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县城冷门暴利生意 2021年做什么生意赚钱

说到创业,我们总说要努力,要学会坚持,他们的反义词“放弃”通常都是和失败的结果捆绑在一起,不被鼓励。但是“放弃”真的意味着失败吗?河南人赵全庄用自己的经历反驳了这一点。

50岁的赵全庄,1991年去新疆谋生。经过近20年的奋斗,他终于赢得了一份砂石生意。然而在2010年,他选择了彻底放弃,将自己所有的生意都卖给了别人。他放弃了吗?在大众的质疑下,赵全庄策马而跳,称要去追逐“飞天”财富,而这一追竟然达到了2500万元。

1.用一句话指出道路

江苏省家禽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陈宽伟也是赵全庄财富的引路人。

2006年,在赵全庄与陈宽伟的一次谈话中,陈宽伟告诉他,砂石生意虽然来的钱快,但全靠有限的自然资源。如果你想要能维持一辈子甚至几代人的财富,你必须找到一个可持续发展的项目.新疆有很多商机,包括养殖新疆大雁。

新疆飞鹅是新疆特有的鹅种。和普通的大白鹅相比,最大的区别就是新疆飞鹅没有鹅袋。而且,新疆飞鹅是一种具有飞行能力的家鹅。

2006年8月,信心满满的赵全庄带着两个共同经营砂石料场的朋友,准备投资30多万元在新疆养殖大雁。手里拿着钱的赵全庄,发现没钱花。为什么呢?

由于产蛋量低,经济价值低,新疆已育成的飞鹅很少,现有数量不足3万只。2006年,赵全庄跑来跑去,优中选优,只买了380只飞鹅,花了他7.6万元。

抱着钱难买的大雁,让赵全庄更加意识到扩大大雁养殖群体的必要性。想要积累财富,不能只靠380只飞鹅。雁行越多,商品就越丰富。赵全庄认为,量大就意味着定价权.只要掌握了一个产品的定价权,就会大大减轻你自己市场的竞争压力。

2.飞雁混杂

新疆大雁产蛋量低,对养殖技术要求高。一只母鹅平均每年只能孵化8只左右的鹅苗。经过一年的努力,赵全庄的鹅苗只存活了1300多只。在赵全庄的精心培育下,2007年9月底,这些鹅长得又壮又肥,正好赶上出栏。赵全庄本以为今年肯定能赚到钱,但就在这时,农场发生了大规模失踪事件。

9月底的一天,赵全庄像往常一样让1000多只大雁出去吃饭,晚上回来的只有200只,剩下的大雁神秘失踪了!这种情况以前从未发生过。赵全庄又急又恨。经过调查,他意识到9月底不仅是新疆大雁即将放飞的日子,而且

a-gid="11110814" qid="6585021667074905347" mention-index="0">大雁迁徙的时间。额敏县草原肥沃,是大雁南迁的必经之路,鹅群和雁群混在一起,风一吹,大雁起飞的时候,新疆飞鹅也跟着雁群飞走了。



这一飞就飞走了二十多万元,赵全庄还没享受到飞鹅带来的财富,先吃到了飞鹅能飞的苦头。那赵全庄又是怎么留住飞鹅的呢?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赵全庄想了一个办法:剪羽。把它的羽毛隔一根剪一根,这样当飞鹅张开翅膀时,羽毛之间就会漏风,使飞鹅无法长距离、长时间飞行。如何剪羽也大有讲究,剪得太少,不起作用,剪得太多,又影响美观,不利于飞鹅找对象,所以在剪的时候,飞鹅翅膀上的羽毛,一般只剪掉6、7根。




通过剪羽,虽然解决了鹅大批丢失的问题,但要想实现大规模养殖的梦想,还有另一个问题必须解决——饲料。



新疆飞鹅喜欢吃草,草场就是它们的天然食堂。赵全庄从一开始就坚持散养的模式,放这些飞鹅自己出去吃草,再训练他们傍晚排好队回家休息。新疆飞鹅在进食的过程中不断嬉戏运动,使得它们的肉质更加紧实,基本没有皮下脂肪。





为了养好飞鹅,赵全庄花了十几万元承包了六十亩草场。为了可持续发展,赵全庄推算出,自己的六十亩草场最多只能够承载5000只飞鹅的养殖。想要养更多的飞鹅,就需要更多的草场。此时赵全庄的资金状况已经是捉襟见肘,如何解决饲料问题呢?



