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水产前沿唐冬冬、曾令成
据中国水产频道原报道,11月20日,“2020中国水产前沿展”(简称“2020 CEA”)并发论坛——在江苏南京国际博览中心2号馆举行。本次论坛指导单位为国家虾蟹产业技术体系、上海海洋大学、江苏省渔业技术推广中心,由2020CEA主办,水产前沿和虾蟹前沿承办,江苏省淡水渔业研究院、南通海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盱眙龙虾创业学院协办,中国渔业协会淡水敖夏分会支持。
2020中国虾蟹养殖大师论坛
小龙虾和河蟹是近年来非常热门的品种。根据《中国渔业统计年鉴》的数据,2015-2019年期间,小龙虾和河蟹在我国水产养殖总产量中的比重从3.07%上升到5.65%,说明虾蟹养殖业发展迅速。随着水产品消费升级,对虾蟹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因此虾蟹产业前景广阔。
虾蟹产业也是江苏乃至华东地区的主要特色养殖品种。江苏河蟹产量约占全国的47%,而小龙虾产量只有10%,但近年来也发展迅速。例如,2019年,江苏将稻虾养殖规模扩大了几十万亩。工业的快速发展将不可避免地面临许多挑战。对于需要靠质量取胜的虾蟹来说,需要考虑的因素更多。论坛上,来自科研界、企业界的嘉宾从各自领域分享了观点,聚焦虾蟹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案,共同助推行业健康发展。
小龙虾专题
盱眙龙虾创业学院院长陆伟主持小龙虾专题
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唐建清研究员:小龙虾养殖模式与发展趋势
稻虾一体化养殖模式包括:1。起源于湖北潜江地区低洼冷浸田的稻虾连作模式(潜江型)存在以下问题:1)数量难以有效控制,产量不稳定,易生病;2)成品虾个头小(20-30g/尾);3)长时间浸泡在水中,土壤容易板结。2.在放养幼虾-稻虾的轮作模式(江苏模式)中,需要注意的是,早期育苗可以提高商品虾的规格,提早投放市场,解决作物栽培问题。3.稻虾共养模式要求稻田必须有环形沟,有一定的养殖水量,种植水稻品种南靖5718或阳朔1号,养殖后池塘要彻底清洗消毒,杀死残留的虾。此外,我们还选择了一种带有SPF(无特异性病毒)的小龙虾鱼苗,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4.稻虾轮作,稻蟹共作。5.稻虾鸭轮作模式。
池塘虾蟹混养模式(兴化模式):3月前每亩放养800-1200只蟹,清明前后每亩放养10-12只蛋(大小> 40g/尾)。养殖过程中要注意:1。养殖池双层围栏,防止小龙虾上岸打洞;2.最好在专门的水池中养殖抱卵虾,雌虾规格gt;40g/尾;3.养殖结束后,杀死池塘里剩下的小龙虾。
池塘主要养殖方式:3月前投放螃蟹50-100只,3-4月每亩投放小龙虾5000-6000只,清明前后投放带卵虾10-15只。
温室养殖小龙虾的模式:冬季反季节利用温室保温养殖小龙虾,换水时注意水温,温室使用SPF苗补苗。
荷塘(田)养殖模式,在荷塘内设置一条水道(10米宽)进行投喂和捕捞,黑藻最适合水生植物的适当种植。
从小龙虾养殖的发展趋势来看,主要有几个方面:1。规模化养虾发展到对虾养殖(定量育苗是发展趋势,养虾要富,不能穷);2.育种和繁殖的分离
>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张家宏研究员:小龙虾工厂化养殖关键技术与示范
工厂化养殖具有节约土地、节约成本、提质增效、周年保供等优势,所以尽管要改变小龙虾长期形成的自然习性去适应人工环境困难多多,但这条路必须走。
小龙虾工厂化养殖如何开展?从配套基础设施而言,可以概括为五池、八控。其中,“五池”即亲虾驯养池、交配产卵池(小龙虾在繁殖季节一般交配5-10次,平均交配时间63分钟)、虾苗孵化池(孵化需要500度的积温,当百粒重为0.422克时,孵化率最高,为95.1%;当卵径为1.45mm时,孵化率最高为94.5%,因此选择亲本时要用7-9钱的虾,其排的卵孵化率最高)、虾苗培育池、成虾养殖池(小龙虾公寓)。
“八控”为:1.溶氧控制,水体溶氧不小于5mg/L。2.水质控制。几个调控的关键指标:一是透明度应保持在30cm左右。若透明度太高,表明水质偏瘦,容易诱发青苔滋生,若透明度太小,表明水质偏肥,容易诱发蓝藻、绿藻滋生;二是水体适宜的pH值为6.5-8.5;三是水体氨氮应小于0.3mg/L。3.温度控制,最佳生长速度为24-26℃。4.光照控制,光照太强小龙虾不适应,但如果没有光照,水槽中的水草不会生长;夏季要保持20%左右遮光率,冬季保持60%左右遮光率,很多人搞不成功,这个是限制因子)。5.水草控制。6.饲料控制。7.密度控制(目前最高1亩10万只,再高就会互相残杀了;我们在20立方的水桶里边能一次产出600斤,相当于10亩稻田产量)。8.病害控制。
总结而言,工厂化养殖小龙虾要注意苗种(性成熟一致,世代不能乱)、密度(200尾/kg每立方米水体放600尾)、水质、水温、水草(水草占有量或覆盖度50%较为适宜,不能低于30%,不能高于70%)、营养(在保证小龙虾产量的前提下,建议小龙虾适宜投饲率为6%)、防病等七个关键点。
盱眙县龙虾产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 王晓鹏:虾稻共生、轮作技术要点

