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很纯很奋斗的创业史,服务员创业史

1992年,在一个农民积极创业、知识分子踊跃下海的时代,诞生了以、潘石屹为代表的“万通六君子”等92位企业家群体,其中华帝创始人7人,黄、黄、关锡远、潘、等。这7个人后来被称为“华帝北斗,华帝”

华帝七君子

那是1992年4月,总设计师南巡刚结束两个多月,中山市小榄镇的7位老乡就自掏腰包筹集了100万元启动资金,创办了Vantage的前身九州燃气器具设备厂。

7个老乡在创业之初曾定下君子协定:股权均分,决策依靠投票,少数服从多数,不许亲戚进厂。

股权分享,在当前投资者眼中,应该是一种必然的股权分配方式。但当时还是比较常见的合伙创业模式,比如新希望集团,创业时间比较早。其股权分配方式也由创始人刘永好的四兄弟平分,其职责分别为:董事长、董事长、总裁、总经理。事实上,根本没有明确的责任划分。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创业初期,大家都是捡柴火,火焰高;缺点也很明显,就是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意见,公司里会有潜在的不稳定因素。

Vantage的早期创业相对顺利。一方面产品符合时代需求,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合作伙伴的匠心独运。

在Vantage的七位创始人中,黄琦是唯一一位投资过技术的合伙人。虽然他没有资本,但他在品牌营销方面有着非凡的全局观。

黄,曾经剪下“太阳神”的广告,暗暗赞叹,创业后终于有了施展拳脚的地方。

黄奇骏

创业之初,黄成功说服其他几位创始人拿出100万元启动资金的三分之一用于品牌推广,其中包括花费6万元设计公司Logo。这一决定一度遭到质疑。“找人画个圈可以当Logo,干嘛花那么多钱?”毕竟当时普通人的月薪只有两三百元。这个问题也是有道理的,但是黄还是忍住了压力,完成了Vantage品牌的CI设计(企业视觉形象识别的设计);后来他又花了几十万,在京广、陇海铁路沿线实施“画墙广告”战略,刷遍了Vantage从广东到北京、从上海到甘肃的广告,大大提升了品牌知名度;此外,Vantage还在竞争对手面前设置巨型广告牌,拦截潜在合作伙伴。

凭借这三把斧子,Vantage在业务开展的第一年就实现了4000万元的销售额。

此后,Vantage从一家只有20平米办公室的燃气灶公司发展成为亚洲最大的厨卫制造公司,销售额超过10亿元。2008年应该是Vantage最辉煌的一年。当时,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由Vantage制作,黄作为技术顾问和火炬手,全程陪同火炬在全球传递9.7万多公里。

华帝话事人之争:七君子精彩一退

Vantage前几年一帆风顺,但在1999年前后遇到了一些问题,那就是公司里的“说话人”是谁,这是股权平分造成的。虽然Vantage一直提倡投票解决问题,但也制约了企业的快速发展。这与新希望集团的困境非常相似。刘永好的四兄弟也平分秋色,结果

内部管理混乱,直到1995年才理清股权,四兄弟正式分家做各自的企业。


当时华帝7位合伙人的解决方案也挺出人意料——宣布同时退出公司的经营管理,让姚吉庆担任职业经理人,实行两权分离——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这在民营企业历史上应该是可以记录一笔的。此举还吸引了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的关注,并亲自带队去调研。


接班的姚吉庆当年也被称为了中国第一职业经理人,比后来的打工皇帝唐骏出名更早。


姚吉庆


华帝七君子1999年的“精彩一退”至今被津津乐道,不过背后的苦楚又能与谁人说?


据说7位合伙人中最精明的黄启均曾经很想成为华帝的总经理但董事会没能同意,后来才有了姚吉庆被推上位。而姚吉庆尽管成为了华帝的No.1,但在他头顶上还有7个老板,得罪哪一个都不好过,光是如何平衡与7位老板的关系,就够姚吉庆喝一壶的。


试想一下,为敲定一件事要跟7个老板索要授权,那得是多痛苦的过程,说白了“姚吉庆”这三个字在华帝内部,即使签在纸上,也并不具有绝对的统治力。据知情人透露,仅是每个月一次的述职,姚吉庆就得准备一周时间,他相当一部分精力都花在了处理老板关系上。


2001年华帝进行了股份改制,姚吉庆却在未获得提前通知的情况下,被7位老板决定解职。事后姚吉庆向媒体表达了两个不理解:一个是对被解职的不理解,一个是酝酿过程不被通知也不可理解。


