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的人会说:家鸽就是家鸽,野鸽就是野鸽。两个完全不同的物种如何改变?其实我们主人公养的‘野鸽’并不是鸽种中的野鸽,而是生活在野外的家鸽。这是怎么一回事?
养鸽人老王,70岁时不小心右脚骨折。截肢后,生活所迫,老王不得不回老家考虑创业。
在儿子的支持下,老王选择了养鸽子。然而,由于第一次冒险,老王买100对种鸽中只有19对同时死亡。这对他来说无疑是一个非常沉重的打击。他不仅丢了积蓄,还有很多人嘲笑他。
不服输的老王,在意识到自己技术不足后,决定去外地学习先进的耕作技术。在学习过程中,老王发现传统的笼养鸽子未能使其充分运动,导致抵抗力下降,容易感染和死亡。
于是,老王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放飞鸽子,每天自由飞翔。刚开始有些鸽子不知道怎么回家,失去了很多飞翔的能力,但渐渐地,鸽子基本习惯了‘家’,知道怎么飞回来。
鸽子和人一样,运动越多身体越好,生病的几率越小,肉也更结实更嫩。此外,消费者更愿意为这些“野生”鸽子买单。
凭借成功的经验,老王决定扩大养殖规模。随之而来的是增加饲料的问题。为此,老王发动附近的贫困户一起种玉米,他把种子免费分发给贫困户。收获后,他被保证回收。这不仅为养鸽提供了充足的饲料,也带动了周边贫困户增收脱贫。
六年来,老王的农场现在有200多对鸽子,销量供不应求。谈到未来,老王说,如果村里有愿意养鸽子的人,就免费教他们,让全村人都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