芹菜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营养丰富,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和维生素,对锌有很好的吸收。对缺锌引起的心血管疾病和疲劳有一定疗效,因此也有很好的药用效果。大棚芹菜上市时间恰逢春节、冬季元旦,经济效益高。因此,大棚蔬菜的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尤为重要。今天,我们将学习温室蔬菜的栽培管理和植保技术。
芹菜的特性
植物学特征芹菜为二年生草本植物,主根多,侧根多,但根系较浅。叶片为羽状复叶,通常为绿色或黄绿色,种子外有皮革保护,不易吸水,茎长,上面有棱,绿色,口感脆嫩,是主要食用部位,叶片也可食用。生理特性芹菜耐寒,幼苗在-5 ~-4仍能生长,成熟植株抗寒能力较强,可耐-10 ~-8低温。但芹菜不耐高温,适宜生长的温度在20左右,但不得超过32。芹菜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15 ~ 20,7 ~ 10天即可出苗。发达的根系使它更耐肥水。从其生理角度来看,芹菜仍然是一种非常容易管理的温室蔬菜。
品种的选择
选用适应性广、产量高、抗病性好、纤维少、口感好、香味浓、生长快、上市早、综合性状优良、值得大面积推广的品种,如美国芹菜王、天津黄苗等。亩产可达4500公斤。
育苗及苗期管理
种子处理如上所述,芹菜种子用皮革保护,皮革非常坚硬,发芽能力差。种植前需要浸泡发芽。发芽方法是将种子在35的温水中浸泡12小时,然后用手搓洗种皮,再用水洗净,用湿布包裹发芽。发芽时注意保湿和通风。发芽温度同上。4天后可以发芽。发现80%的种子发芽后可以播种。适时播种。冬芹菜一般在8月中旬播种,苗期可适当遮阴。每亩播种量2两,苗床100平左右。首先,平整苗床表面,将露出的种子均匀地撒在苗床上,播种后盖上土壤,用脚轻轻踩一下,然后浇水一次。
播出后管理。播种后注意大雨和暴晒,做好遮阴工作。可以设置遮阳网,遮阳率约为50%。下雨时,盖上塑料薄膜,防止雨水损坏床面或在床上积水。苗木出来后,要逐步加强苗木的训练。一叶一心时,可每两天下午浇水一次,当一叶处于真叶期时,可减少浇水次数。注意:这里经常长杂草,要及时除草。第一次浇水后,可在畦面均匀喷洒25%除草剂150倍液;苗出来后难以清除的杂草,每亩均匀喷洒15%吡氟草胺250倍液,可避免人工除草。
应急管理。苗期是从第一片真叶展开到出现4 ~ 5片叶。这时,要做好抗旱、防涝、浇水、追肥、除草、间苗等工作。最后,苗距要定在3厘米左右,这样幼苗才能生长旺盛。
大棚冬芹菜的适时种植必须在立冬前后进行。种植前土壤施基肥,以农家肥为主,做成宽1.5 m,长22 m的地块,种植时苗高15 ~ 20 cm,有3 ~ 4片叶子。行与株的距离为15 ~ 20厘米。种植后,浇一次水以稳定幼苗。
c-h-center-line">田间管理
定植后,气温逐渐下降,棚内水分蒸发不足,湿度较高,加上晴天中午棚内气温可至 25℃以上,因此要每天通风、排湿,防止高湿、高温条件增加滋生病虫害的几率。当定植水浇后、散土时,中耕 1 次,尽量控制浇水,促使苗粗壮、叶片增多。 立春(2 月 3~5 日)后,天气渐暖,棚内芹菜生长速度开始变快,此时间段内应抓紧肥水管理,结合浇水,可冲施2次氮肥,每次每亩可施尿素 15~20 kg。

防治病害。
- 常见病害
- 叶斑病:叶上初生黄绿色水浸状小斑点, 后扩大呈圆形或不规则形, 病斑颜色也加深为褐色或暗褐色, 后逐渐干枯;茎和叶柄上病斑椭圆形稍凹陷。湿度过大时病斑上布有灰白色霉层
- 斑枯病:初发生在老叶上,病斑为褐色油渍状小斑点,以后扩大为近圆形褐斑,病斑外常有一圈黄色晕环,病斑表面着生黑色的小粒点,湿度大,发病重。
- 防治方法
- 是苗期注意通风排湿,防止高温积水,以减轻病害发生
- 药剂防治,用 1∶1∶200波尔多液、50%福美双 600 倍液、65%代森锌 500 倍液或 70%代森锰锌 500 倍液喷洒,在坚持通风排湿的条件下,每 7 天堂 1 次,连喷 2~3 次即可控制其发展。
- 常见害虫
- 以蚜虫为主,可选择使用 50%吡虫·噻嗪酮乳油、阿维菌素2 000 倍液防治。
适期收获
于元旦前大棚冬芹菜长至 60~70公分 时开始第1 次收获,第2 次收获在1月中旬,这2次收获可采用擗外层叶上市的方法,每株1 次可擗3~4 片外叶。第3 次收获在 2 月上旬,可连根拔起,春节供应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