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软件职业学院大三学生姚蓝(音译)在自己的宿舍里做起了小吃盒生意。室友不用出门就能扫码消费小零食。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5所大学的3000间宿舍都安排了零食盒。20日,“快餐盒”项目意外收到武汉某食品公司12万元广告费。该项目刚刚获得武汉大学生创业项目一等奖。(《武汉晚报》年9月27日)
据权威数据统计,我国约80%的大学生有创业意愿,但在高校实际开展创业活动的学生比例并不高。受资金、场地、市场、人脉等因素影响,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仅为2.4%。如此低的大学生创业成功率,让很多有创业意义的大学生望而生畏。
目前快餐盒项目稳步推进,不仅市场前景广阔,商机无限,还获得了广告费的支持。与其他普通大学生创业项目相比,这是一个好的开始。平心而论,这个项目技术含量不高,但价值在于发现和满足学生的需求。
必须指出,学生宿舍零食需求的发现和满足,恰恰是为了充分发挥大学生的视角和身份优势。然而,许多大学生创业项目难以成功的原因也与学生放弃自我优势有关。同样,可以探索的创业方向是鼓励学生参与学校科研成果产业化进程,让学校独特的创新优势帮助学生创业。
新东方创始人余曾表示,他接触的大学生创业项目中,95%没有创新。事实上,创新的缺乏不能一概而论。成熟的市场机制下,在市场已经被占领的情况下,缺乏创新,创业项目前景很可能不好;但是,如果我们去探索新的领域、新的市场,去满足以前的创业者还没有满足的需求,可能只是一个不创新的小想法,但是前景会相当可观。
如今,创新创业教育过分强调“新技术”和“新品质”,力求以技术的高附加值占领现有市场,但对于初出茅庐的学生来说,真的很难。另一方面,学生思维活跃,如果创新的方向是发现甚至创造新的需求,他们可能会另辟蹊径,让自己的创业之路走得更顺畅。
作为一名大学生可能意味着没有经验,没有创业的经验,但这仍然有很大的优势。应该多解剖麻雀,找一些普适的经验,降低后来者的试错成本。
文/林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