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现招商风采,凝聚奋进力量。7月16日,巴南区举办“招商之星”展览,来自招商一线的5位“招商之星”分享了他们的“招商故事”。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之际,巴南区投资促进局结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党在我心中”微访谈活动,率先推出“招商之星”风采展示活动,挖掘从招商一线涌现的“招商之星”, 进一步激励招商战线的同志们以先进典型为榜样,以更加振奋的精神、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投身全区招商工作,铸就新征程
区投资促进局杨灿:招商一线第一仗的“捕梦网”
“喂,小杨,我们协议的条款还没定下来吗?”
“发生什么事了,陈先生?”
区投资促进局总部项目科杨灿以他在汇通新材料迁移扩建项目中的“插曲”开始了投资分享。
“我感觉到企业负责人的焦虑情绪,这让我很焦虑。听清楚原因后,上周末忘了打扰,于是迅速联系主管部门,并于周一致电供气公司上班协调,最终通过多方沟通成功解决了项目症结”。
杨灿认为,越是困难,商人前进的勇气就越大。在争分夺秒吸引人的过程中,要把握原则,从公职人员转变为“服务员”,贯彻项目必须贯穿工作始终的信念,找到政策策动与产业嫁接的匹配点,持之以恒,总会得到一个“招商惊喜”。
宇星公司杨莉:新投资与用心投资
“招商是一项开拓创新的工作,我认为只有用心招商,努力的人才能有回报。”宇星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招商部杨莉用“真诚”招商,“耐心”促服务,“自信”建形象,“谦逊”勤钻研,“爱心”聚团队,“五心招商”分享她的投资历程。
上半年,杨力牵头对接金斗云科技、阿里巴巴云创新中心、Yizhi.com、Aauto快手交易会、海伦堡创智产业、浩活科技、西部新材料、中软国际等40余家企业,开展投资对接活动70余次。
“签约一个项目并不真的意味着项目已经落地。从签订合同到启动项目的过程中,可能还会有很多复杂的程序,解决企业的困难,这就需要我们提供渗透式的服务。要把招商引资和推进建设无缝衔接,让企业在园区感受到归属感。”。她认为,招商和促建密不可分,落地比签合同更重要,服务远胜于政策竞争。
“招商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招商工作者是走在最前沿的开拓者。让我们为巴南的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谈到未来,她充满信心。
经济园区公司赵:从“物流人”到“招商人”
“招商干部要有见识。只有了解行业,才能与客商深入交谈,辨别投资信息的真实性、技术的先进性和成熟度,引进适合园区主导产业发展的好项目。”刚刚从物流岗位转行到招商岗位一年多的赵,对招商工作的总结就像是自信又熟悉。从投资100亿元的5G产业园,到智能电源中心、惠科显示模组项目,赵参与洽谈并成功签约
,赵伟升考察企业78家,接待企业135批次。他说招商既要多“跑”还要多“想”,依托专业、围绕产业、怀着真情,才能赢得企业家的信任、打动企业的心坎。重庆国际生物城公司李雪莹:八年如一日,只做招商一件事
重庆国际生物城招商引资部李雪莹从事招商工作已有八年时间,八年来,她始终奋战在招商的第一线,见证了生物城的转型升级、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艰辛变迁之路。

“八来年,我累计飞行次数近100次,飞行里程13.2万公里,到访城市24个,累计赴市外开展招商对接100余次,对接重点企业200余家,参与推动生物医药项目40余个,累计完成协议投资额约300亿元”。李雪莹用一组鲜活的数据分享了她八年来的招商点滴。
“我们穿梭于机场、高铁站、酒店,我们往来于洪崖洞、南山南,不辞辛劳,不舍昼夜;接送机、预定酒店、制定行程、陪同拜访主管部门,琐碎的日常事务是招商工作的重要内容”。她认为,招商引资要借“外”力,增“引”力、尽“全”力,把接待作为生产力。
公路物流基地公司彭源园:“会”拼才会赢的招商“老兵”
“招商是体力活,更是脑力活,招商人必须把学习作为看家本领,做到问策能对、遇事能办、开口能说,招商引资‘会’拼才会赢!”重庆公路物流基地公司招商促建部彭源园从事招商工作已7年有余。

“刚开始工作的时候遇到大场面难免紧张。”彭源园笑着说,于是,她私地下一遍遍的备稿练习,一回回手持话筒自信讲解,一次次微笑的迎来送往,幸运地是,在这份讲解的工作中,她迅速掌握了全区及物流基地发展相关情况,在心中种下了热情服务,真诚待人、踏实努力的种子。
2019年开始,彭源园正式开始从事招商工作。截至目前,她参与洽谈成功签约项目10余个,投资金额约50亿元。
“爱‘拼’才会赢!”彭源园语气坚定地说,招商促建工作任重道远,她将扎根物流基地,为物流基地创建千亿级物流园区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