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成都创业免费办公场地 成都创业qq群

1月21日,红星新闻记者从成都高新区获悉,在《岷山行动计划》发布会暨成都高新区首批R&D领军机构需求清单发布会上,成都高新区正式启动《R&D领军机构(新R&D机构)岷山行动计划》,明确未来五年投资300亿元新建50家R&D机构,进一步激发区域创新创造活力。

发布会上发布了首批14家R&D顶级机构的需求清单,涉及功率半导体、光电子集成、太赫兹、细胞工程、工业互联网等新兴领域。公布名单的团队可以获得高达1亿元的产业扶持资金,而主要的新R&D机构则没有扶持上限。

“揭榜挂帅”市场机制激发创新活力

5年投入300亿元建设50个新型研发机构

新R&D机构是以科技创新需求为核心,集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创业孵化为一体的独立法人机构,投资主体多元化,管理体制现代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用工机制灵活。

据了解,成都高新区实施新R&D机构“岷山行动”计划,旨在积极引进国内外顶尖科技创新团队或研究机构,构建参与者多元化、内部分工合理、相互协同支撑的新R&D机构体系,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新路径,打造主导产业新动力源,发挥创新示范引领作用。

根据行动计划,未来五年将投资300亿元新建50家R&D机构,其中科技类不少于50亿元,载体类不少于50亿元,支持新经济风险投资类不少于100亿元,吸引社会资本类不少于100亿元。这些R&D机构将聚焦成都高新区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经济三大主导产业,解决产业链细分中的“卡脖子”问题,搭建公共技术平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政府平台公司将持有新R&D机构部分股份,退出后实现金融滚动支持。

力争到2025年通过新R&D机构集聚行业领军人才1万人以上,其中硕士以上人才6000人以上,搭建公共技术平台50个以上,孵化引进科技创新企业300家以上,其中估值不低于1亿元的企业50家以上。探索解决科技成果转化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问题,在部分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努力形成国家“卡脖子”技术

“这是一次有益的探索,聚焦于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以及如何更好地激励和解放科学家。我们创新了一套政策、机制和服务体系,既有效支持R&D,又比‘天使’更早支持舞台。也能最大限度地保护科学家自身利益,激发科学家的创业梦想,以市场化的方式做出科技成果。快速转型,这也是‘高原筑峰’的逻辑起点。”成都高新区科技人才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正在“领跑榜单”的新R&D机构建设,也有利于通过市场导向布局未来产业。“我们将重点关注新R&D机构团队能否解决成都高新区主导产业发展的‘卡脖子’问题或布局未来产业,能否从专家认可转变为专家和创投机构的联合认可,能否成立项目公司进行市场化运作,能否形成面向市场的实物产品,是否具有清晰的商业模式和良好的产业化前景,能否孵化带动新产业集群的形成。”

重大新型研发机构无支持上限

打造“乐享创业”环境

活动现场,成都高新区正式发布第一批需求清单

2gjvHkv4xh1" />

首批需求榜单


“首批项目需求榜单14个方向,重点聚焦高新区主导产业相关细分领域,力争突破‘卡脖子’技术。同时,我们还面向三大主导产业相关细分领域及航空制造、新材料等领域开放申报。”成都高新区科技和人才工作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记者了解到,揭榜团队需具备良好的科研基础、产业化经验和合理的成员结构。成都高新区将根据揭榜团队技术实力、技术平台建设规模、项目产业化前景等,按照A、B两档分别给予最高不超过1亿元、5000万元产业扶持资金,重大新型研发机构无支持上限。


除资金外,成都高新区还将在科研载体和企业孵化方面提供支持。据悉,此前成都高新区菁蓉汇和新川创新科技园AI创新中心已有4万平方米场地打造为新型研发机构集聚区,后期还将在新川创新科技园规划30万平方米以上场地建设新型研发机构集中发展区,原则上为每个项目提供不超过3000平方米的办公场地支持。


同时,成都高新区将组建专门的孵化服务公司,为新型研发机构提供财务、法务、市场、人力、技术、融资等全方位服务,并开设“菁蓉学院”,为新研机构及孵化企业匹配创业导师服务。新型研发机构孵化企业还将纳入成都高新区企业梯度培育体系,享受“金熊猫” 人才、科技创新、科技金融、产业培育等政策支持。


“我们会积极构建全链条创新创业生态体系,为科研团队提供创业孵化、投融资支持、生活配套等全方位服务,让科学家在成都高新区‘乐享创业’,全力助推科学家成为企业家,实现从PI(首席科学家)到IP(知识产权)再到IPO(企业上市)的发展。”成都高新区党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项目申报链接:


红星新闻记者 彭祥萍 图据成都高新区


编辑 柴畅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