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论文摘要是什么,创业策划论文摘要

古人常说:画龙点睛。

这个成语出自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张僧繇》:“金陵安拉库集四白龙不点目,凡云:‘点目而飞。’"

可见,只有画龙点睛,才能让画龙栩栩如生,翱翔天际。

而对一篇学术论文而言,摘要就是其“眼睛”和“灵魂”,是不可或缺的点睛之处。标准摘要写作是学术论文前部标准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本要求。

但现实中真正能按照规范要求写摘要的论文并不多。一个编辑部发现30%的论文没有写摘要。70%的论文虽然有摘要,但基本都包含摘要成分,真正符合摘要写作要求的很少。

因此,对广大研究生来说,弄清什么是摘要,摘要与提要有何区别,以及如何规范地撰写摘要,都是必须要搞清楚的基本问题。

01、摘要概念的正确解读

要写好摘要,学术论文的作者要对什么是“摘要”有正确的认识和深刻的理解。

简而言之,摘要,就是作者对学术论文的核心内容,不加任何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

一般来说,除了摘录的文献,所有的学术论文都应该写摘要。

学术论文摘要是独立的、自成体系的,即读者无需阅读学术论文全文即可获得学术论文的核心信息。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论文摘要应说明论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实验方法、得出结果和最终理论等,而重点是结果和结论。

简而言之,摘要应该包含完整的信息,包括数据、分析和结论,这是一篇相对完整的文章。

特别是学术论文摘要的内容应包含与学术论文等量的主要信息,客观地向读者介绍学术论文的理论精华。

ize:15px;">读者通过阅读摘要,就能够确定是否要阅读学术论文全文,或者阅读学术论文的哪一部分内容。




同时,学术论文的摘要也可被文摘等二次文献所采用,使更多的读者及时了解最近、最新、最前沿的学术科研成果。




按摘要的不同功能来划分,大致有如下3种类型。




(一)报道性摘要




报道性摘要是指明一次文献的主题范围及内容梗概的简明摘要,相当于简介。




报道性摘要一般用来反映科技论文的目的、方法及主要结果与结论,在有限的字数内向读者提供尽可能多的定性或定量的信息,充分反映该研究的创新之处。




学术性期刊(或论文集)多选用报道性摘要,以“摘录要点”的形式,报道出作者的主要研究成果和比较完整的定量及定性的信息。篇幅以300字左右为宜。




(二)指示性摘要




指示性摘要是指明一次文献的论题及取得的成果的性质和水平的摘要,其目的是使读者对该研究的主要内容(即作者做了什么工作)有一个轮廓性的了解。




一般适用于学术性期刊的简报、问题讨论等栏目以及技术性期刊等只概括地介绍论文的论题,使读者对论文的主要内容有大致的了解。篇幅以100字左右为宜。




(三)报道-指示性摘要




报道-指示性摘要是以报道性摘要的形式表述论文中价值最高的那部分内容,其余部分则以指示性摘要形式表达。篇幅以100~200字为宜。




02、摘要与提要的区别辨析




目前,国内发行的学术期刊,在摘要的标注标准上并不统一,导致许多研究生撰写论文有的标注“摘要”,有的则标注成“提要”。




学术论文的“摘要”与“提要”有本质的区别:论文摘要既可以独立使用,也可以作为引文引用,这是与提要区别的关键所在。




二者的不同,还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摘要与提要的内容目的不同




学术论文摘要是对该文献的核心内容,进行不加任何注释和评论的客观表述,独立性和自含性十分鲜明。




摘要的主要目的是使读者通过阅读摘要,就可以了解和把握最新的理论成果、相关学科学术理论前沿,还可以供文摘等二次文献采用,以及供其他作者引用。




与摘要不同的是,提要所包含的主要内容是对文章内容进行介绍、评价,有的是对作者的生平、创作背景的介绍、注释原文、注释版本流变等。




提要的主要目的在于介绍论文的基本内容、社会作用、学术或实践价值,对文献进行综合评价。




一般而言,提要是以向读者介绍、宣传和推荐相关读物为主要目的,尤其以书籍为主要对象。




(二)摘要与提要撰写的主体不同




摘要一般由学术论文的作者来撰写,其撰写主体具有自我性,能够真实、客观、准确、完整地反映被摘要论文的主旨,浓缩了被摘要论文的核心思想,因此,摘要的撰写具有很强的客观性。