建议稻虾养殖以家庭农场模式为主,稻田总面积一般在200-500亩左右,单田面积以10-50亩为宜(丘陵山区10-20亩,平原地区30-50亩),过大不容易管理。
稻田秋冬季小龙虾养殖管理要注意:1.水稻收割后,进行旋田、上水、种草等操作。2.采用稻秆淹青技术将稻秆逐渐腐烂转换为天然饵料(浮游生物、水生有机碎屑等),为秋冬季小龙虾繁育提供廉价、生态型饵料,并通过加水增大虾苗活动、生长空间,使虾苗快速长大。秸秆淹青和种草加水同时进行。淹青时不能一次把稻桩淹掉,需要缓慢加水,等稻桩返青长出二季稻后,分3-4次全部淹掉。在越冬期间,田面水位保持在70厘米左右。
出早虾、大虾是当前的热点也是趋势,这种模式的核心是繁养分离。具体为:100亩稻田,只需要留繁殖虾苗面积15-20亩,其它稻田里大小龙虾全部捕净,最后捕不干净的用水产专用药氯氰菊酯4.5%杀死,3月底、4月初将自繁虾苗散放到空田块中。采取“养、繁分离”方法,改大养虾为养大虾,早出苗、早分塘、科学控制放养密度、早出大虾。如果种植的品种是深水稻,11月中旬繁育的虾苗可以达到2厘米,来年3月中旬就可以散放自己培育的早春苗了,到5月中旬基本可以陆续出大规格早虾。
湖南渔美康生物技术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 周锡勋:水产功能性解磷菌助推虾蟹产业发展

磷是养殖水体中浮游植物生长和鱼类生长、发育、繁殖的必需营养元素之一,也是养殖水体中限制初级生产力的营养元素之一。水体中的磷有活性磷、有机磷、不溶性无机磷等多种存在形式。解磷菌能够将生物难以吸收利用的有机磷和不溶性无机磷转化为可直接吸收利用的形态。
当前市场上的解磷菌多为巨大芽孢杆菌,通过对市场上的一些解磷菌进行溶磷效果实验,发现溶磷效果不明显。通过一系列的筛选得到一株既能降解水体中难溶性无机磷、又能降解有机磷的菌株,能够为水体生物提供可以直接吸收的活性磷,并且经过5次传代培养仍可稳定保持原有功能,为扩大培养提供了条件,我们内部命名为“磷活1号”。该菌株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菌株号为YMK-WSW01,已保藏于中国典型微生物保藏中心,保藏地址为中国武汉大学生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M 2019877,保藏日期为2019年10月31日。
解磷菌的解磷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因此生产和应用解磷菌菌剂已成为微生物菌剂的一个重要品种。目前主要采用液体发酵固体吸附生产工艺,产品有液体菌剂、粉剂两种。通过解磷菌发酵工艺优化,得到优化后的发酵培养基配方和发酵条件参数。发酵液的菌数可以达到100亿/mL以上,芽孢率达到95%以上,生产的原粉有效活菌数达到800亿/g以上。试验证明,“磷活1号”可以降解水体有机磷含量,降低水体有机磷毒性,而且对弧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可作为控制水体弧菌的一种手段,助力虾蟹健康养殖。
河蟹专题

