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石油报
武汉东湖中石油昆仑燃气公司天然气门站年销量1.1亿立方米,受益者近10万人。
(左一)和郑为居民办理燃气业务。
刘晓洁为社区居民购买必需品。本报记者金田通讯员郑摄
他们冒着风险,带着近400名确诊患者在社区中穿行
他们,对应用户心声,抗“疫”练初心,关怀送温暖
他们是武汉东湖中石油昆仑燃气公司党员防疫先锋队,保障了3个区61个社区——户用户的持续供气
武汉,无形的烟雾弥漫;在武汉,无声的枪声很响。武汉,战斗队冲锋在前!
在封锁新冠肺炎的军队中,有这样一支由9名石油人组成的队伍:他们的战斗旗帜鲜明,哪里有疫情,哪里就有党员和先锋;他们的战斗使命明确,——保障10万燃气用户和近200家工商业用户持续供气;他们在恶劣的环境中战斗了——天。他们每天全副武装地走过负责任的社区,一次又一次地与病毒擦肩而过。
他们已经奋战30多天了,疫情不会退却!
快速组装——
“这不是牺牲,这是荣誉。”
1月23日,农历腊月二十九,徐坤到达武汉市门口,因为城市封闭,汽车无法再向前行驶。
他跳下车,告别了一路从黄石送他来的家人,坚定地向武汉城进发。
“现在是招人的时候,也就是要走的时候,我得回到我的岗位上去!”一个多小时后,走了十多里路,他上岗了。
大年初九,刘晓洁所在的第一个党团接到了一个《关于成立东湖党员防疫先锋队的通知》,他迅速写下了参战邀请。
“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刻,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责无旁贷……”“我自愿加入东湖党员防疫先锋队,加入抗疫一线……”
目前,疫情肆虐,组织号召,队伍迅速集结。吴退掉了回浙江老家的车票,立即返回岗位;江波取消了婚假,推迟了婚期,并立即返回工作岗位;郑把孩子托付给父母,立即返回工作岗位。与其他在岗职工一起,成立了由3名党员领导、6名入党积极分子、团员和群众参加的党员防疫先锋队。
刘晓洁是船长。他和潘坤都是“退休不褪色”的老党员、老军人;党员吴是“后勤部长”。他已经连续工作两个多月了。他习惯随身携带一袋饼干。当他没有时间回去吃饭时,他用一壶开水搭配饼干。坐在营业厅的王小利、陈新辉、郑,为社区战提供了坚实的气体保障。另一个同名不同性格的徐坤(大家都叫他大徐坤)是场上的好球员。欠未婚妻一场婚礼的江波,承诺绝不欠用户一方。
收费、业务受理、安检、维修、设备设施检查、特殊用户管理……这个排头兵,由三个营业厅骨干组成,负责咨询支付、技术设备、居民燃气、工商燃气,相互支撑。他们没有出勤表,但每个人都在值班,超负荷工作。
“在这个时候,党员必须站在第一线,不是党员的人也要向党员看齐。这不是牺牲,这是荣耀!”这是先锋队的共同愿望。
一线费用——
15px;">“用户需求就是我们最大的责任”2月17日,身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手提十多斤重的维修包,爬到16楼的大徐坤腰膝酸软,双腿如灌铅般沉重,护目镜因急促呼吸罩上了一层雾气,内衣都湿了一层。
“终于体会到‘爬’高层的感觉了。”他停下来,一边歇脚一边暗想,“太要命了,好在还有8层楼就到了,得赶紧到用户家里,别耽误了。”
原来,他上门服务的左岭社区疫情较重,有确诊患者103位,电梯分时段关闭。急速赶来的大徐坤正好赶上关闭时段,为了抢时间,他选择爬楼入户。
一鼓作气的大徐坤,终于按响了24层廖女士家的门铃。
