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路上如何准备首次融资?需要准备什么?发生了什么事?概率更高。今天,我们就不说假话了。来点实用干货吧。
1、团队
有可靠、稳定、互补的合作伙伴;你不一定要有全明星阵容,但一定要有对行业有理解并且有一定积累;金三角组合:产品+技术+运营,三个搭档分工最好,如果少一个,但三个中至少要有两个入选。2、产品和商业模式
最好有产品,也经历过小规模测试,有一定数据,更有说服力;如果没有成型产品,那就先做一个演示,可以演示一些基本的逻辑;如果没有数据,就找一个行业内的标杆公司,彻底了解他的数据。
3、材料准备
一份商业计划书,没有文字版的长篇大论,没有心路历程和内心纠结,PPT可以简洁直接。
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行业背景和机遇,也就是市场有多大,目前的痛点在哪里,想切入哪一块,就三两页。不要怕投资者看不懂。如果其他行业看不懂,建议你换个地方说,不要浪费时间。
2.产品,做什么,怎么做,优势在哪里,如何像利刃一样切入市场,近期产品规划(时间、产品);
3.团队的教育背景、就业背景、分工和股权结构构成。说出你在这篇文章中有什么,不要刻意提出来,要简短扼要。
4.财务预测,未来两年的财务状况,收支情况,这一块对于创业者来说普遍比较薄弱,所以网上搜索并填写一份。没有投资者会把这一块看得太重,所以没必要精确到xx位小数。有一个大概的画面,做一个基本的参考,告诉别人你有公司运营的概念和思路。
5.融资情况,需要多少钱,钱用来干什么。如果你不知道如何估计公司的估值,就不要写了。
4、融资建议
不要曝光太多,不要在各种活动和交流中浪费太多时间;不要找太多投资人,找几个真正有兴趣、有能力的,不要浪费太多时间和投资人重复、重复;确保投资者真正帮助你;聚焦融资,不要胡乱入手。
5、尽职调查
当然,尽职调查(DD)是不可或缺的,各种版本的DD清单在网上满天飞。但说实话,在DD过程中,很难与这些列表模板交换准确的信息。当你飞到千里之外的目标公司时,你发现你面对的是一堆无用的材料,甚至当目标公司的人员现在想按照你的指示去寻找材料时,你会知道一份你没有用心去做的DD清单会毁了DD的一个机会。所以你要多订几天酒店,等数据重新采集,或者再订一张往返机票,草草结束这个DD。
以下是我的几点经验,不知道大家用不用得上:
为了避免遗漏,首先列出几个主要方面,如:公司主体、股东、资质和行政许可、利润和业绩(主要经营合同)、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员工(组织结构、
薪酬、社会保险以及核心员工名单)、违法和诉讼情况 ...... 财务、法务清单可以合一,也可以分开,但业务清单和技术清单通常是独立的。1. DD前,弄清楚在本次投资中最看重的目标公司的价值是什么,再分析这种价值在各个方面的载体,把所需要看的具体内容列入上述各个方面的明细清单中。(比如:看重团队,就重点列出核心人员履历、劳动合同期限、竞业限制条款、期权等福利制度等;看重技术壁垒,就重点列出专利、软件等无形资产的清单、专利和著作权的证书复印件、商业秘密的保护措施;看重用户群,就重点列出商标清单和注册证书、用户的具体统计方法和数值定义等。 )
2. DD前,尝试分析一下:目标公司的商业模式中最容易发生的风险是什么,再将可能诱发这些风险的因素列到上述各个方面的明细清单中。(比如:有构成滥用用户数据侵犯隐私的风险,就重点看看目标公司经营中是否有适当的个人数据使用协议?是否在搜集和传播个人数据时对用户有足够的提示和“同意”点击?有构成侵犯著作权的风险,就重点看看目标公司的行为是否符合“避风港”等免责条件?有用户退费的风险,就重点看看用户协议中是否有明确的约定或者企业有产品退换机制?)
3. 把上述要点列入清单后,附上尽可能详细的资料整理说明,比如:按什么表格样式整理清单,是否需要核验原件,复印件需要准备几份?准备好工商档案查询手续,以便在投资方人员陪同下,到工商局打印全套工商档案等等。
好了,关于企业融资的要点今天就讲到这,博商专注民企总裁教育,更多问题请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