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美国企业家本霍洛维茨写的一本书。
它描述了他的创业过程,从为他人工作到创办自己的公司,然后被收购、重新创立,再到被收购。后来,他没有创办创业公司,而是成为了风险投资家,华丽转身。
与其说是他的创业历程,不如说是他的心路历程,从为别人打工的不安全感和不确定性(不像中国的铁饭碗),到创业的萌生,再到创业海中的起起落落,带着一把鼻涕和眼泪,到创业的成功,还有那种幸福的感觉,就像站在山顶往下看。
当然,无论什么类型的创业公司,都离不开人,也没有人存在。怎么能叫公司呢?我不能留下优秀的人才,因为人是一切的基础!没有人,一切都是徒劳。
当有人在的时候,他们会组成一个团队。是的,永远有一个优秀的团队,这对公司的成败至关重要。从公司成立,到产品研发、销售、售后,再到公司的财务、人力资源等部门,都要有合适且优秀的人才在合适的岗位上。
在美国解雇员工是非常直接的,不像国内的尴尬,因为是给个人打工。如果雇主不好意思开口辞退一个不合适的人,他就要为自己的错误行为付出代价,为员工支付工资和各种福利。都说资本家是逐利的,没有一个真正的企业家会浪费自己的钱。因此,所有不合格的员工都会被告知不。
纵观整本书,写得最多的词是关于“人”,关于CEO,关于公司高管,关于公司高管。
笔者亲身经历过一个创业公司,也是CEO。如何控制公司,尤其是他经历过的科技型创业公司,没有领先的科技产品,就会失去生命力。因为,不遗余力地研发产品,提高技术在同行业的领先地位,公司才能有生存的地方。但作为CEO,仅仅知道技术管理是不够的,还需要更多的“职能管理”,比如财务、人力、招聘、流程、债务等等。因为,他是这个公司的爸爸妈妈,他注定要付出自己所有的努力。这家公司是他的孩子,他们之间有“血缘关系”。为了公司的发展,他可以穷尽一切,尝试一切努力和方法。只要他不破产,他就不能努力工作。
但是,如果换成职业经理人呢?
用一个不恰当的比喻,是不是感觉像后妈?人们只是名义上尽父母的义务和责任,却很少有人极端负责。如果公司濒临破产,职业经理人和创业公司CEO的反应就大不相同了。
我觉得这是作者在这本书里没有直接表达的,而是让读者去读的。
还有,在他看来,创业公司的CEO应该是无所不能的,要考虑到公司的方方面面,因为他的所思所为会影响公司的进步。
整篇文章都是关于人的。一个人把精力发挥到100%到50%是不一样的。
因此,笔者尽量强调人的重要性,无论是从员工的招聘和解聘年份,产品开发和利润,公司的日常管理,如办公室政治,员工的职称,需要什么样的CEO,还是如何打造一流的管理团队…作者有详细的介绍和自己对事物的看法、做法、意见和建议。
这本书非常适合即将创业和正在创业的人。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国家会给你带来不同的想法;但是,商业行为是全世界的共同语言,别人的商业行为终究会给他们一些参考,更不用说这么优秀的企业和它的企业家的自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