比如,作者不应该也不能够对自己的论文,进行主观而片面的评价,更不能言过其实,说自己的研究成果“已达到国内(国际)先进水平”“填补了某项技术空白”等等。这样显然与学科的严谨性和科学性相违背。




而提要的撰写,一般由期刊杂志编辑部的编辑来完成,即编辑依据个人对学术论文的理解和偏好,撰写被刊用的学术论文的提要,因此,学术论文的提要也就带有一定的主观成分。




(三)摘要与提要的技术处理不一




在技术处理上,摘要和提要的处理方式也存在较大的差距。




如:GB7713—8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规定,学术论文的摘要的字数一般在200300字之间(外文摘要不宜超过250个实词),而学术论文的提要却没有规定具体的数字,但一般要多于摘要的文字。




再如:学术论文摘要编排比较固定,其位置在作者项和关键词之间;而学术论文的提要的编排则比较灵活,其位置可以放在书舌、封二、封底或其他位置。






03、摘要撰写的15条技术规范




摘要是对学术论文的核心思想或新理论、新观点的集中阐述,具有很强的理论性、独立性和自含性,对书面语言的表达组合要求很高。




因此,为撰写高质量的论文摘要,作者可以从以下15个方面入手。




(1)正确理解和把握学术论文摘要的内涵,解决对学术论文摘要的认知问题,即既不是对学术论文的内容进行介绍和评价,也不是对作者生平、创作背景的宣传,而是作者对自己撰写的学术论文所做出的具有独立性、客观性的“简短陈述”。




(2)摘要先写什么,后写什么,要按逻辑顺序来安排。句子之间要上下连贯,互相呼应。摘要慎用长句,句型应力求简单。




(3)以第三人称的形式进行客观撰写,建议采用“对……进行了研究”“报告了……现状”“进行了……调查”等记述方法,标明一次文献的性质和文献主题。不应使用“本文”“该文”“作者”等词语作为主语。




(4)学术论文的中文摘要一般在200300字之间;外文摘要一般不超过与中文摘要等量的实词,且应依据中文摘要的内容撰写。




(5)摘要应涵盖研究的问题、研究方法和研究结论,这些内容来源于论文,但又不是论文提纲或要点的简单复制、叠加,而是经过加工、再结构化的过程提炼而成。




(6)要采用规范化的名词术语、缩略语、代号、计量单位和标点符号。




(7)不介绍在本学科领域已成为常识的或科普知识的内容。




(8)不得简单地重复论文篇名中已经表述过的信息,不对题名进行注解。




(9)尽量不使用表格、图形和化学结构式,也不要使用正文中列出的章节号、图表号、公式号以及参考文献号。




(10)不使用相邻专业的读者尚难于清楚理解的缩略语、简称、代号。如果确有必要缩写,那么在摘要中首次出现时必须加以说明。




(11)学术论文摘要的内容,一般采用与正文不同的字体和小于正文1号的字号。“摘要”2字采用黑体标识,关键词3个字用黑体标识




(12)摘要一般不分段落,不作模棱两可的结论,避免使用套话,内容应具体,要细化到论文的关键性内容。诸如“对有关问题进行了研究”、“获得了几点有益的结论”等,均是不具体的表现。应直截了当阐述主要内容,如经研究证实,此实验的目的等等。




(13)不出现诸如“本文对什么问题作了独到见解”“达到国内(国际)领先水平”等自我论述性的话语。




(14)英文摘要的时态通常用一般过去时描述所做的工作,用一般现在时叙述所得的结果和结论。英文摘要应尽量用短句和简单句,用短语而不是从句修饰名词。尤为重要的是专业词汇需要正确的英文表达。




(15)不用引文,除非该文献证实或否定了他人已出版的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