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目前恩施什么行业赚钱 恩施创业商机

全媒体记者杜瑞芳实习生李刚通讯员向

陆云在胡椒基地

胡椒姐妹产品

陆云介绍了辣椒基地的种植情况

她放弃了一万元的高薪,毅然回到家乡,用肩膀扛起扶贫的重任,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她就是陆云,一个爽朗朴实的“土家女人”,人称“辣椒姐姐”!7月20日,在陆云宣恩县李家河镇郭家坡村,村民们带着辣椒基地的病虫害防护员,精心照料着美味的“摇钱树”。一个写着“幸福不会从天上掉下来,美好生活会出现”的牌子格外醒目。

“我们能为村民做些什么?”

1981年,陆云出生在宣恩县李家河镇郭家坡村。他父亲的早逝给这个贫穷的家庭蒙上了一层阴影。为了改善家庭环境,陆云毅然辍学打工挣钱养家。在亲戚的帮助下,她在重庆一家公司做销售员。短短几年,她以非凡的勇气和不屈不挠的精神,走遍全国,成为华南地区的销售经理,年薪20万元。

“妈妈,你什么时候回来?我想和你一起参加学校运动会。其他学生都有父母……”2016年,儿子的一个电话改变了她的职业重心。

“没想到儿子当时说的第一句话是这样的。我听了之后惊呆了。我意识到这几年一直忙于赚钱,很久没和儿子在一起了。”说到当时和儿子通电话,陆云眼眶湿润,声音哽咽。正是他儿子的话让陆云第一次有了在家乡创业的想法。“后来回到家乡,看到村委会的墙上有这样一句标语:‘精准扶贫,一个都不剩’。当时我就在想,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任绪安人,我们能为村民做些什么呢?”经过一夜的考虑,陆云和丈夫萧泓商量后决定回国创业。

2016年10月,回到家乡考察后,陆云发现宣恩的气候适合种植花椒,销售市场巨大。随后她前往重庆进一步考察,认为发展花椒产业大有可为。之后,陆云和她的丈夫辞掉工作回到了村子里。他们成立了宣恩鸿运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和恩施恩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公司合作基地农户”的方式流转了郭家坡、白子坳村328亩土地,种植了9个朱莉亚辣椒,由萧泓负责技术,陆云负责销售。

创业很难,她的家人告诉她不要在家里存钱

“一开始,我和丈夫在山上种辣椒树,我们没有办法,只能肩并肩。下雨时,它被泥土覆盖。从以前光鲜亮丽的衣服到后来的尴尬,很多人都不理解我们的做法。”陆云表示,由于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有限,特别是2017年的一场大旱,企业生产进入瓶颈,面临无数次倒闭的风险。这时,家庭成员反对的声音越来越大,他们告诉陆云和他的妻子赶快出去工作,而不是把钱扔在家里。

固执的陆云顶住了压力。为了尽快让公司走上正轨,她再次前往重庆考察相关项目,并邀请技术和管理人员到合作社进行培训和指导。为了解决资金问题,陆云一有空就跑到宣恩县,申请专项资金进行帮扶。但由于土地流转等各种问题,申请资金迟迟不到位,我和老公外出打工积攒的钱全部投到了合作社,但没有任何结果。

“那段时间,我真的身心俱疲。因为我不管天气下雨都在山里工作,我的身体变得越来越难以忍受。现在我的身体比天气预报还准。只要特别疼,很可能会下雨。”陆云说,身体上的痛苦不算什么,最头疼的是村民的不理解和不信任。面对各种质疑,陆云试图让人们看到好处。

她领导着每一个

柏子坳、楠木园等村发展花椒种植800余亩。为提高产出效益,以短养长,合作社还鼓励农户种植辣椒100多亩,由合作社提供辣椒种子、化肥和栽培技术,产品回收,提供产供销一条龙服务。此外,为了让老百姓早日脱贫,合作社购买了200只土鸡苗,挑选7户积极参与合作社种植的贫困户免费试养,待土鸡长大后,合作社按市场价格回收,给予村民切实可见的经济实惠。


2017年,合作社种植辣椒的村民每亩收入都在2000元以上,这比种植粮食作物的收入高了很多,于是在合作社年底的总结大会上,入社的社员增加到66户。2018年3月,郭家坡村又发展九叶青花椒300亩。渐渐地,大家看到了经济效益“,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花椒产、供、销生产发展模式得到人们的认可,更多村民选择加入其中。


花椒树变“摇钱树”,带领村民致富


“我们的订单都是稳定的老客户,有了保障也就有了信心和底气。”卢云始终践行村民入社时的承诺,免费提供种子、化肥以及部分农药,按照市场价格回收。花椒产业受市场行情影响很大,2017年的大旱让花椒产量锐减,市场收购价随之提高。受限于当时的经济条件,卢云的收购价低于市场行情,部分合作社农户为了提高经济收入,纷纷转卖给外来收购商。不少村民谴责这种做法不厚道,卢云却说“:能让大家提高收入,这就够了,我们不就是为了增加收入才种的吗?”第二年,卢云依旧按照协议免费为村民提供种子和其他物品。


种花椒、辣椒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除草、施肥、修枝、采摘都需要大量劳动力,一年可带动贫困户就业50人。55岁的肖生福是郭家坡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以前一家五口人靠着几亩薄地和儿子一人的打工收入过日子。将3亩土地流转给红云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后,一年有150元租金;到合作社打工,负责整土、种植、采收等,一年有1680元收入;合作社在他的地里种出的辣椒,卖的钱还归他,又是5000多元的收入“。跟着卢云干,划算。”他说。


为了使员工能有更好的工作环境,她免费提供用餐,定时改善伙食。花椒采摘季节,为了照顾附近村民,卢云夫妇在固定点设置大棚休息区,提供生鲜食品原材料,务工人员自由选择吃饭时间,自由做饭。除此之外,他们还为老人、妇女提供小板凳以及遮阳工具,方便老人、留守妇女在采摘时有舒适环境。在梅雨季节,出于安全考虑,卢云夫妇针对家住较远的人员,坚持早晚用车接送合作社社员上下班,风雨无阻。


随着新厂区建设投入的不断增加,公司资金周转一度出现困难。但是,卢云夫妇始终坚持“暖心行动”,除了正常的务工收入发放以外,逢年过节还为员工发放福利。他们还热心公益,资助贫困大学生,为学校、贫困村庄捐款捐物,凡是家乡有需要的地方,他们都积极参与。


近年来,卢云夫妇不断开拓市场,注册了“花椒姐”商标,并谋求将本地的花椒行业进行产业化与品牌化升级,产品已经具备初加工和产销一体化的能力。截至目前,合作社共在宣恩县李家河、长潭河、沙道沟3个乡镇发展花椒近1500亩,花椒远销全国各地,共带动农户368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92户,直接带动368户农民创业增收。她的事迹也先后被评选为“巾帼脱贫故事汇”十大感动故事之一,获得李家河镇脱贫攻坚贡献奖“、致富带头人”“出彩宣恩人”等荣誉称号。展望未来,卢云说“:将进一步加强技术人才培养,扩大订单规模,踏踏实实把企业做大做强,形成完整的花椒产业链,使更多的老百姓实现家门口就业,助力精准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