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新闻周刊20200321文字版 新闻周刊12.12 残疾人创业

光明。com(记者郝跃)“残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等待、依赖和渴望”的想法。我们成立傅山合作社,一定要用不等待、敢想、敢做的精神激励更多的残疾人。让他们也通过自己的努力摆脱贫困。”福建省南安市向阳乡傅山生态农业合作社理事长林连生告诉记者。

林连生正在介绍光明合作社。com记者郝向来宾介绍

傅山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是福建省第一家残疾人合作社。在林连生的带领下,傅山合作社发展蔬菜种植,帮助向阳乡及周边地区贫困残疾户脱贫,重拾信心。

“我发现,大多数残疾人都想自食其力,不想成为家里的负担,有一份普通的工作就很满足了。”林连生说。但在向阳乡这样的山区,交通闭塞,信息不畅通,残疾人就业更加困难。“7岁时的一次事故导致我失去了右臂。作为一个残疾人,我更能理解他们需要自信鼓励和展示的平台。”林连生有了创建残疾人合作社的想法。

2011年,在林连生的号召下,7个村12户共筹集资金12万元,傅山合作社在南安市向阳乡正式成立。“当时很多人都不相信我们残疾人能做成什么事业。”林连生说。合作社凭着韧劲,在卓厝村流转了近30亩土地,建起了7亩多的大棚,种植了空心菜、丝瓜、韭菜、芦笋。

合作社成员正在整理光明蔬菜。com记者郝跃摄

创业不容易,尤其是对残疾人来说。首先是劳动不便。比如携带一袋50多公斤的化肥时,两个上肢残疾的成员要靠肩膀行走,手脚不灵活,走路很慢。成员们在深夜用手电筒工作是很常见的。其次,我们必须面对自然灾害。2012年3月,向阳乡遭遇30年一遇的冰雹灾害。林连生和他的队员们咬紧牙关,坚持把菜地保护好。两个月后,第一批空心菜成熟,收获650公斤。他们收获了第一桶金。

经过十年的培育和经营,傅山合作社形成了产、供、销一体化的产业链,拥有8个蔬菜种植示范基地共计500多亩,辐射带动1000多亩,“扎锅人”“赵辉粗粮”两个自主品牌,年销售额近2000万元。合作社成员数量也从12个增加到111个,帮助300多户残疾贫困户实现就业和脱贫。

同时,傅山合作社摸索出了一套包括技术培训、种苗供应、保价回收在内的帮扶模式,形成了完善的扶贫产业链,降低了种植风险,增强了农户信心。对于残疾贫困户,傅山合作社采取精准家庭帮扶的模式,根据残疾人的具体情况,为每户制定一套帮扶方案。如今,这种帮扶模式不仅在向阳乡得到了推广,还推广到了其他镇村。林连生告诉记者:“我们帮助马集村一名残疾人建立了30多亩的示范基地,并为他提供了免费物资和2万元资金建立基地。后来,这个基地帮助了5个残疾人家庭,现在每年可以产生10万到20万的收益。”

通过“造血”扶贫,傅山合作社带动300多个家庭脱贫,每个家庭每月增收1800多元。2018年,傅山合作社引进台湾省蜜薯,种植范围已覆盖向阳乡每家每户。“不仅是残疾贫困户,很多正常家庭也在种植。”林连生说。未来,他希望傅山合作社的精神能够激励更多的残疾人,进一步推广合作社的扶贫模式,带动更多的残疾贫困户重拾信心,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