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深交所主板和中小板正式合并。两板合并后,在深圳主板上市的公司数量将占a股的35%。此后,深交所开辟了主板与创业板各有侧重、相辅相成的发展格局。市场结构更简单,特色更鲜明,定位更清晰,更好地服务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类型企业。
形成更为高效、明晰的市场体系
合并深交所主板和中小板是顺应市场发展规律的自然选择,也是构建简洁明了市场体系的内在要求。
中小板自2004年成立以来,定位为主板内置板,在主板体系框架下运营。经过近17年的发展,中小板上市公司整体发展壮大,在市值、业绩、交易特征等方面与主板趋同。
比如市值规模方面,统计显示,截至4月2日,深市主板上市公司468家,总市值约10万亿元;中小板上市公司1004家,总市值13.4万亿元。两板合并后,深圳主板公司数量约占a股上市公司总数的35%;深市主板总市值超过23万亿元,约占a股市场30%。这种新的市场结构有利于推动形成更加高效清晰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单看个股市值,中小板发展多年,孕育了很多市值大的龙头公司,规模与深市主板龙头公司相似。截至4月2日,Hikvision最新市值突破5000亿元,其次是比亚迪和沐源的总市值分别突破4700亿元和3900亿元。
业绩方面,据开源证券研究院统计,2017-2019年深圳主板和中小板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复合年增长率分别为10.4%和11.3%,营业收入和利润复合年增长率分别为10.8%和12.2%。
开源证券总裁助理、研究所所长孙金菊表示,设立中小板的初衷是实现从深市主板到创业板的平稳过渡。中小板和深市主板没有根本区别,在很多基本面指标上,中小板和主板的界限并不明显。所以深主板和中小板合并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两个统一四个不变
今年2月5日,经中国证监会批准,深交所启动主板与中小板合并相关筹备工作。4月6日,两个董事会正式合并。时间安排与深交所提到的“两个月过渡期”不谋而合。
深主板和中小板合并后会有哪些变化?记者获悉,两板合并的总体安排是“两个统一,四个不变”。“两个统一”是指统一主板和中小板的业务规则,统一运营监管模式。“四不变”是指板块合并后发行上市条件、投资者门槛、交易机制、证券代码及简称保持不变。
在整合两板合并业务规则的过程中,深交所自适应修订了交易规则、融资融券实施细则、高送转指引等7项规则,并废止了2项公告,主要涉及删除中小板相关表述、统一高送转定义、调整计算相关交易指标的基准指标、废止连续监事制度等。
上述调整安排将于4月6日生效,届时两个板块将
广东发展证券研究院首席策略师陈梦洁表示,当前,为适应经济转型,服务实体经济发展,资本市场必须持续推进改革创新。深交所主板与中小板合并,将进一步明确板的定位,通过板的协同效应,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撑。
记者了解到,合并后的深主板仍实行审批制,没有降低上市门槛,也没有增加新的上市渠道。
首创股份董事总经理张奥平表示,两板合并后,投资机构将针对主板、创业板和科创板设定不同的投资策略,市场的资本端将朝着更理性、更专业的方向发展。
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