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399102和399006的区别 创业成分与创业板综

近一个月创业板指数上涨了11.91%,大家都很开心。

创业板指数近一个月上涨11.91%

不过,我觉得更开心的是创业板发生了一个变化——

近年来,创业板指数(399006)的表现优于创业板综合指数(399102)。

成长型企业市场指数(白线)VS成长型企业市场综合指数(黄线)2017/3/1-2018/3/19

上图中,白线代表创业板指数,黄线代表创业板综合指数。

有图有事实。2017年3月以来,创业板指数明显跑赢创业板综合指数。

你赢了多少?

2017.3.1-2018.3.19

创业板指数下跌4.37%

创业板下跌13.95%

创业板指数跑赢创业板9.58%

等等!

创业板指数和创业板综合指数有什么区别?

这种变化体现在哪里?

为什么这种改变值得高兴?

慢慢听我说。

01、成分指数和综合指数大不同

一般来说,股指可以分为两类。一个是综合指数,包括某个板块的所有股票;另一种是成分指数,由综合指数中选出的股票组成。

举几个栗子:

先看上海股市

上证综指(000001)是一个综合指数,由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1454只股票组成。

上证180指数(000010)是成份股指数,成份股是在上交所上市的180只股票。

上证50指数(000016)也是成份股指数,其成份股是在上交所上市的50只股票。

再看深圳市场

深证综指(399106)是一个综合指数,包括所有在深交所上市的2139只股票。

深证成指(399001)为成份股指数,成份股为深交所上市的500只股票。

深证100指数(399004)也是成份股指数,其成份股是深交所上市的100只股票。

和纳斯达克

纳斯达克指数是一个综合指数,


纳斯达克100指数是对应的成分指数


……


同样,创业板综指(399102)是综合指数,包含了全部720只创业板个股;


创业板指数(399006)是成分指数,由流通市值最大、成交最活跃的100只创业板个股组成。


一个市场板块只有一个综合指数,它是该板块所有股票的集合;而成分指数是根据市值、成交量等指标筛选出来的个股的集合。


如果说综合指数是一所学校,成分指数就是"尖子班";


如果说综合指数是一座商场,成分指数就是“精品店”。


02 成分指数表现通常优于综合指数

既然成分指数是综合指数中的“精华”。那么,成分指数的市场表现理应优于对应的综合指数。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


比如上证180指数上市以来就大幅跑赢了上证综指。



上证180指数(白)上市以来VS上证综指(黄)


深证100指数上市以来明显战胜了深证综指。



深证100指数(白)上市以来VS深证综指(黄)


美股更明显,纳斯达克100把纳斯达克指数甩在身后。



纳斯达克100指数(白)上市以来VS纳斯达克指数(黄)


03 创业板是个例外

然而,凡事总有例外。


创业板就是这个例外。


从下面这张图可以看到,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2013年10月到2017年2月),创业板指数(白线)都是跑输创业板综指(黄线)的。



创业板指数(白线)VS创业板综指(黄线)2013/10/8-2017/2/28


再来PK一下创业板指数和创业板综指的月度表现。


我们把创业板指和创业板综上市以来的月度表现做了一个对比,


从2013年10月至2017年2月的41个月中,创业板指只有12个月跑赢创业板综,其他29个月跑输。创业板指平均每个月跑输创业板综1.05%,41个月就跑输了43%。



红线代表创业板指战胜创业板综,绿线代表创业板指跑输创业板综


04 为何创业板指跑不赢创业板综?

其实,从创业板2010年6月上市以来的头三年里,创业板指和创业板综的走势几乎同步,创业板指还略胜一筹。



创业板指数(白线)VS创业板综指(黄线)2010/6/1-2013/10/8


而从2013年10月开始,画风就变了——



创业板指数(白线)VS创业板综指(黄线)2013/10/8-2017/2/28


这是为什么?


招商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夏对此做了解释:


从2013年开始,以中小创为代表的的中小市值公司开启了一轮长达三年的正反馈时间,一直到2015年创业板估值超过100倍。


原因在于随着并购高发、借壳上市增多,壳价值水涨船高。而并购带来的高增长,更是带来了资产市场对于并购和壳公司、次新股的追捧,带来了中小市值公司估值水平的提升。


《招商证券A股涅槃论(壹):壳价值覆灭前夜,兼论中小创大底何时到来》,20170412


通俗点说,由于并购重组、借壳上市的活跃,A股市场热炒小票,市值相对较小的股票回报更高。


我们统计了一下,2013年至2016年,市值越小的公司股价表现越好。



市值在500亿以上的公司中,2013-2016年上涨的公司占比75.38%,平均涨幅48.08%;


而市值在50亿以下的公司,99.41%的公司上涨,平均涨幅为214.89%。


创业板指是创业板里大市值公司的代表,因此跑输创业板综指就不足为奇了。


05 为何近一年创业板指反超创业板综

因为并购重组、借壳遭遇严监管,都“熄火”了。


2016年以来,脱虚入实成为金融监管的新取向,监管层对于并购、借壳、再融资逐步收紧。



证监会对于借壳上市、再融资、并购政策持续收紧


并购重组的数量明显减少,失败的概率明显提升。


再加上借壳上市再融资的限制、IPO的提速,借壳上市的数量也大大减少。


此外,经过一轮熊市的洗礼,市场开始追求基本面,贵州茅台、格力电器等“漂亮50”受到追捧,大市值蓝筹股2017年以来股价水涨船高。



市值在1000亿以上的公司中,2017年上涨的公司占比70.59%,平均涨幅26.14%;


而市值在50亿以下的公司,仅有11.2%的公司上涨,平均涨跌幅为-23.07%。


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业板指实现了对创业板综的“反超”。


06 创业板的这个变化是件好事

关于创业板的这个变化的来龙去脉,就说到这儿。


我们更想说的是,这个变化是件好事。


首先,市场回归理性,创业板指发挥“优胜劣汰”的功能。


A股投资从之前讲故事、追逐并购重组、借壳上市等,逐渐转向重视基本面、追求确定性。这也是股票投资应有之义。


创业板指数一个季度调整一次成分股的高频率,保证了创业板指数的成分股始终是创业板市值最大、流动性最好的100只优质个股,也就是创业板的龙头。


长期来看,创业板指的表现理应好于创业板综指。


其次,反映了A股市场的“龙头效应”正在向创业板扩散。


新时代中国经济由大变强,真正的主线是龙头。


2017年,贵州茅台、格力电器、招商银行、中国平安等等价值龙头大放异彩。然而成长股也有龙头,创业板指数就是成长股的龙头。


2018年以来截止3月19日,创业板指涨5.15%,春节后涨11.91%,领涨主流指数。


最后,市场上几乎所有的创业板基金,比如融通创业板(161613)都是跟踪创业板指数的,创业板指数的这个变化,对于这些基金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本文首发自公众号小基快跑(xiaojikuaipao2014),欢迎搜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