“您好,我是昆仑燃气的徐坤,现在为您上门维修。”大徐坤的语气有些粗重。
看到一身雪白防护服的大徐坤,廖女士特别激动:“你们的速度太快了!现在电梯不开,你是爬上楼的吧?太感谢你了!快进来歇一会儿……”
大徐坤没有歇息,直奔厨房。询问、检查、处理……燃气灶很快又跃起了火苗。
结束维修的大徐坤没有逗留,一手提着工具包,另一只手扶着楼梯把手,又从24层一步一步地挪了下去。人手少,任务多,他还要赶往下一户居民家中。
除了保障居民用气外,先锋队还要负责片区内近200家工商业用户的用气。
“企业不同于家庭,设备多、线路长,检修费时费力。”2月13日,负责企业用气检修的潘坤来到了片区内的喜康医药公司,厂房一个一个地走,燃气管道一节一节地查。
“喜康是生产抗癌药物的企业,保障他们的用气,也等于间接保障了许多患者的生命,一点儿都马虎不得。”潘坤的防护服一穿就是一整天,忙的时候甚至顾不上喝水吃东西。
疫情期间,由于喜康医药公司财务人员不能返岗,在欠费的情况下,东湖昆仑燃气积极履行“工商业欠费不停气”的承诺,保障医药公司生产运行正常用气。
跑外勤的是好汉,坚守营业厅的姑娘们也巾帼不让须眉。
营业厅是接触用户频次最多的地方。面对风险,26岁的郑梦颖主动请缨:“我年轻,让我上!”她和同事王晓丽一起,除了接待咨询和缴费等业务之外,所有的角落缝隙都小心而周全地消毒。一天下来,单调反复的工作往往要重复十几次;年龄最小的陈昕卉,因为工作需要,直接退掉了一年一次回家的车票,因为连续工作累倒被强令休息,稍有好转又立即返回岗位。
特殊时期,轮番上岗的姑娘们每天要处理300笔左右的资金业务和100笔左右的服务咨询业务,稳住了整个队伍的大后方。
情暖江城——
“特殊时期,没有分内分外”
怎么办?怎么办?家住豹澥还建小区的李先生在家中急得直跺脚。
李先生是一位盲人,行动不便的他,家里的粮食和蔬菜快吃没了。更糟的是口罩也光了,无法出门。
正焦虑的时候,电话响了。
“请问是李先生吗?这里是东湖昆仑燃气,我们知道您的情况,疫情期间有什么可以帮到您的吗?”电话那头,是先锋队队长刘晓洁。
“哎呀,我口罩用光了,现在出不了门,你们能帮忙解决吗?”
“您稍等一下,我这就过去。”
一个小时后,刘晓洁带着一包口罩和一袋蔬菜,叩响了李先生家的门。
“太谢谢了!这个时候你们还能提供这样的服务,辛苦了!”李先生激动万分,因为他居住的小区有90多个确诊患者,是高危的地方。
这支冲锋在一线的党员防疫先锋队,也是投身抗击疫情工作的志愿者先锋队。疫情当前,社区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用户牵动着他们的心。遵循着公司一贯的服务理念,先锋队和他们建立每月联系制度,一个电话打来即随时上门,解决生活和防疫中的困难。
“服务用户和居民,是我们分内的事!”针对这些特殊用户,刘晓洁每隔几天就会打电话询问,有需求就立即上门。
在刘晓洁的带动下,每个出外勤的组员都开通了“代买代办”和“速递”业务,还在用户家中当起义务消毒员,口罩、消毒液等紧缺物品更是经常赠送。经常上门的姜波,甚至习惯了在出门的时候,随身带上几只备用口罩,以解用户急需。
除了燃气用户外,他们也时刻关心着武汉的疫情防控。在公司党支部的号召下,班组9个人捐款3000元给抗击新冠肺炎定点医院,又各自发挥力量,通过多种渠道采购物资,向武汉市支援口罩1000只。
“没有分外,都是分内的事”。这是每个人的态度。特殊时期,战疫情践初心,送温暖更贴心!
来源:中国石油报
记者:张伟建 黄祺茗
通讯员:董端凤
平台编辑:王聪 李博 杨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