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集
新华社武汉十一月十四日电(记者题:“85后”青年光谷创业记)
新华社记者王利珍、李思远
在和记者见面之前,一向任性随意的年轻女子汤米第一次化妆。
汤米是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光谷)的“80后”企业家,也是武汉小药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的CEO.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智慧医疗等新业务迎来发展机遇,公司的智慧药店无接触试点业务最近让他们异常忙碌。
五年前,出生于医生家庭的汤米发现,传统的多层次批发药品流通模式效率低下,不同层次的转售也导致药品价格居高不下,成为行业痛点。当时互联网改变了很多传统行业的业态和模式。汤米找了朋友商量,大家决定一起创业,改变行业现状。
理想是充实的,但现实是骨感的。创业初期,为了开拓市场,Tommy和她的团队常年外出做生意,经常会苦口婆心地聊上两个小时,但顾客们都不为所动。“但也充满了欢乐。”Tommy说:“比如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宣称要打造全球最有竞争力的医疗互联网公司,让普通人吃到便宜可靠的药。但当时只有5个人觉得自己是骗子,就转行去打造中国最有竞争力的医疗互联网公司。”
公司凭着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作坊”发展成为国内最受欢迎的互联网医药流通企业之一,员工从最早的5人增加到5000多人,服务全国20多个省份的30多万终端药店和基层诊所。借助互联网,他们实现了药品流通从厂家到药店、诊所的“直接进入”。
由于汤米和其他人的努力工作,许多偏远山区享有与大城市相同的药物供应。
湖北神农架林区谷夏乡玉康药店地处深山老林,店面不大,但却承担着该乡上千人的日常用药需求。老板徐宗才说,在小药进入市场之前,药店里的药都是单一品种,必须在三小时车程外的白松镇购买。现在,丰富的药品只需要在手机上下单就可以持续供应,不仅方便可靠,而且价格更优惠。
疫情期间,特别是武汉封城之下,小药企推出了“净签约”口罩服务,让普通百姓足不出户就能买到口罩,累计向湖北省供应口罩3亿只。此外,它还向湖北省各大医院、社区和药店捐赠和协助捐赠了300多万份物资。
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然爆发,对基层公共卫生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在药品流通方面不断创新,小药企还自主研发了“Smart Face”新一代药房运营管理系统、“灵芝问诊”互联网医院平台等产品,全面武装和赋能基层药店和诊所,从而提升了广大药店和诊所的综合管理和服务能力,帮助数万家药店实现了数字化转型和线上升级。消费者可以远程购药,也可以去药店咨询、开处方、购药。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比如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区域布局,从而完善卫生体系。这让我们很受鼓舞。”汤米说,创业艰难而忙碌,但一代年轻人有一代年轻人的使命。我们创业的初衷是让药品流通安全、高效、透明,让老百姓吃到便宜、可靠的药品,我们会一直坚持,为之努力。
负责编辑:吴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