上海海洋大学教授王春主持河蟹专题
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葛家春研究员:河蟹养殖的挑战和机遇——水瘪子等热点问题探讨

有河蟹养殖,就有“水瘪子”病,学术上称为肝胰腺坏死综合征。正常池塘发病在5%以下,可能的病因较多,比如中毒(菊酯类清塘药、杀虫药)、寄生虫(微孢子虫)、细菌、病毒、营养(投喂腐败变质鱼肉),也有迹象显示蟹种期诱因或在成蟹显现。
2014-2016年兴化及周边地区河蟹“水瘪子”病与菊酯类药物有关。这些地区历史上大量使用菊酯类农药,菊酯类药物对水生甲壳动物剧毒,而生产上用菊酯类药物清塘的浓度很高,极易富集在底泥中,残留时间很长,严重破坏河蟹底栖环境。有部分大眼幼体培育中也出现了菊酯,因为轮虫培育中杀枝角类和桡足类,造成蟹苗少摄食或不摄食,更换正常轮虫后摄食量恢复正常。
因此,蟹塘不应再使用菊酯类药物,也不进含菊酯的水。建议使用生石灰清塘,使用优质饲料增强营养,多使用微生物制剂,种植多种水草。不过,不同区域“水瘪子”可能各有原因。
在兴化、泗洪、武进、姜堰等地调研的情况,今年水瘪子情况高于2017-2019年,但显著低于2014-2016年,不能称为大面积暴发。其发病特征为:1.先期摄食减少或停食;2.大部分散发,发病池塘地笼取样病蟹<10%;3.部分高发池塘(地笼样本80%左右)有蟹种关联倾向;4.与菊酯清塘相关池塘,进入8月高温后明显好转。
分享河蟹健康养殖的一些指标:溶氧≥4mg/L,pH值7.5-9,透明度(前期50cm左右,中后期80-100cm),水温25-30℃最适,总氨氮建议不超过0.5mg/L,亚硝酸盐不超过0.1mg/L。表层水和底层水数值不同,建议更多关注底层水质。
深圳市澳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虾蟹技术总监 向朝林:配合饲料替代冰鲜鱼的现状与前景

河蟹养殖由过去高端消费演变为大众化消费、中产阶级崛起,养殖由过去大规格转为养殖产量与规格兼顾,放苗密度和亩产量增加、饲料亩使用量增加,同时螺蛳逐渐禁用、未来冰鲜禁用,预估饲料潜在容量150万吨左右。2020年国内全价品牌配合饲料35万吨左右,比过去市场预估增加了10万吨。当前,中小蟹料企业在快速退出、自配料逐渐减少,行业呈现品牌料为主、销量越来越集中的格局,且功能性饲料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大。另外,河蟹苗种在产业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品牌苗的市场占有率逐渐扩大。
河蟹养殖过程中的主要问题:1.养殖中后期大量投喂冰鲜杂鱼和原粮等,特别是后期依靠杂鱼促熟和育肥;2.成本高、工作量大、污染水质;3.影响野生渔业资源,不可持续;4.河蟹品质不稳定,消费价格不稳定。其中,由于常用粗饲料与冰鲜鱼投喂河蟹,容易导致水质恶化、病害发生、产量降低、无法标准化和可控化等问题。
全程使用配合饲料投喂是河蟹养殖产业提升的突破口,其研发重点为:1.扣蟹养殖早期,投喂高质量的开口饲料,促进蜕壳;2.扣蟹养殖中期,控制性早熟;3.扣蟹养殖后期,投喂高脂肪饲料,提高越冬成活率;4.成蟹养殖早期促进生长,培养大规格幼蟹;5.高温期间需要适当控制生长,提高抗病力;6.成蟹养殖后期需要强化壮肥培育,提高商品蟹质量。
目前的研究表明,扣蟹对饲料中脂肪的较适含量为6-8%,磷脂较适含量3%,ARA较适含量0.6%,DHA较适含量0.2%,DHA/EPA比例在1-2为宜,饲料中豆油和鱼油的最佳比例为1:1。
上海市河蟹产业体系优质蟹种培育组岗位专家 王春教授:河蟹苗种产业现状与趋势

