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确定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eHR)需求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面临的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管理必须从粗放式管理向成本控制转变,从单一部门管理向共享服务中心模式下的集约化管理转变。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已经成为共享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有效运行需要强大的信息管理系统的支持。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思路关系到人力资源社会服务中心的运行效率和效果。
一、确定eHR系统模块及功能
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最重要的作用是建立统一的平台,将hrssc的人力资源管理计划、系统和流程固化到系统中,进行数据的携带、处理、传输和存储,支持企业政策和目标的实际执行和有效实施。一个完整的eHR系统应该包括:组织管理、招聘管理、人事管理、培训管理、考勤管理、薪资福利、工作日志、绩效管理、测评测试、人才管理、业务提醒、配置管理、权限管理、报表管理、工作流程、通知公告、移动客户端。
1、组织管理
组织管理模块是所有业务模块的数据支撑,设计系统时应满足用户的以下要求:1.1组织结构管理
满足时间轴时间指定的组织下的组织机构图管理和在职人员信息查看,可新增、编辑、取消、更正、导出组织机构。实现部门职责的记录存储和不同版本历史记录的查看。
1.2职位管理
满足岗位信息的管理,包括岗位等级、专业方向、汇报关系、资格要求、能力素质要求和岗位职责等。
1.3机构管理
满足部门编制、岗位编制的分级管理,实现编制、在岗人数、差额人数的实时对比分析。同时可以查询不同年份的成立情况。
1.4员工自助
您可以查看组织的组织结构图和职位的工作描述。
基于以上业务需求,组织管理模块通常包括以下功能:组织机构图、部门职责、岗位等级、岗位序列、岗位序列、报表图、资格知识与技能认证、资格能力指标、岗位描述、部门编制、岗位编制、我的组织机构图、我的岗位描述。
图3-1
2、招聘管理
招聘管理模块在设计系统时需要满足用户的以下要求:2.1招聘渠道管理
满足招聘渠道的增加、编辑、删除操作,实现招聘渠道的费用管理。
2.2工作需求管理
满足组织管理模块中岗位需求与岗位描述的数据联动,设置岗位需求标签,支持撰写岗位需求审批流程数据和查看流程表单。
2.3简历管理
满足从不同网站批量导入简历数据的操作,在不同招聘阶段编辑、浏览、推荐简历,实时检查简历与岗位的匹配度。支持批量添加测评测试、录用条件、背景调查,并根据招聘进度通过电子邮件向应聘人员推送面试通知、录用通知。
基于上述业务需求,招聘管理模块通常包括以下功能:招聘渠道、岗位需求、简历筛选和评估
测验、录用、人才库、黑名单。
图3-2
3、人事管理
人事管理模块是人员基础信息的汇集点,在进行系统设计时需要满足用户的以下需求:
3.1员工信息管理
满足时间轴时间指定组织下的在职人员数据查看,可进行人员的入职、离职、试用期转正、人员类别调整、部门调动、公司间调动、劳动合同初签、劳动合同续签、入离职手续清单维护、工作证打印、离职证明打印、照片导入、照片导出等人力资源业务的操作。同时,支持员工履历的编辑、浏览、批量新增、批量修订及员工变更信息的审核操作。
3.2员工自助
支持用户进行个人信息及下属信息的查看,同时可满足用户自行提交个人信息的变更。
基于以上业务需求,人事管理模块通常包含以下功能:员工履历、员工履历变更审核、我的个人信息、变更个人信息、下属个人信息。

图3-3
4、培训管理
培训管理模块是通过对培训计划的制定、执行及培训过程的全面管控,最大限度的实现培训资源的整合,从而提高培训效率、增强培训效果、降低培训成本、扩大培训范围,满足员工个性化培训需求与企业差异化培训管理。
在进行系统设计时需要满足用户的以下需求:
4.1培训资源管理
满足对内、外部培训讲师的管理,可进行指定组织下的培训课程数据的新增及学习地图、学习地图达成情况的查看。
4.2培训需求及计划
满足用户培训需求的新增、编辑、浏览、删除、导出及需求调研汇总结果的查看,并参照培训需求灵活制定年度培训计划及月度培训计划。同时,需支持流程审批后的数据写入及流程表单的查看。
4.3培训过程及结果
支持培训实施任务的发起、在线签到等操作,并可进行培训效果一级评估汇总及二级评估结果的查看及分析。满足用户进行学习地图达成情况的查看及培训协议的打印操作。
4.4员工自助
支持用户进行培训报名及在线学习,同时满足用户进行培训课表、培训课程及培训记录的查看。
基于以上业务需求,培训管理模块通常包含以下功能:培训讲师、培训课程、培训需求、年度培训计划、月度培训计划、培训实施、培训记录、我的培训课表、我的培训记录、我的培训课程。

