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陈月诗
经历持续收缩后,市场预测6月社会融资规模有望升至3万亿元左右。
机构普遍预计,居民和企业中长期贷款有望支撑6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小幅改善。
兴业研究认为,在楼市降温和房贷集中度管理的共同影响下,6月居民贷款可能低于去年同期。但票据利率走势显示,6月份整体授信额度相对宽松。总体来看,6月新增信贷可能在1.95万亿元左右。
招商证券预计,6月新增贷款1.75万亿元,较上月略有改善。微观上,部分股份制银行6月信贷供给较4、5月明显改善。6月信贷供给回升,个人贷款需求和市场化企业需求季节性改善。然而,这种改善是持续的或微弱的。展望下半年,随着房地产信贷集中度控制政策的加强和对融资平台的信贷约束,信贷需求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虽然目前制造业和一般企业需求旺盛,但可能难以完全抵消一般政府需求的下降和房地产贷款调控的影响。
平安证券认为,6月新增信贷预计1.7万亿元,居民中长期贷款需求旺盛,但可能受年中信贷额度不足影响。企业资本支出需求释放,预计企业中长期贷款不会偏弱。
“考虑到6月下旬多家热点二三线城市银行暂停接受二手房贷款的现象,预计会对贷款投放规模产生负面影响。”华创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张羽表示。
同时,预计6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将达到3万亿元左右。5月新增社会融资规模1.92万亿元。
根据CICC的预测,6月份社会融资将增加3.1万亿元,社会融资余额增速将同比小幅下降至10.8%。其中,6月债券市场融资总体平稳,国债净融资近8000亿元,公司债净融资3600亿元,较上月明显改善。但今年以来,非标压降步伐相对较快,信托贷款和委托贷款可能继续负增长,成为拖累社会福利的主要因素。
光大证券认为,3月以来表外票据融资同比缺口不断缩小,信托贷款压降预计不会进一步加大,表外融资的拖累效应有望逐步减弱。预计6月新增社会融资3.0万亿元左右,同比增速10.8%。预计社会融资增速已过陡降区间,后续下降速度将趋于收敛。
M2和M1的同比增速有望保持稳定。
产业研究预测,从M1角度看,由于商品房销售放缓,居民存款转为单位活期存款或放缓,将带动M1同比继续回落至5.9%,较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从M2角度来看,6月贷款同比增速可能与5月持平,带动M2同比稳定在8.3%左右。
平安证券认为,高基数下社会融资增速有所回落,但由于后期前期财政支出可能加速,M2仍可能较6月前值小幅回升。
责任编辑:郑景新
校对:蒙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