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完整app项目计划书,智慧养老项目商业计划书

记者 | 金一

2010年至2020年,60岁及以上人口比例增长5.44个百分点。虽然老龄化在中国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新的数据时刻提醒着我们养老规划的紧迫性。与老龄化加速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很多人对养老这个“重要但不紧急”的问题还没有清醒的认识。

“我最近看了一份研究报告。84%的退休前的人实际上没有做任何养老金计划。这是一个可怕的数字。”友邦人寿首席客户官蒋利民感叹道。

友邦人寿保险首席客户官蒋利民

除了需求端意识不足,养老产品在供给端看似热闹,但养老产品市场同质化严重,还有打着“养老”旗号的短期理财产品;养老社区两极分化,高端养老社区受众狭窄,占居家养老需求的90%,占社区养老需求的7%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虽然大家都看好‘银发市场’,但市场上还是没有特别好的解决方案。我们想做一些尝试和创新,走上一条面向广大中产及以上家庭的普适性新路。”蒋利民说。

蒋利民的创新是友邦人寿最新推出的“朋友在家”综合养老解决方案。从方案结构来看,这不是单一产品或产品的简单叠加,而是“资金和保障储备健康生态系统”的创新双层结构。前者通过财富账户和健康账户满足养老支出和医疗支付的需求。后者通过整合各种养老资源,满足个性化养老服务需求,从而实现从退休前到退休后、从强到弱的全程;资金储备、医疗服务、医疗保险全方位服务;全覆盖中产及以上人群,各类城市人群,各种养老方式。

让我们拆解这个综合养老金计划。

“在家的朋友”综合养老金解决方案的图形表示

底层支柱——打通的养老财富+养老健康双账户

“退休后,就意味着主动收入的中断。因此,对于金融机构来说,最基础、最核心的一定是解决养老生活的基金支付问题。”蒋利民说。

因此,在“放心朋友”养老方案中,解决一般养老费用支付问题的养老财富账户,作为底层支柱之一出现。

在这个养老财富账户中,友邦人寿配备了“中期年金万能险”组合。蒋利民表示,友邦人寿在设计《朋友在家》之前,进行了两轮大规模的消费者调查。通过调查,客户对上述账户的预期顺序也一目了然:保本安全第一,盈利能力第二,流动性考虑。

中期年金和万能保险相结合,可以很好地满足这一要求。中期年金的保证期可以是15~20年;付款期限灵活,可选择批发付款,3~15岁。计算时考虑友邦人寿在客户调查中发现的35~45岁的养老规划。这个时期正好。当你加入终身万能保险,当金险达到一定期限后,资金就可以进入万能账户,继续平稳灵活的增加。更重要的是,年金保险和万能保险可以提供一定的保障收入,保证养老金的安全。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在家的朋友”配置的万能保险并不是一般的万能保险,而是创新的多用途账户。据蒋利民介绍,这个万能账户可以和家里的两个参保人一起设立。其中一人死亡时,万能账户继续有效,另一被保险人可以继续领取。“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家庭养老账户,可以夫妻共同参保,甚至两代人之间的代际共保。”

然而,即使有了养老金财富账户,在蒋利民看来,养老金支出的绝对“大头”还是在医疗费用上,而仅仅依靠财富账户的稳定回报率就抵挡不住10%以上的医疗

通胀率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医疗这部分还是要靠医疗险的高杠杆来完成。”姜利民表示。


基于此,在“友自在”的底层支柱中,除了养老财富账户,还有至关重要的养老健康账户。据姜利民介绍,此次的养老健康账户是由一系列健康险构成的,根据35岁以上人群的可承保性,分别为针对部分次标体(三高人群等)的百万医疗险、可以囊括更多次标体人群的防癌险以及国内版的高端医疗险。


“标准健康险产品的健康告知都相对严格,而35岁以上人群很多就会有各种问题导致无法承保。这次在搭建健康账户的时候,既覆盖了我们现有的健康险产品,同时我们有这些特别的新产品能够去覆盖退休前、退休中的人群,希望能够把他们真的‘放进来’。”姜利民表示。


另外,针对失能人群的护理痛点,此次在“友自在”的养老健康账户中,特别放入了长期护理险,为目标客群生活不能自理时提供护理相关所需的经济支持。据介绍,相比市场上一般的长期护理险,该产品触发条件更为合理,杠杆更高,保障周期更长。


除了可承保性问题,对于养老人群而言,医疗险保费随着年龄的上升和退休后收入下降形成的剪刀差使得医疗险的可负担性成为一大挑战。考虑到这一问题,此次“友自在”中的养老财富账户除了具备安全稳定、家庭共享的特色外,还兼具预存健康资金功能,帮助客户在退休前就规划好退休后健康费用支出的储备,做到专款专用,并通过账户的复利增值一定程度上抵御未来健康费用支出的不断上涨。


上层建筑——打造康养服务生态圈的一站式平台


在解决了资金问题后,一套完整的养老解决方案自然还需要解决客户去哪儿养老的问题。


从友邦人寿提供的服务列表来看,“友自在”的康养服务体系中已包含丰富的医养服务,从退休前覆盖至退休后的强能阶段、弱能阶段以及失能阶段,涵盖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和康复机构等多种方式。例如护理上门、门诊绿通、就医接送等。同时,对总保费达标且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的客户,将配套康养管家服务,根据客户实际情况和养老需求定制化匹配相对应的医养服务和资源。


姜利民表示,在打造康养生态圈这件事上,有些险企采用了自建自持的方式,而友邦人寿表示会坚守自己的保险主业,在生态圈中做康养服务的一站式平台。


“我们正在不断打造和完善全国的康养网络,把众多合作方组合起来,形成品质康养生态圈,为客户提供一站式养老服务。”姜利民说,“通过我们的底层账户,客户可以先把资金积累问题解决,未来在需要提供医养服务的时候,无论选择什么方式,在哪里,我们都可以为客户推荐需要的医疗资源、康养资源,并根据它们的背景和服务为客户提供专业化建议,最后客户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和支付能力来进行自由选择。”


地基——养老规划师+一站式平台


牢固的建筑与稳健的地基必不可分,而友邦人寿这一整套颇为复杂的养老保障方案如何落地?在姜利民看来,靠的是变身养老规划师的精英营销员队伍和此次打造的专属养老一站式平台。


“调查数据显示,大部分人目前还没有养老的规划和行动。我觉得其实对于养老来讲,改变人们的意识和行为是极其重要的,再好的方案如果没有人去触发这个改变,其实说什么都没有用,我觉得这个是友邦可以在市场上做尝试的方向。”


姜利民介绍称,友邦人寿此次将从营销员队伍中挑选精英,通过培训和内外部的各项专业认证,培养出市场上第一批真正有能力、有意愿的养老规划师,不仅需要推动客户养老意识,将复杂的方案简单化,帮助客户定制养老规划,并且需要和客户一起去长期执行这个规划,确保客户能够以“自在养老”的状态进入退休生活。


姜利民表示,未来会持续投入大量资源去打造康养服务生态圈,并自建一批来自康养专业的人才队伍。


同时,友邦人寿此次也为“友自在”设置了专属的一站式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囊括了保单专属健康管理服务、康养生态圈服务以及各种定制化互动内容,可以极大地提高养老服务效率及客户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