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两个创业故事。不同的是,一个是普通人,一个是名人,相同的是,他们都是七十岁的老人。他们都经历了世间的磨难,最后都创业成功。他们一个卖手工布鞋,另一个卖橘子。经历了这么多磨难,他们是如何重新站起来的?他们的故事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
一、邻居张大妈手工制作布鞋创业故事
张阿姨是我们的邻居。她从小就跟妈妈学做布鞋,所以做的布鞋很好。我们在家乡的时候,经常穿她给我们的布鞋。2014年回老家,看到她大了很多。虽然她已经70多岁了,但她比同龄的祖父母大得多。后来我听了她在同一个村子里发生的事情,明白了她为什么看起来这么老。她过去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前几年出去打工,被骗进传销,再也没有回来。儿媳妇也带着她唯一的孙子跑了。二儿子在城里送饭。一天深夜去取外卖,被车撞死了。司机喝醉了,逃跑了,本来可以得到很好的赔偿。然而,司机是一名蒙古人,在一次事故后逃回了中国。张阿姨失去了儿子,至今没有得到赔偿。现在家里就她一个人,因为丈夫十几年前因病去世了。一位老人孤身一人,承受着失去儿子的痛苦。我以为她的最终结果会是政府把她送到养老院。但一年后,我回到家乡,见到了她。她不仅没有被送进养老院,而且比以前容光焕发,更加开朗健谈。后来才知道,她自己创业,自己卖手工布鞋。此外,人们还和村里的老人一起做手工布鞋,并在网上出售他们的手工布鞋。后来从我们村委会了解到,张阿姨不想去村里的养老院。她说她想养活自己。然后她做了很多手工布鞋,请我们村的大学生村官帮她卖。我们都知道布鞋舒适、吸汗、透气,但是为什么布鞋不受欢迎呢?那是因为布鞋的款式比较老气,追求时尚的年轻人更愿意花钱买新奇的现代鞋,而做一双布鞋也是费时费力,导致手工制作的布鞋被市场淘汰。那为什么她的布鞋没有被淘汰?我看了一下她的布鞋,网上的价格是200-300元一双,但是材料费其实没有超过10元一双,主要是时间成本的原因。而且她的布鞋很有特色,因为张阿姨是阿强人,擅长羌绣。她把羌绣和手工布鞋结合在一起。做年轻人也喜欢的手工布鞋。现在张阿姨还召集了10多位闲散的农村妇女帮她做手工布鞋。那些女人平日没事就打麻将。现在他们有事做,大家都很开心,村委会也支持他们。但是,张强阿姨刺绣从来不教别人,因为那是她布鞋的灵魂。
现在她的布鞋生意越来越好,后来她打算做羌绣衣服和包包。现在村委会也很重视张阿姨的创业,也帮助张阿姨申请创业补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听说有国际友人想定制张阿姨的手工布鞋。还建议张阿姨配合设计师,自己开工厂,请专业设计师帮她设计图案。当然,如果张灿阿姨接受这些建议,我相信她的产品在不久的将来会国际化。张阿姨的创业故事平凡却温暖,普通人依然能给我们勇气和力量。
二、褚时健的创业故事
楚石坚应该是大家熟悉的。简直就是传奇人生。他的创业故事激励了千千成千上万的企业家。51岁的他是玉溪卷烟厂的厂长。听起来不错。其实是一个濒临破产,负债累累的地区卷烟厂。但只有他做到了,最终使他的卷烟厂在烟草企业中排名亚洲第一,世界第五。71岁因犯巨额贪污、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但最终,他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由于他在狱中表现良好,他得以减刑。在假释期间,他开始了第二次冒险。当时,他已经74岁了。在一位华侨的帮助下,他在山上种了橘子。他的橘子叫初橘,果汁多,口感好,味道甜,被广泛接受。84岁那年,他与时俱进,在电商平台上卖起了“初橙”,这给了这个城市的年轻人奋斗的动力。褚石坚的创业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可以从高峰走到低谷,也可以从低谷走到高峰。人生有无限可能,只要你不放弃。
没有人生可以一帆风顺,世界上也没有回头路,只要我们坚信活着就是为了创造自己的价值,勇往直前创造自己的创业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