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常德市道路运输服务中心 常德创业商机

工人们正在喂蛇。

许文新双手捧着自己的蛇,向记者介绍了蛇身上的“三宝”

红网常德站4月5日讯(分站记者胡丹黄刚)一个从山里进城打工后又回到山里创业的山人,却做起了养蛇的生意,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2001年,家住汉寿县冯家铺乡洞庭村的徐文新被迫进城打工。他想赚些钱在家里创业。“我搬过砖,砸过沙袋,摆过摊,接手过这个项目。”徐文新说,他外出打工赚了很多钱,但他始终记得自己的家乡,希望回到家乡发展。然而,一次偶然的机会,他通过真诚地向老师学习,成功地饲养了蛇。

拜师学艺,带着项目回家

“没有好的项目,我不敢回家,”徐文新说,他住在多山、少田、缺水的丘陵地区。要想回村,必须有好的项目。

就在徐文新关注这个项目的时候,他还在慈利县工作。他被一个“慈利县创业模式”的宣传栏吸引。“《敢于拼搏的农家女》的一个事迹引起了我的注意。这位农妇就是康英,当地的职业养蛇人。30出头就自己创业,成为年轻人学习的目标,养蛇也很适合我们村的发展。”许文欣开始采取行动。

先联系康英,再向他的老师学习,最后回村发展。这是徐文新的计划。“我通过各种渠道找到了康英,这就是我现在的师傅。”许文欣说,刚开始,康英没有答应他,而是让他四处看看,学着理解。

“没想到我自己的一句话,让徐文新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学习学习。”康英说,看到徐文新决心从事蛇业,就答应教他。

立马行动,年底就能见成效

成功拜师后,徐文新放下手中的活,立即赶回家乡汉寿冯家铺,开始了养蛇计划。由于之前从事建筑行业,他成为了蛇棚的设计师,让康英师傅入股,并成为了总技术顾问。“我的蛇棚是去年5月1日左右建的,从那时候开始养蛇。”

蛇屋的房间配备了空调、加湿器和通风设备。为了安全起见,每一个蛇屋都是用半米高的水泥门槛建造的,四周都有围栏。走进恒温的蛇屋,记者看到每间蛇屋约150平方米。整个蛇棚都是密封的,连窗户都是用泡沫塑料密封的。“一是保证安全,防止蛇逃跑,二是保暖。”许文欣解释道。

打开格子的门板,蛇在格子周围游荡。徐文新说,他养的是蛇王,无毒,生长迅速。一条蛇从孵化到出售的繁殖周期是一年半到两年,可以长到1.5公斤以上。费用大概是每130元包括饲料加人工水电等。目前,一条蛇的市场价格预计将上涨100元以上。

带头致富,带动村里共同发展

“养蛇前景很好,基本上没有销路。买家会主动找上门。”今年,徐文养的第一批蛇已经长大,预计年底就能卖出去。

“一个人不富,大家都富。”这是徐文新经常挂在嘴边的。这张支票不错。徐文新说,他现在正在建设一个孵化基地,到时候村里的村民可以直接向他购买蛇蛋并提供技术支持。

“现在我二哥也在我的带领下建起了一个养蛇场。预计今年6月开始养蛇。”徐文新说,现在他养了8000条蛇,解决了15个人的就业,让村民不出村就能找到工作。

“到时候,我会进一步扩大规模,让全体村民参与进来,共同致富。”许文欣说。

请求支持,解决孵化基地道路和电路问题

在谈及在建的蛇类养殖孵化基地建设时,徐文新表示,该项目是辛辛苦苦从外地引进的投资,目前已经投入近200万元,预计将进一步加大投入。

“我们目前的孵化基地正在加班加点赶项目进度。希望能在6月前投入使用,但赛道和进出基地的道路仍是难点。我们希望有关部门能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

徐文新说,既然养蛇需要28度的恒温,电是关键因素,但整个村子的电压比较低,有时候连饭都没煮好,会影响蛇卵的孵化,蛇每年6月才下蛋。如果错过这段时间,你会失去很多。

“希望电力公司能为我们重新安装一个电路,为孵化基地增加一个变压器,保证基地的电压稳定。同时,由于天气一直在下雨,进出基地的道路也受到严重破坏。希望上级能给予支持。”许文欣这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