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预算定额的概念及作用
基本概念
在正常施工条件下,以一定计量单位完成合格分项工程和结构构件所消耗的人工、材料和机械台班数量及其相应的成本标准。
作用
1、编制施工图预算,确定建筑安装工程造价。
2、是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依据。
3、工程结算的基础是。
4、有助于建设单位进行工程经济分析。
5、.编制概算定额的依据
6、确定招标控制价,合理投标报价。
二、编制原则与程序
编制原则
根据1、.社会平均水平确定预算定额的原则
预算定额平均水平是在正常施工条件下,合理的施工组织和技术条件下,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完成一个单位分项工程基本结构单元所需的劳动时间。
2、.简明应用原则
编制程序
1、准备阶段。
2、配额初稿汇编。
1)确定编制规则。
2)确定项目划分定额和工程量计算规则。
3)固定人工、材料和班组消耗的计算、复核和计算。
3、征求意见。
征求意见的期限一般为一个月。
4、评论。
配额提交文件的审查一般采取审查会议的形式。
5、.批准释放
三、预算定额消耗量的编制方法
人工工日消耗量计算
e:15px;">预算定额中人工工日消耗量是由分项工程所综合的各个工序劳动定额包括的基本用工、其他用工两部分组成的。1、基本用工
1)完成定额计量的主要用工。
基本用工=∑(综合取定的工程量×劳动定额)
2)按劳动定额规定应增(减)计算的用工量。
2、其他用工
1)超运距用工。超运距是指劳动定额中已包括的材料、半成品场内水平搬运距离与预算定额所考虑的现场材料、半成品堆放地点到操作地点的水平运距之差。实际工程现场运距超过预算定额取定运距时,可另行计算现场二次搬运费。
超运距=预算定额取定运距-劳动定额已包括的运距
超运距用工=∑(超运距材料数量×时间定额)
实际工程现场运距超过预算定额取定运距时,另行计算现场二次搬运费。
2)辅助用工。→机械施工为主,人工只起辅助作用
指技术工种劳动定额内不包括而在预算定额内又必须考虑的用工。
辅助用工=∑(材料加工数量×相应的加工劳动定额)
3)人工幅度差。即预算定额与劳动定额的差额,主要是指在劳动定额中未包括而在正常施工情况下不可避免但又很难准确计量的用工和各种工时损失。
人工幅度差=(基本用工+辅助用工+超运距用工)×人工幅度差系数
人工幅度差系数一般为10%~15%。
材料消耗量的计算
材料损耗量,指在正常条件下不可避免的材料损耗,如现场内材料运输及施工操作过程中的损耗等。
材料损耗率="材料损耗量" /"材料净用量" ×100%
材料消耗量=材料净用量+损耗量
材料消耗量=材料净用量×[1+损耗率(%)
机械台班消耗量的计算
1、根据施工定额确定机械台班消耗量的计算,是指用施工定额中机械台班产量加机械幅度差计算预算定额的机械台班消耗量。
机械台班幅度差是指在施工定额中所规定的范围内没有包括,而实际施工中又不可避免产生的影响机械或使机械停歇的时间。
2、以现场测定资料为基础确定机械台班消耗量。
不知道这篇干货大家还满意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