文案大师等等。多争取。




一些人没有机会进入带有“师”字这样行业,就选择做来钱快、容易做的辛苦工作,不做连饭都没得吃。




这只解决一时候的问题。




跳出这种依赖不容易。能跳出来的人,都能忍受一时候的节衣缩食,做一两年的学徒工,他们就能当上某某师了,凭借一门的手艺活也能过上小康生活。




成为了某某师之后,工作不辛苦吗?当然辛苦,没有什么生活是轻而易举的。




有计划,有选择的吃苦,是充实,是聪明,而不是越迷茫。




选对了行业还不够,选对城市也很决定命运。




3、选一个,


有发展的城市




选稳定的地方,意味稳定的穷着。




很多人一毕业可能就在自己读书的城市工作,帮人卖房子、卖汽车,做家教,或者进小公司打工,甚至为了急用钱,跟大学生抢传单发。




他们挪不了窝,熟悉那个城市三四年了;又或者为了迁就一个没有盖章的人。




我不赞同。




25岁-35岁,绝对的黄金十年,我不知道,你有没有偷偷为黄金十年稍微感慨过。




过去的8年,国内三线以下的城市,都是‘被抛弃’的城市。




变化并不是太大,而一二线城市享受大把的红利。




广东进厂打工没有以前那么火爆,那是因为这样的一线城市早就换了一副你陌生的样子,正在享受另一种红利。




很多年轻人一开始豪情万丈,要干一番事业;后来在自己的小城市干成了失业




那座城市,给他/她机会太少了。




选的行业,选的城市对了,还要选对工具。




4、选带有杠杆的工具




对普通人,真正赚钱的机会,大多都不藏在各种高大上的写字楼里。




高大上写字楼里都有很多白领,大家都羡慕体面的环境,竞争的人很多,为了不被代替,只能玩命加班干活,用自己的健康为别人的事业添砖加瓦;




只能埋头拉车,不能抬头看路;




容易沉醉在自己的优越感和迷茫感。




最后要么是被淘汰,要么又回到自己的老家。




埋头拉车没有错,抬头看路也是必不可少。




如今移动互联网发展那么快。




网络就是普通人一个有力的杠杆。




如果你能把能力产品化,把能力包装成为一项网络产品,通过网络卖给全中国的人,远远好过混吃等死。




这样的例子很多,就连卖水果的大妈都知道,要直播才能卖得更好。




如果你只能把自己的劳动时间一次性卖给公司的老板,那太不划算了;




除开网络,




会说话也是一种杠杆,这种杠杆能放大你其他能力的价值;




村里,小区,身边人,但凡做出点成绩的,嘴巴都会说话。




如果你有80分能力,说话不好,实际价值只有60分;




相反,那些40分能力的人,会说话,懂得用语言为自己争取机会、资源,他们的价值超过80分。




别心里不满。




别觉得社交是耍嘴皮子,聪明成熟的人都知道,把话说好也是一种生产力,也是一种撬动发展机会的杠杆。




5、你要做的,


明确真正的需要




想要的东西,叫欲望。“我希望怎么做?”,这个是欲望。




欲望多一点不是更有动力吗?




不是,欲望太多就不能专注,很容易一事无成;




“如果回过头看,我希望自己怎么做?”,这个叫需要。




真正的需要,往往很少,可能只有一个。5年之后,你家里有老人、有小孩、有老婆。你会发现,年纪越大,要用钱的地方越多。




到那时候,你还希望现在自己到处打游击,这个也想做,那个也想做吗。




你还希望自己只有一份三五千工资的工作,然后只会埋头蛮干,老板不喜欢你了,你就可以走了。




在你有选择的时候,别只为了打工,而辛苦打工,会吃大亏。


我一直相信一句话:




要埋头拉车,更要抬头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