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不愁销路的小型加工厂 在家开个玩具加工厂

王全恩夫妇在玩具厂前面。

中新社河南分社信阳7月24日电夏天很热,有蝉的声音。虽然三伏天天气闷热,但王全恩和他的妻子心里非常高兴。信阳市新县前进乡德龙玩具厂开工建设一个月,承接订单2万多单,意义非凡。

王全恩夫妇正在讨论商业计划。

“打工仔”有了创业梦

2017年,王全恩和妻子在国外工作了十多年后回到了家乡。他们被美丽的自然环境、完备的基础设施和城乡巨变所震撼。创业!这对夫妇的目光默契地聚焦在对方身上。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为了帮助全县脱贫,前进乡加大产业扶贫力度,动员人才返乡创业,政府给予扶持和优惠政策。德龙玩具厂在乡镇设立分厂的消息,让在东莞工艺制品厂打拼了10年的妻子心动不已。

在家乡创业,政府支持是关键。通过乡党委、政府的沟通协调,夫妻俩的创业计划得到了德龙玩具厂的肯定和赞赏,乡政府还将闲置多年的黄庄水库水利站出租给他们作为厂房,他们的创业梦想终于得以实现。

6月8日,一座总投资80万元、占地1200平方米的28个车间的玩具加工厂拔地而起。厂区内怪石假山错落飘逸,绿草如花,泉水潺潺。“花园式”的德龙玩具厂充满活力。

员工们正在玩具工厂包装玩具。

“创业者”践行扶贫志

哪里可以找到聪明的女工?新工厂在招聘员工方面遇到了困难。“村里留守妇女多,手艺好。大部分都是贫困户。他们都想赚些钱来补贴家用。”老支书的话惊醒了夫妻俩。

“让留守妇女远离麻将桌,让外向的男人放心挣钱!”简洁的宣传口号一放出来,就吸引了近百名女性报名。优先录用贫困户,让“扶贫树”在我们玩具加工厂开花结果。经过协商,夫妻俩招聘了84名员工,其中49人是穷人。

团结就能成事,同心协力。夫妻俩创新管理模式,将每8名员工按照流程类型分成一组,每组有一个车间,任务平均分配,共同工作,工资按照完成的车间总量发放。

“我工作慢,老板不反感,车间的工人都来帮我,一个月能挣1200多元。”贫困户夏宗智就是受益者之一。由于烧伤留下的残疾,她只能用三个手指工作。夫妻俩觉得她残疾,意志坚定,破例录用了她。

如今,28个生产车间就像一个“大家庭”,大家亲切地称之为“扶贫车间”。

玩具产品将销往海外。

“实干家”有了新计划

为了让玩具精致,妻子周冬梅主动当起了“训练官”。每次接到订单,她都和丈夫一起研究,深入推进每一个细节。“工厂里的大部分产品都销往海外,包括西班牙、意大利和美国。”谈起产品市场,她的丈夫王全恩非常自豪。“想做就做最好的,让世界爱上中国。”他妻子的野心令人钦佩。

为了解决员工因为工作不愿意照顾孩子的问题,夫妻俩决定在工厂旁边开设辅导班,雇人接送孩子,既能补充课业,又能保证孩子的安全。这个计划得到了工厂所有人的支持,最好的答案就是员工脸上的笑容。

"一个穿针引线的大人物的生活仍然受到抨击。"有时候聪明的妻子会认为丈夫很笨,但妻子数数的声音在丈夫眼里却充满了爱。他对每个人说:“我的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