图3-4
5、考勤管理
考勤管理模块需要解决传统考勤管理模式下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单据审批延迟、班次管理繁琐、考勤处理速度缓慢、手工核算出现差错、人为因素影响考勤结果、员工不能自助查看考勤统计数据等。在进行系统设计时需要满足用户的以下需求:
5.1员工排班管理
支持考勤差异化管理,可通过日历设置、班次设置、排班设置及员工排班的灵活设置,满足用户对不同工种的出勤管理。支持不同业务场景下的考勤规则设置。
5.2出勤记录、请假加班记录
满足出勤记录、请假加班记录的多途径获取,如:手机端签到、考勤设备签到、工作审批流等。通过与考勤设备的联动,实时获取签到数据,并同步进行数据统计,实时更新考勤处理结果。
5.3考勤统计管理
可通过班次、排班、出勤记录、请假加班记录等数据的比对,实现考勤自动处理及自动结算,支持年假的新增、结算、清零及统计。
5.4员工自助
支持员工进行出勤记录、请假加班记录、考勤统计记录、下属出勤记录及下属请假加班记录的实时查看,并支持手机签到操作。
基于以上需求,考勤管理模块通常包含以下功能:日历设置、班次设置、排班设置、考勤规则、员工排班、出勤记录、请假加班、考勤统计、我的排班记录、我的出勤记录、我的请假加班记录、我的考勤统计记录、下属排班记录、下属出勤记录、下属请假加班记录。

图3-5
6、薪酬福利
薪酬福利管理需要实现在企业发展战略指导下,对员工薪酬带宽、薪资标准、薪酬结构、法定福利及企业福利进行确定、分配和调整。在进行系统设计时需要满足用户的以下需求:
6.1薪酬基础设置
支持从成本管理的角度进行成本中心的设立,实现以成本中心为单位的预算管控。满足对不同地区、不同机构的职位进行薪酬带宽系数的设置。实现银行报盘格式的自定义及个人所得税税率表的设置。支持不同地区社会平均工资、最低工资的管理。
6.2薪酬福利方案
支持不同地区的法定福利方案设置,可实现不同薪资关系组织下的企业福利方案的设置。
满足多种薪酬结构方案的设置及薪酬结构矩阵的查看。实现不同薪资核算方案中薪酬项目计算公式的灵活配置。
6.3 法定福利
能够自动获取人员异动数据,实现法定福利关系与人事数据进行联动。支持缴费基数的导入及基数调整操作,自动进行保险缴费及公积金缴费的核算。
6.4薪酬
能够自动获取人员异动数据,实现薪资关系与人事数据的联动。支持薪资标准及银行账号的快速导入,满足薪资的自动核算及工资单的自定义打印。
支持按照不同业务进行定额设置、报工管理及工资分配操作,实现计件工资的自动核算。同时,可快速进行员工年度个人所得税汇算清缴税额的计算。
6.5员工自助
支持员工进行企业福利、法定福利及工资单的查看。
基于以上需求,薪酬福利模块通常包含以下功能:成本中心、薪酬项目、薪酬带宽及薪资级别、个人所得税税率表、银行报盘格式、法定工资标准、法定福利方案、企业福利方案、薪酬结构方案、薪资核算方案、法定福利关系、缴费基数、保险(公积金)缴费管理、薪资关系、薪资标准、计件工资、薪资核算、个人所得税汇算清缴、我的法定福利、我的企业福利、我的工资单。

图3-6
7、工作日志
工作日志模块是通过每天的工作日志填报,进行项目工时统计、人工成本分析及日常工作管控,为绩效管理模块中的对应指标提供支撑性数据。在进行系统设计时需要满足用户以下需求:
7.1项目管理
可进行工作类别的新增、编辑、删除及导出。支持项目的新增、编辑、浏览、删除、锁定、结项等操作,可自动完成项目工时统计及人工成本分析。
7.2工作日志记录管理
可进行项目成员工作日志的填写及导入操作,并与项目成员排班数据进行联动,自动提醒用户及时完成工作日志的填写。
7.3员工自助
满足用户进行工作日志的填报,并与本人排班数据进行联动,自动提醒用户及时完成工作日志的填写,支持项目经理进行项目成员工作日志的审核操作。
基于以上需求,工作日志模块通常包含以下功能:工作类别管理、项目管理、工作日志记录、我的工作日志、工作日志审核。

图3-7
8、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模块是对员工的工作进度及结果进行管理及评价的工具。在进行系统设计时需要满足用户的以下需求:
8.1绩效体系
支持绩效指标的快速导入操作,可对指标的分类、定义、计算方式进行设置。用户可以进行绩效方案的自定义及绩效任务的自动分发。
可进行目标类型系数设置、目标值分数设置及等级设置,通过绩效分数及等级方案页面,将分数及等级的对应关系组合为一个方案,应用于绩效方案之中。
8.2绩效管理
支持评价数据的实时查看及锁定操作,可进行评价人的灵活调整及绩效管理表单的查看。
实现任意年度指定组织下的绩效管理台账数据查看,可自动进行年度绩效数据的统计。支持年度绩效中的其他考核要素设置、分配权重、计算、锁定等操作。
8.3员工自助
支持员工进行目标管理表的填写及调整,可实现绩效申诉的发起及申诉记录的查看。评价人可对被考核对象进行绩效评价,对目标管理表进行调整及评分,进行绩效辅导、发展计划制定、关键事件说明以及指定参加绩效改进课程。
基于以上需求,绩效管理模块通常包含以下功能:绩效指标、绩效分数与等级、绩效方案、评分进度控制、绩效管理台账、年度绩效统计、绩效申诉管理、我的绩效管理、绩效评价。

图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