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规定,国家对报废汽车回收行业实行行业专项管理,对报废汽车回收企业实行资质认定制度。除取得报废汽车回收企业资质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报废汽车回收活动。第十二条规定,拆解的报废机动车“五大总成”不符合再制造条件的,应当作为废金属出售给钢铁企业作为冶炼原料。但记者暗访发现,在我市部分无拆解资质的车间,倒卖报废机动车零部件的行为依然存在,屡禁不止。
12月初,记者暗访莒南县灵泉镇,发现报废汽车发动机的“五大总成”可以在这里随意拆解买卖。记者通过电话联系了一位可以销售拆解汽车发动机的村民,对方表示不仅可以买到任何类型的零部件,还可以选择翻新发动机。
有人处理过这样的行为吗?记者查看数据发现,11月30日,市商务局发布《关于报废机动车非法回收拆解排查清理情况公示》,根据临沂市“188”污染防治区检查人员反馈,其中提到莒南县存在非法拆解报废机动车问题。公示中提到,今年,我市组织开展了报废机动车违法回收、拆解、查处和清理活动。根据倡议和群众举报,对11家非法回收拆解网点进行了查处、清理和取缔。
暗访当天,记者发现,虽然很多门店的大门都是锁着的,但里面堆放着大量的废旧车辆,到处都是被拆解的零件。
此外,记者发现,在灵泉镇,不仅有拆车卖发动机的行为,甚至还有花几千块钱买全车的行为。
记者了解到,报废车辆拆解件和拼装车在驾驶和使用时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据公安部统计,2019年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3.48亿辆,临沂以264.6万辆排名全国第19位。2011年以来,我国报废汽车数量加速增长,预计2020年报废汽车总量将接近1850万辆。报废汽车回收有巨大的市场。目前我市有两家符合条件的报废机动车拆解企业,分别是河东区的临沂广发联合拆解有限公司和郯城县的山东奥凯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
但据记者调查,这两家企业普遍存在经营成本高、食品不足的问题。临沂广发联合拆解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表示,企业的成本主要集中在环境评估和垃圾处理的成本上,这一块对于非法窝点来说是零成本。山东奥凯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说,在第三国报废补贴的情况下,我们的业务量勉强有70%-80%。如果没有补贴,可能只有30%-40%的业务量。没有商业公司,就没有办法进步,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对于短片中的情况,市商务局副局长孙一东表示,这种非法拆解行为对社会危害极大。首先,它污染环境。第二,汽车报废部件在路上生病,对安全危害很大。这种非法拆解行为依然存在,说明工商部门监管存在漏洞、盲点、工作不到位、薄弱环节。
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洪永表示,作为市商务局的领导,看到这种情况非常痛心,可以说是触目惊心。院子里有这么多报废的车,不是一两天的事,肯定有周期。对此,市县两级商务部门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说明商务部门在打击取缔的频率和力度上远远不够,存在放任自流的情况。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