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半成品菜配送,半成品食材超市加盟

闫商报记者|杨柳青

菁英零距离

福建青年企业家传承闽商精神,以全新的思维延续和探索闽商精神,谱写了全新的闽商传奇。

“百社千企庆建党一百周年”系列活动启动仪式结束后,《福建商报》与闽商青年代表进行了“零距离”对话,展示了他们的朝气与活力,不拘泥于旧,无畏于新奋斗者,感受着他们激励时代、点燃希望的激情。

你能不做饭就去厨房吗?如何在朋友聚会上在朋友面前炫耀?在线名人餐厅必须排队。想吃家里的招牌菜怎么办?

在消费升级的大趋势和“疫情常态化”的大背景下,“家庭半成品食品”需求旺盛,消费占比不断提升。很多企业纷纷抢占了这条赛道,一日三餐场景中的半成品食品已经上市。

福州有这样一家企业,打着“承包年轻人一日三餐”的口号,专注于半成品食材。新零售平台“三餐有望”在短短三个月内连续完成两轮战略融资,投资机构包括美华创投、英诺天使基金等。

">“三餐有料”优势何在?如何在众多品牌中突围,又是怎样获得投资机构的青睐的?闽商报记者与三餐有料CEO陈炜灿进行了一次交谈,倾听他是如何用食材半成品俘获了资本青睐,也收获了年轻消费者的心。




三餐有料CEO陈炜灿




01


用强大的冻品供应链优势


孵化出新零售品牌“三餐有料”




三餐有料之所以能够快速挖掘这个“新蓝海”,得益于冻品在线累积多年的食材供应链。三餐有料CEO陈炜灿做过品牌策划公司,做过餐饮品牌,而冻品在线董事长林志勇在传统冷冻食品的经销商管理、上游产业资源非常丰厚,深耕冷冻食品行业,于是两个人一拍即合,孵化出了三餐有料这一品牌。




B端和C端,是两种不同的经营思维和生意方式。








面向B端,冻品在线集团业务已经覆盖了华东、华南、华中、西南等区域的近20个城市,作为食材源头的供应链上游包含了1000家的全球厂家,供应链下游则包含了30多万家所服务的餐饮小店,规模不断扩大,最终成为了全国冻品市场产业互联网第一平台。面向C端,三餐有料是食材供应链平台冻品在线公司独立孵化的新零售项目,专门针对ToC用户,打造的国内家庭半成品食材的品牌。




到目前为止,三餐有料也组建了强大的高管团队。供应链负责人是原冻品在线联合创始人之一,构建了冻品在线0-1的全球供应链体系;加上冻品在线董事长林志勇丰富的资本运作经验的加持,整个团队在消费品品牌、门店运营、供应链、食材研发、资本运作都有着强大的能力。




依托强大的供应链基础+打通各项环节+优秀的团队,种种优势,造就了三餐有料成功的基因。




02


做年轻人的朋友


用户思维打造“爆款”




陈炜灿是80后,作为一名“老餐饮人”,他善于观察用户和消费者,是个满满的细节控。








他也向我们讲述了一些日常三餐的场景。早晨起床,打开冰箱拿出速冻包子蒸5分钟,吃完去上班;中午在公司吃一份自热米饭或是用微波炉叮一份意面或者披萨;周末邀请朋友小聚,用半成品食材做一份酸菜鱼、小龙虾或者宫保鸡丁,在朋友们面前一展厨艺。进入中国主力家庭的80后、90后,由于大量的工作时间导致没有时间做饭、厨艺不精等问题,加剧了半成品食材的需求量。




三餐有料致力于将一日三餐半成品食材消费场景做渗透,包含了早餐面点、火锅食材、中式正餐、西式牛排、网红菜品、鲜食卤味等消费场景,以美味和便利为硬性标准,大大提升了消费者的消费频次。






“我们三餐有料选品的原则很简单,就是要让消费者惊叹:这个东西怎么这么好吃,然后产生复购,我们对标的是整个餐饮业,倡导消费者用三到四成的价格,把餐厅菜搬回家,在家做出网红餐厅的同款菜品。”陈炜灿向闽商报记者如是说。




陈炜灿还向我们透露了三餐有料门店卖的最好的三款“爆款”产品,它们分别是2.9元的拌面、19.9元的澳野禾牛原切牛排、20多元的小龙虾。除此之外,半成品的酸菜鱼、水煮鱼、自热锅、披萨也是消费者很热衷选择的产品。不难发现,这几款产品都是为“三分钟快手菜”、性价比高、节约时间就能吃到招牌菜的思维来打造。






在三餐有料的团队中,大部分都是80后和90后,甚至是00后,他们是团队的一份子,同时也是三餐有料的主力客户群体。团队定期会在办公室内对产品进行试吃、打分,然后再进行上架。




“我们的团队会调研用户的痛点,例如,大家发现消费者还是比较爱囤食材,特别是父母一辈,但是如果购买半成品,一餐就能吃完,根本不需要囤,出门就能买到我们的产品,大大的方便了消费者。在6月份之后,也可以在我们的小程序下单,我们配送到家,提升体验感。”站在消费者角度思考问题,这些都是陈炜灿对细节的把控。






03


布局数万家


半成品食材社区门店


2020年12月,三餐有料开出了第一家社区门店,用户辐射范围在1.5公里的人群,90后小林是这家店的忠实粉丝,下班后,她都会到门店选择一些商品,一日三餐基本都用半成品来解决。




“三餐有料的中后台非常成熟。只要经营好线下的门店模型,可以支撑我们规模化。前端模型一旦跑出来,速度会很快。”




线下门店有三点吸引陈炜灿:第一,疫情以来,用户的消费路径变短。社区或称为后疫情时代非常重要的流量级入口。第二,线下门店既有销售的功能,又是社区的配送点和服务点。第三,线下实体终端是无形的广告宣传、获客来源和流量入口。当足够多的线下店出现在社区旁边时,将极大地拉升品牌势能和用户对品牌的信任感。








三餐有料采用独特的合伙人+师徒制度,研发加盟系统和管控机制,以加盟模式快速扩张。从目前的门店经营状况看,一家60-80平方米的门店,加上租金、设计、装修、购买设备等的费用,合计投入约30万元。这笔不算高的启动资金对加盟商吸引力巨大。按照门店30%的毛利,8到12个月就可以回本,对于门店来说十分轻松。




目前,三餐有料已在福州、莆田、福清等地开出10余家门店,并期望在今年内能够达到300家左右的门店规模,之后将扩张到冻品在线所覆盖的国内其他城市。三餐有料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布局数万家半成品食材社区门店,基于LBS线上线下结合,服务80、90后新家庭。




采访结束之后,陈炜灿把闽商报记者带到三餐有料位于三迪中心的智能柜跟前,向我们介绍了如何购买一份“午餐”,全程只需要2分钟,“未来这些智能柜会布满福州写字楼等区域,成为白领们的好朋友”,讲起未来的规划,陈炜灿已是充满自信。




三餐有料智能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