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出口退税主要采取两种方式:一是对外贸企业出口货物实行免税、退税,即免征出口货物销售环节增值税,退还出口货物在以前生产、流通环节缴纳的增值税;二是对生产企业自行或委托出口的货物实行免抵退税措施,对出口货物这一环节免征增值税。为出口货物购进的原材料、包装物所含的增值税,准予抵减国内货物应纳税额,未抵减的部分予以退税。
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依据和计算方法。现在让我们研究每个案例。
一、外贸企业
1.外贸企业出口货物增值税退税的依据和计算方法。
(1)出口货物单独设置存货账户和销售账户的,以购进出口货物增值税专用发票所列进项金额为准;如果存货和销售按加权平均价格核算,可以根据退税率不同的商品确定:
退税依据=出口货物数量加权平均采购价格。
退税金额=增值税专用发票所列进项金额退税率或征收率(退税率为一般纳税人购进出口货物,税率为小规模纳税人购进出口货物)
(2)出口企业委托生产企业加工回收后申报出口的,以购进加工品原材料、支付加工品人工成本等专用发票所列进项金额为依据办理退税。
原辅材料退税额=原辅材料采购增值税专用发票所列进项金额原辅材料退税率
加工费退税额=加工费发票所列金额出口货物退税率
退税总额=原辅材料加工费退税额
2.外贸企业出口货物退还消费税的依据和计算方法。
所有从价计征的货物,以外贸企业从工厂进货时征收的消费税价格为准;所有属于数量配额的货物都应该以购买和申报出口的数量为基础。
应税消费税=出口货物出厂销售(出口数量)税率(单位税额)
二、生产企业
中国会计网校出口货物增值税征免抵退的计税依据和计算方法
根据国税发〔2002〕11号文规定,生产企业出口货物的“免抵退税额”按出口货物离岸价和出口货物退税率计算。出口货物的离岸价以出口发票上的离岸价为准(如委托出口,可由委托方或受托方开具出口发票)。如果交易是在其他价格条件下进行的,运费、保险费、佣金等。根据会计制度允许冲减的出口销售收入,应当予以扣除。申报金额与实际缴纳金额有差异的,将在下一次退税申报时进行调整(或在年终清算时进行调整)。出口发票不能如实反映离岸价的,企业按实际离岸价申报“免抵退”税,税务机关有权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相关规定进行核实。
(1)当期应纳税额的计算
本期应纳税额=本期国内货物销项税-(本期进项税-本期
qid="6548917969278211342" mention-index="0">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2)免抵退税额的计算
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额抵减额
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退税率
免税购进原材料包括国内购进免税原材料和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其中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的价格为组成计税价格。
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的组成计税价格=货物到岸价格+海关实征关税+海关实征消费税
(3)当期应退税额和当期免抵税额的计算
1.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时,当期应退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
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
2.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时,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
当期免抵税额=0
“当期期末留抵税额”为当期《增值税纳税申报表》的“期末留抵税额”。
3.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的计算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征税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征税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
新发生出口业务的生产企业自发生首笔出口业务之日起12个月内的出口业务,不计算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免抵税额等于当期免抵退税额;未抵顶完的进项税额,结转下期继续抵扣,从第13个月开始按免抵退税计算公式计算当期应退税额。
三、出口退税的会计处理
1.货物出口并确认收入实现时,根据出口销售额(FOB价)做如下会计处理:
借:应收账款(或银行存款等)
贷:主营业务收入(或其他业务收入等)
2.根据《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中计算出的“免抵退税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做如下会计处理:
借:主营业务成本(或其他业务成本等)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中华会计网校3.月末根据《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中计算出的“应退税额”做如下会计处理:
借:其他应收款——出口退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4.月末根据《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中计算出的“免抵税额”做如下会计处理: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5.收到退税款时的会计处理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应收款出口退税

在这里相信有许多想要学习会计的同学,大家可以关注小编头条号,私信【学习】即可领取一整套系统的会计学习资料!还可以免费试学课程1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