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如何正确对待文化差异 面对不同文化我们应该怎么做

上课、吃饭、就医……面对文化差异,如何尽快适应新环境,与外国朋友建立友好关系,是中国学生的必修课。

在英国留学:“好好休息,多喝水”

对于语言基础好,在英国学过英语教育的田家齐来说,跨文化挑战更多体现在适应当地生活节奏,快速熟悉外国朋友的过程中。

在英国,无论是在学校、公司还是医院,预约都是每个留学生必须熟悉的一个环节。田家齐的感觉是,英国人在工作和休息之间有非常不同的时间。老师会告诉学生放假时间,非办公时间不回复邮件;而学校的接待处,错过了规定的时间,也不会有人值班。如果你想和你的老师面谈,你必须提前预约并准时到达。

给田家齐印象最深的是学校医院的任命。当时她发烧,一直没有恢复,但校医院的预约时间定在一周后。于是田家齐打电话给急诊科。医生描述了她的症状后,让她去医院,最后确认她患了流感。令田家齐惊讶的是,医生没有开任何药,只是告诉她回去好好休息,多喝水,体温在38.5摄氏度以上就吃退烧药。“英国医生相信人体的免疫系统,不会轻易给你抗生素。对于普通感冒,他们主张让患者自愈。”田家齐说。

田家齐的专业是英语教育,平时的学习也让她有意识地积累一些跨文化交际的有效话题,而美食就是其中的一张王牌。临近过年,田家齐老师将带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全班同学在充满节日气氛的唐人街吃广东菜;田家齐还会让学生在实习英语课上分享自己国家的特色,打开话题,增进相互了解。食物提供了吸引人的见面理由,也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属性。它唤醒味蕾,为不同国家的朋友打开友谊之门。

在日本留学:“可以请你帮忙吗?”

对于课后只学了一个学期日语,然后又赶去日本交流留学的明日香来说,前一两个月是相当痛苦的。上课听不懂,课后只能借助翻译软件复习老师上课讲的内容,课堂上的同行交流也让她有些不安。我的中国学生朋友告诉她,日本人害怕打扰别人,他们通常做自己的事情。如果你需要帮助,一定要问,让别人知道你需要帮助,他们会很乐意帮助你。

于是,明日香主动找老师沟通自己的情况。明日香受宠若惊,老师不仅很理解她,还提议用英语授课,这是明日香擅长的。考虑到班上有很多日本学生,他们想提高日语水平,明日香婉拒了老师的好意。除此之外,她还报名了学校为留学生开设的日语课程,每天泡在日语里十几个小时,慢慢发现自己越来越能听懂,和日本朋友交流也变得很容易。

明日香喜欢参加自己住的留学生会馆组织的喝酒聚会,这是日本人最喜欢的社交方式。我们可以通过一起喝酒聊天来认识很多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明日香认为最有意思的是,他和欧美国家的朋友可以用英语很好地交流,但他们仍然选择用不熟练的日语聊天。

留学生刚到国外时,在生活和学习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面对跨文化挑战,积极寻求帮助,积极与身边的人沟通,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留学美国:积极与“学霸”交朋友

2019年1月,王金印从北京来到美国,开始了在纽约的学习和生活。他前几个月托福和GRE成绩不错,第一学期成绩不理想,因为不适应美国的教学方式。不过幸运的是,王金印结交了一群国外的“学霸”朋友,他们分数很高,一起品尝美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王金印在美国主修计算机科学。第一学期,他继续了本科的学习经历:结果,他的期末成绩被打败了。第二学期,他痛定思痛,决定不埋头学习,多和学霸交流,寻求建议。“学霸”班有很多印度学生,所以他打算去印度学生居住的公寓图书馆学习,和熟悉的同学聊天,一次又一次的结识,成功进入他们的朋友圈。“学霸”学生在WhatsAPP上有自己的学习小组,讨论作业和任务。考试前,他们还组织线下集体学习,互相解答问题。有了这种学习方式,王

金印的学习成绩在第二学期有了很大的进步。


在和印度同学相处过程中,王金印发现彼此间的文化差异,比如,好多印度朋友都是素食主义者,这让无肉不欢的他在点餐时有些难过。


值得一提的是,王金印因对印度朋友表达的不熟悉甚至闹出了笑话。有一次,他的印度朋友带他去印度餐厅吃饭,服务员问他需不需要“bilibilihot”,他以为服务员竟然知道中国的B站,便说了句“bilibiliisgood”,没想到之后上的菜辣到无从下口。他才醒悟过来原来那是“veryveryhot”。


虽然这些文化差异客观存在,但是王金印还是积极地和来自世界各地的同学交朋友,在文化碰撞与交流中丰富留学体验。“不要害怕犯错,要主动去交流,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王金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