按理说姚吉庆在掌管华帝期间干的不错,华帝燃具连续5年保持了全国第一,但涉及到股权分配问题时,7位合伙人却做出了一致的决定:赶走外人。随后合伙人黄启均如愿成为了公司总裁。


13年后,总裁黄启均也遭遇了类似被迫离开华帝的经历,面对媒体他留下一句:也许这就是资本的力量。



华帝接班人大戏:霸道新人踢走元老

1999年,华帝七君子“精彩一退”的这一年,其中一位合伙人潘权枝的儿子潘叶江也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因为此前华帝合伙人们有“不许亲戚进厂”的约定,所以22岁的潘叶江只能另起炉灶,创办了优加电器,给国内外家电品牌做OEM代工,一转眼,潘叶江就在家电领域折腾了十多年,期间什么产品赚钱他就做什么,自己只要控制成本就行。


潘叶江


潘家有子初长成,至少这位富二代并不浮夸,也不纨绔,踏踏实实的在做赚钱的生意。直到华帝七君子进入暮年,想要寻找接班人时,他才受到更多的关注。


潘叶江是华帝7位合伙人的孩子里,年龄最大的一个,而且他也有接班的意愿。于是华帝开始了让潘叶江上位的运作。


先是在2012年潘叶江的优加电器与潘家旗下的百得厨卫合并,成立百得集团,随后华帝宣布3.8亿元收购百得,潘叶江顺势进入了华帝的管理层。2013年4月,潘叶江当选华帝股份的副董事长。据大摩财经报道,2014年和2015年公司元老黄启均、关锡源被迫离开公司,潘叶江收购了其手中的股份,继续巩固了华帝大股东的身份。


原本7个合伙人平均持股的情况被打破,股份也越来越集中在潘家手中。


这其中董事长黄文枝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为了能给潘叶江接班铺路,是黄文枝出面让黄启均和关锡源离开公司,又在两人出售股份的关键时刻,决定让潘叶江接手了两家的股份,一手促成了一家独大的现状。


华帝合伙人之一李家康透露:



其实当时华帝收购潘家建立的百得厨卫公司时,小潘也没有机会控股。直到后来,黄董(黄文枝)为了培养扶持第二代接班人就帮助他上位,让黄启均和关锡源都退出公司。这两位老人个性都很强,离开公司就要卖股份,当时我要保持平衡坚决不同意卖给小潘,最后还是黄董说服了大家,说既然是选择他来接班,就要支持他成为大股东上位。


眼看着二代接班的事宜将圆满完成,黄文枝原本打算在2016年就光荣退休的,从华帝成立那一年,他就是董事长,一干就是23年。


不过黄文枝应该做梦也没想到,潘叶江的目标不仅仅是接班,他还想彻底拥有华帝的所有权和经营权。2015年5月,潘叶江曾以“7位创始人年龄都大了,将股份过户给子女”的理由,尝试让黄文枝等创始人将华帝第一大股东石河子九洲股权投资公司解散。不过此举引起了黄文枝的警觉,并坚决否定。


黄文枝评论这件事时说:



我选定他作为公司接班人的时候,在我家里我公开跟他说过,由七位创始人共同持股的九洲公司第一大股东地位不能变。当时他向我承诺过此事。但没想到,他今年就要解散九洲公司。对于这家公司我们七个创始人都是有感情的,当年我们七个创始人之间有君子协定,说了就得算数,从来不会签协议。没想到他如今却公开出尔反尔。


4个月后的9月29日,潘叶江向董事会提出罢免董事长黄文枝的议案,罢免理由是“黄文枝应对公司业绩下滑担责”。尽管黄文枝称“过去一年营销和财务都是他亲自抓,作为董事长的我,无论是在黄启均任总裁,还是他主抓经营时,从来不过问具体情况”,但结果还是他背了锅。


2016年12月,已经成为华帝第一大股东的潘叶江,还清算了父辈们共同持股的九洲投资公司,从此华帝从七君子时代正式进入了潘叶江时代,也从两权分离时代转向一家独大时代。



华帝的“世界悲”:新王的隐忧

潘叶江上位后曾说过一句话,作为董事长他只抓三件事:一抓战略,二抓产品,三抓品牌,具体事务一概不管。


在战略上,他提出“三年100亿,五年做第一”的目标;在产品上,他推出首款智能控制高端烟机“魔镜”,开启厨房的智能革命;在品牌上,他打破了华帝23年无代言人的纪录,先邀baby黄晓明夫妇,后聘赵丽颖和林更新当代言人。