我国河蟹苗种市场进入战国时代,百花齐放,百舸争流,但也存隐忧,可能盛极而衰。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合作社、社团等无序选种育苗,亲本选育缺乏清晰的技术路线,苗种种质特征不突出。科研跟不上产业发展的步伐,江湖高手自然崭露头角,市场应该尊重个人、集体或组织的创新创造能力。同时苗种生产企业缺乏相关的“商品”标准(企业、地方、行业、国家),没有标准,商业纠纷是必然的。有理说不清!
苗种种质、质量的标准化建设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远离纠纷和法律红线是企业轻装上阵的前提。基于优质苗种的品牌建设日显重要,苗种优质与品牌的联姻,企业的生命才可长长久久。盲目的亲本选大育种路线不会持续多久,家系选择、分子育种应该才是未来的方向。而苗种企业的技术服务必将成为客户购苗的附加条件,苗种产业链资源整合应是大势所趋。
污染型、低产、溯源不清、苗种质量差的企业未来或必将淘汰。蟹仔、扣蟹培育新模式将成为苗种产业发展的强大引擎,大家要保持居安思危的常态。
江苏好润生物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钱禹霖:河蟹产业链构建与消费品牌打造的探讨

动保、饲料、种苗、养殖示范基地、实体连锁门店、物联网终端销售构成了好润6S整体解决方案。动保板块是公司的核心业务,我们一直不满足于早期就打响市场的几大主力爆品,几乎每一年都会研发出解决养殖核心问题的新型动保产品。
饲料方面与行业领军企业通威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协议,我们坚持做好润独有的自配方功能性饲料。与通威强强联手可以优化生产工艺,减少运输成本,在环保技术攻关上有更大的突破。
2019年年底,我们成立了江苏好润国蟹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由原集团副总周爱民先生担任总经理,着力打造育繁推一体的现代化种业体系,未来苗种板块将是好润公司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之一。目前好润国蟹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在泰州建成了500亩的种蟹选育基地,在射阳建成了3000亩的蟹苗繁育基地,未来几年还将进一步扩大规模、增加产能。
日前好润积极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在新品种选育方面战略合作,正式推动中华绒螯蟹新品种“好润1号”的良种选育,进一步助力中国大闸蟹产业良种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可持续健康发展。
养殖示范基地现在每年都在优化调整,这个工作任重道远,但是我们养好蟹走精品路线的初衷不会变。除了我们自己的养殖示范基地,未来尽可能多的以线下几百家门店为中心,将我们的示范基地扩散至全国,引导门店带养、领养。
线下实体水产医院是6S环节里比较特殊的一环,水产医院无法脱钩于其他板块单独存在,相反,水产医院是其他几大板块的实际承载单位,所以这个板块的优化及完善是绝对要先于其他5个方面的,通过完美贯彻好润养殖理念的门店人员在一线的服务,可以更准确地引导当地区域的养殖风向,切实解决养殖户遇到的各种养殖棘手问题。
互联网终端销售板块去年启动了“好润红官方品牌店”淘宝店,今年和泰州溱湖簖蟹产业协会合力打造了“好润红-溱湖蟹仓”销售服务中心,位于泰州市姜堰区溱湖湿地。互联网终端销售板块暂时搭建了雏形,我们做终端的目的,第一是帮助养殖户能以更优的价格和更广的途径卖掉塘里的货;第二是助力市场规范,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消费者关心的话题,我们通过完整的产业链布局争取做到每一只好润蟹都是可追溯的,且是绿色生态无公害的。
互动环节

颁奖环节
主题报告结束后,主办方还进行了“2020中国河蟹产业年度大奖”的颁奖典礼,共23家来自种苗、饲料、动保产业的优秀企业获奖。
“2020中国河蟹产业年度大奖(苗种)”
获奖名单
好润苗(江苏好润国蟹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澳凌苗(浙江澳凌水产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福岁乐蟹苗(江海21)(上海福岁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金海蟹苗(东台海普瑞虾蟹苗种有限公司)
瑞沣优选(铭治集团)
光合1号(盘锦光合蟹业有限公司)
诺亚1号(江苏诺亚方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2020中国河蟹产业年度大奖(饲料)”
获奖名单
南通海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南通巴大饲料有限公司
盐城天邦饲料科技有限公司
淮安天参农牧水产有限公司
泰州市澳华农牧科技有限公司
嘉吉饲料(镇江)有限公司

“2020中国河蟹产业年度大奖(动保)”
获奖名单
江苏好润生物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无锡中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水世纪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南京金土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中泓鑫海盐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南京仕必得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南京福润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扬州天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绿百多生物开发有限公司
广州利洋水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1年10月20日-21日
第三届中国水产前沿展将于江苏南京举办
敬请期待!
扫一扫
获取2020CAE现场图片

【关键字】:小龙虾小龙虾养殖 河蟹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