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中国人去非洲做生意 去非洲创业

经过40年的发展,国内诞生了一批实力不错的鞋企,如安踏、李宁、361等。其中,安踏在全球运动品牌中排名第三,仅次于耐克和阿迪达斯。可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鞋厂走向海外。在此期间,鲜有人关注的华健鞋业也是一家实力不容小觑的鞋企。这家企业的老板不仅教了成千上万的非洲员工唱中国歌曲《团结就是力量》,还创造了埃塞俄比亚最大的出口企业,甚至比得上非洲版的富士康。

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华健鞋业成立于上世纪90年代,是一家专业生产中高档皮质女鞋的企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形成集R&D、贸易、成品加工为一体的国际化集团,在非洲拥有东莞、赣州、埃塞三大业务集团,员工2万余人。据悉,公司年产女鞋超过2000万双,客户包括众多知名女鞋品牌。

这家企业的创始人张华荣,上世纪50年代末出生在江西的一个普通家庭。他的父亲是木匠,母亲是裁缝。因为家里没有多余的钱来支持他的学习,他在初中几天后就辍学了。为了摆脱务农的命运,他选择参军。不幸的是,没有机会。三年后,他退休了,当了木匠,修理罐子,画画等等。对他来说,只要不回家种地,他什么都能做。

随着中国的逐渐开放,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创业。受此影响,张华荣开始在浙江买鞋,然后运回江西销售。就这样,他很快就赚到了第一桶金。但是我总觉得赚钱效率太低,不如自己去做。他开了一个小作坊,一天可以生产二十双布鞋。

经过多年的努力,张华荣已经完成了最初的积累。20世纪90年代,他第二次来到东莞创业,创办了华健鞋业公司,主要从事女鞋代工业务。当时东莞的代工生意如火如荼,港商和台商聚集在一起,希望分一杯羹。当时世界上每10双鞋就有一双是东莞制造的,可见其制鞋业的繁荣。

虽然行业繁荣,但同时也伴随着高度竞争的市场环境。制作女鞋的最初几年因为缺乏经验而负债累累。为了拿到订单,张华荣把价格推到了行业最低,开始狠抓质量,改善管理,优化服务。通过这一系列措施,公司一步步扩张,很快在行业中站稳了脚跟。

大约八年前,张华荣受邀到非洲进行市场调查,发现当时的埃塞俄比亚人连基本生活都无法保证,很多人似乎根本没有投入价值。但是他做了一个冒险的决定,决定在那里建一个工厂。因为他认为即使失败的公司能够接受,成功也意味着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这对公司未来的发展会有很大的帮助。

经过短短几年的发展,华建集团的非洲工厂现已拥有7000多名员工,累计出口额超过1亿美元。值得一提的是,张华荣不仅成为了鞋王,还因为对当地的贡献而被授予“埃塞俄比亚工业之父”的荣誉。他计划到2030年在非洲解决10万个工作岗位。

有业内人士指出,华建的实践证明,劳动密集型加工的转移有利于公司转型和产业升级。把R&D等重要业务留在中国,把制造环节放在非洲,实现国际产能合作,既能提高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又能促进地方发展,实现互利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