最近世界杯“法国队夺冠,华帝退全款”的营销手法,也成为潘叶江“激进”营销的一个代表,与当年老一辈创始人黄启均十分接地气的“刷墙”营销形成鲜明对比,两者殊途同归,效果都很不错。


潘叶江的一系列革新操作,让华帝股票从2016年初的13元左右一路上涨到4月20日的最高40.98元,公司市值突破了100亿元。


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位霸道的富二代接班人,尽管在清理老一辈股份上面做的比较决绝,不近人情,但在公司的战略和品牌营销上,确实有两把刷子。


2017年潘叶江以得票第一的排名入选了华南十大经济年度人物。


不过潘叶江也并非没有隐忧,就像他操办的这次世界杯营销一样,法国队确实夺冠了,但华帝说好的退款却变成了退购物卡?


这种“套路”让一些用户吐槽:这不是坑爹吗?


其实潘叶江的战略在具体执行上,类似的争议问题也存在一些,甚至还成为了华帝的一大隐忧,典型的就是仍然没有彻底解决的经销商问题。


今年世界杯期间,华帝的京津地区经销商王伟被传因欠债上亿,无力偿还失联跑路,给原本搞的如火如荼的“法国队夺冠,华帝退全款”营销平添了一丝“世界悲”,华帝股份受此影响甚至一度跌停。


华帝方面发布公告称这是一起“独立的个体事件”。其实如果深究的话,这件事可能跟潘叶江霸的道接班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跑路的王伟目前已经被找到,说是因为身体不适,在天津某医院疗养。其实他这次跑路事件更像是在与华帝新王的一次较量,他“跑路”之前一没有减持资产,二没有卷走资产,华帝事后还清算过王伟的个人房产、办公楼,显示其资产完全有能力覆盖债务。


那他究竟为什么要“失联”呢?


作为京津两地的经销商,王伟曾经跟华帝一起成长20余年,他与华帝的老一辈创始人们情感很深,2016年王伟还曾拿出100万元来投资一家中山怒火厨房技术研究有限公司,这家公司的股东就是黄启均和关锡源,在2014年被迫离开华帝的两位创始元老。


2015年当潘叶江试图解散华帝七君子持股的九洲投资公司时,追随华帝20多年的众多经销商(应该也包括王伟)曾经联名写过两封信,一封是给七君子,说担心解散九洲公司就会打破华帝原有的“利益共同体”文化;另外一封是写给董事会,希望公司在市场寒冬环境下给予代理商更多的政策支持。


据知情人透露,潘叶江因此觉得经销商们“很不听话,甚至还想跟他这个第一大股东公开谈条件”,这也间接导致了潘叶江发起罢免董事长黄文枝的提议,提前掌控全局。


因此这是一个华帝新王潘叶江与华帝老一辈创始人,以及经销商们互相较量的三角局。


2016年,在华帝年度营销峰会上,潘叶江曾经给经销商们提及四大精神,突破现有格局——企业家精神、二次创业的精神、巅峰精神(追求极致)、舍弃的精神(空杯心态)。


两年过去了,如今京津经销商王伟发生“跑路”事件,在华帝世界杯营销关键时刻“砸场子”,也说明潘叶江在接班3年后,仍然没有彻底解开这个局,这是华帝需要面临的隐忧。


我们很难预想潘叶江的这届“世界悲”谁会是最大赢家,不过经销商将会迎来变革,应该是不争的事实了。



小结

世界杯法国队的夺冠,让我们看到了20年的轮回与年轻球员的接班。


华帝七君子的创业史以及潘叶江的上位也成为一个时代的缩影,让我们从中看到了人性与资本的权衡,信用与法则的较量。


老一辈创业者更讲情理,而新一代管理者则更讲法理。


华帝七君子开创了一个理想国——7个人均分股份也能把公司搞到上市。


不过他们还遇到了两届“世界悲”,第一次拉来了一位职业经理人操盘,为中国民企开启职业经理人时代,不过最终因为信任问题而分道扬镳;第二次拉来了自家合伙人的孩子接班,结果更惨,“鸠占鹊巢”,几位创始元老被踢出公司。


如今潘叶江也面临不小的考验,好在他的冲劲儿十足。


七君子不幸,遇到了潘叶江这样的“狠角色”;七君子大幸,因为潘叶江确实有想法要把华帝搞的更大更好。


最后,我还是更佩服七君子里的黄启均,他离开华帝后,曾睿智的说:



公司新的控制人有不同的理念,我也希望华帝能更好地发展。那就不如把鸟儿放飞,还鸟笼自由。也许这就是资本的力量。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