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徐霞
“过去一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影响,全省业务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业务发展。全省业务发展稳定提升。多项关键指标好于预期,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青海省商务厅厅长朱龙祥在1月14日召开的全省商务工作会议上表示,立足全省特点,青海商务要从供给侧入手,着力改善和优化全省消费环境,重点加强流通体系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商业企业竞争力和管理水平,注重需求侧管理。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青海省商业体系立足实际,通过优化改善消费环境,构建现代市场流通体系,促进消费潜力的补充和释放,持续努力强化内循环。
促进消费,让市场更加活跃
记者从青海商务工作会议上了解到,2020年,青海省线上线下实物消费总规模将基本恢复到2019年的整体水平。过去一年,青海省商务厅出台促进汽车、油品商业消费专项政策措施,推出惠民暖企、消费促进月、双品网购节、享受网购等一系列线上线下促销活动。线下传统消费逐月恢复,线上消费持续扩大。据统计,青海省全年批发商品销售额预计增长10%,居全国第一;新增规模以上商业企业125家,年均增长22%。
为了促进消费,扩大内需,青海各城市也开展了各种促销活动。据海东市商务局副局长马成良介绍,过去一年,他们举办了第二届“青海年醉海东”、“惠民暖企健康消费”、“爱满大江、云暖万家”等系列推广活动。进一步拉动消费增长;结合节假日、体育旅游等重大活动,争取市财政专项资金200万元,支持重点商业企业开展各类个性化促销活动,激活消费市场。
西宁大十字百货有限公司是青海知名的商贸百货企业。疫情期间,公司获得政府减免政策资金200多万元,同时公司减免经营租户租金50多万元。公司总经理彭玉龙表示:“面对复杂艰难的市场竞争环境,公司党委坚定信心,顶住了实体零售店经济的巨大压力,销售实现了稳步复苏。2020年,大白实现销售额5.7亿元,较上年增长近3000万元,同比增长5.6%。特别是在政府惠民暖企政策的强力实施下,超市销售额同比增长18.57%,以提振
2021年,青海的商业系统将采取多种措施来激发居民的消费潜力。朱龙祥表示,青海将力争批发业销售增长8%左右,零售业增长10%左右,住宿业增长15%左右,餐饮业增长20%左右。为此,青海省商务厅将继续开展线上线下消费促进活动,以更大的力度服务消费。
培养主体,让循环更顺畅
2020年,青海电子商务发展喜人。据朱龙祥介绍,目前,青海已建成36个县级电商服务中心、296个乡镇服务站和20个
“红色电动三轮配送车成为寒冬里最温暖的颜色,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人民群众的心坎上,表达了党和政府抗击疫情的决心。”据青海报业配送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董介绍,下一步,他们将全力推进青海商业联盟建设,加快北上广直营店建设,力争在2021年达到5000名青海商业联盟青年会员,推动电子商务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实现立足青海特产、面向全国市场营销的计划。
市场主体培育是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2020年,青海省建成王府井大象城、五岳广场等一批高端商业综合体;推进商业步行街升级改造,评估3条省级示范步行街、2条特色步行街,建设3个新(改)农贸市场和一批品牌连锁便利店。
下一步,青海省将继续提升商业硬件建设水平。朱龙祥指出,为了突出弱环,
节,推进传统百货、农贸市场升级改造,打造小而精的商业步行街、商贸综合体,争取1条步行街纳入全国示范试点,在6州培育打造3~4条省级特色步行街,新(改)建2~3个农贸市场;复制推广电商进农村升级版典型经验,引导第三方物流企业在西宁、海东、海西等构建物流分拨中心、专业配送中心、末端配送网点,鼓励建设标准化冷库、产地冷链加工集配中心等设施,提升全省物流体系的匹配度和效率。另外,青海省还将着力提高中小商贸企业经营能力。“引导商贸企业树立现代经营理念,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深入开展电子商务公共服务惠民惠企行动,重点支持中小商贸流通企业向电子商务转型升级,提升中小电商企业数字化运营能力;推进纯碱、藏牦牛、有机枸杞、藜麦等大宗特色产品交易平台建设,举办商品大集和线上线下展会,为中小企业搭建营销载体。”朱龙翔说。
作者:许霞
来源: 国际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