2008年,他决定成立合作社,让农户跟自己一起养殖,这样既能保证飞鹅养殖的品质,又能减少承包草场带来的资金压力。




3、危机也是转机


合作社养殖,一方面可以减少集中养殖的染病风险,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其他的老百姓得到收入。然而,赵全庄自以为多赢的方案,可农户们的回应却很不乐观。



考虑到飞鹅养殖对技术的要求很高,鹅苗十分容易死亡,农户们都很缺乏信心。最终,赵全庄不得不拍着胸脯打包票:发出去的鹅苗,死多少他赔多少。不仅包赔鹅苗,赵全庄还提出将成品鹅以18元一斤的价格进行回收,保证农户每只新疆飞鹅可以纯赚三四十元。因为有了赵全庄的保证,2009年,跟随赵全庄养殖新疆飞鹅的农户达到了50多户,养殖规模达到了两万只。



赵全庄虽然做了承诺,但他心里其实没底,他的飞鹅事业看似红红火火,实际上危机重重。半年之后,灾难来临了。



2009年10月初,是农户们给赵全庄送成品鹅的时间,每天送来的新疆飞鹅就达到2000多只。原本养殖数量的增加是赵全庄最想看到的画面,而现在,却成了他最头疼的事儿。




新疆飞鹅警惕性很强,它们从农户家被送到赵全庄的养殖场后,环境的变化影响了新疆飞鹅的饮食,送来的飞鹅不仅没有长肉,一周的时间体重还下降了一斤。所以说,赵全庄收回来的鹅,不挣钱反而还赔钱。



不仅如此,更大的危机还在后面,赵全庄为了保证新疆飞鹅的质量,散养半年才出栏,并且每天还加营养餐,导致他的新疆飞鹅养殖成本很高,所以,他定价260元一只。但当地活禽市场上80%的鹅肉都是外地来的大白鹅,这种鹅养殖两个月就能出栏,市场价格只有五六十元一只。两种鹅售价的巨大差距使得赵全庄的飞鹅销售非常惨淡。



鹅在活禽市场上卖不出去,就只能一直窝在赵全庄的厂里。本身五个月到六个月就可以出栏的鹅,赵全庄足足养了一年半。这些鹅每只一天要吃五角钱的玉米,两万只鹅,销售不出去,一天就要吃掉上万元。两三年的时间,赵全庄就在新疆飞鹅身上连续亏掉了200多万元。




眼看着亏损的缺口越来越大,赵全庄觉得自己必须转换经营思路,死盯着活禽市场,只能把自己逼进死胡同。2010年,他做了一个选择——他竟然卖掉了年利润上百万元的砂石料场!赚钱的生意不做,非要去做不赚钱的生意,赵全庄的举动,让最初的一位养鹅合伙人离他而去。



尽管失去了昔日伙伴的支持,但赵全庄这么做有自己的打算:他拿这笔钱建起了6000多平方米的屠宰加工厂,和能容纳十五万只飞鹅的冻库。屠宰后的飞鹅进入冻库,就能减少饲喂成本,还可以延长七八个月的销售时间。



飞鹅滞销的局面暂时缓解了,可飞鹅的销路还是没有打开。2011年,赵全庄偶然尝到了一个东西,他突然发现,原来有一个巨大的商机一直就隐藏在他的身边。



新疆额敏县有很多哈萨克族人聚集,而哈萨克族有一项传统美食——风干鹅。所谓风干鹅,就是将切好的蒜末和盐巴搅拌在一起,再将清洗好的飞鹅上划开几道口子方便入味,然后将蒜末和盐巴均匀地涂抹在飞鹅上,最后把处理好的鹅悬挂在通风向阳的地方,风干晾晒七天之后,一道美食就完成了。



既然活禽市场挤不进去,何不向着深加工的方向发展呢?赵全庄决定参考哈萨克族人的做法,尝试做食品加工。为了增加自己产品的独特性,赵全庄在传统做法的基础上多加蒜末进行提味儿,在2012年推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风干鹅,还开发了风干鹅抓饭。因为很有地方特色,受到顾客欢迎,仅风干鹅肉一项,一只定价368元,一年的销售额就达到了200多万元。




尝到了餐饮行业的甜头,赵全庄为了让顾客吃到最独特的飞鹅菜肴,自己开了一家飞鹅主题餐厅,研发菜品,现在已经推出了56道菜的飞鹅宴,成为当地知名的特色消费。



一只368元的纯种飞鹅毕竟价格较高,为了扩大受众面,他将新疆飞鹅与普通大白鹅进行杂交,杂交后的鹅产蛋量是纯种飞鹅的三倍,每只定价198元,既有新疆飞鹅肉质紧实的特点,价格又低于纯种飞鹅。一经推出,很快帮赵全庄扩大了中端市场。




2017年,赵全庄带领650多户农户共同养殖新疆飞鹅,尝试将飞鹅与餐饮、旅游产业等多个产业结合起来,年出栏飞鹅25万羽,年销售额达到了2500多万元。




赵全庄放弃开采砂石料转型养殖飞鹅,花了13年的时间,将新疆飞鹅的数量从不到3万提升到了至少25万。他说,他的路子走对了,因为养殖新疆飞鹅对他来讲不仅是在经营生意,而且承担了一种物种保护的责任,比单纯的挣钱更有价值、有意义,他要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