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江苏省徐州市沙集镇东风村以收购全国各地废旧塑料、钢材为“主导产业”,一直被称为“垃圾村”。
为改变落后现状,该村花了十年时间大力推进电商进农村,从作坊式生产逐步升级为以自动化、机械化为特色的家庭产业集群,培育了“农民网络公司”的发展模式,被称为“采沙模式”,“垃圾村”如今已成为国内著名的“淘宝村”。
沙集镇“涅槃”背后,金融支持不可或缺,在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支持下,这个镇上的很多企业家完成了华丽的转型。"我们的邮政储蓄银行是这段历史的见证人、参与者和建设者."邮储银行沙集信贷服务点负责人说。
改革开放40年来,实体经济取得了丰硕成果。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液,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义不容辞的职责和宗旨。
邮储银行自成立以来,充分发挥网络和资本优势,牢牢把握提升实体经济质效的核心主线,不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积极为构建现代经济体系贡献力量。
创新机制 提升“三农”金融服务水平
2017年春天,异常天气让在江苏省泰州市高港区胡庄镇陈龙村从事大棚蔬菜种植和销售的李浩忧心忡忡。突如其来的风雪给他造成了100多万元的损失。就在李浩着急的时候,邮储银行江苏省分行的“农保贷”帮他解决了燃眉之急。
“真的可以说是全军覆没。如果不是邮储银行的‘农保贷’,真不知道该怎么办。”看着自己的温室,回想起去年春天的场景,李浩感慨地说。
去年年初,李浩为其70亩大棚蔬菜购买了农业保险。雪灾来临时,108个大棚中有96个被大雪压垮。虽然获得了每亩100多元的保险赔偿,但仍不足以弥补损失。这一情况被正在基层走访的邮储银行台州高港区支行信贷客户经理李杰得知。有了之前投保的农业保险,李浩在没有担保人和附加担保条件的情况下,于7月份从邮储银行获得了20万元的一年期贷款,用这笔贷款重建了80亩大棚和80亩露地菜地。“今年终于好了。卖菜的毛收入可以超过40万元,基本可以还清债务,日子有盼头了。”李浩高兴地说。
“农保贷”作为邮储银行的一项重要创新,旨在通过金融资本增强,带动金融机构为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提供易得、低成本的惠农金融服务,正在帮助更多像李浩这样的农民致富,振兴农村经济。
一直以来,邮储银行高度重视三农金融服务,突出支持农业经济发展、农村改革创新、帮助农民增收增收。它是农业、农村和农民金融服务的重要提供者。
邮储银行从传统的农户小额信贷入手,逐步加大金融产品创新力度。目前已形成农户贷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涉农商户贷款、县域涉农小微企业贷款、农业龙头企业贷款等五大产品线。每条产品线分别包含多个贷款产品,实现了对所有农产品市场主体的全覆盖。同时,针对农村地区差异较大的情况,邮储银行因地制宜创新了抵押担保方式,先后纳入大型农机和t
2016年9月8日,邮储银行成立三农金融事业部,围绕“专业产品、专业服务、专业团队”的建设目标,构建农业专业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强对“三农”金融的保障,升级为综合保障。
截至2018年9月末,邮储银行涉农贷款余额达1.19万亿元,个人经营性贷款余额达5299亿元,有效缓解了“三农”融资难问题。
优化服务 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2008年,国企下岗工人傅开始创办椰壳加工厂。2016年,在付最困难的时候,邮储银行海南省分行给他贷款60万元。如今,傅不仅成功创业,还解决了27名残疾人和20多名贫困人口
困户的就业问题。“世界上没有废品,只有放错了位置的宝贝。我们做椰壳加工,当时处于最困难的时候,多亏了邮储银行的支持,我内心非常感激。”符冬波说。
邮储银行的支持为符冬波提供了“第一桶金”,而使其获取更多帮助的,则源于2018年1月邮储银行与中央电视台共同举办的一场《创业英雄汇》项目选拔赛。符冬波凭借“小椰壳餐具”项目脱颖而出,获得了万宁市政府的土地和厂房支持,以及投资者的资金支持。
“创富大赛”为创新创业型企业提供了圆梦的舞台,也使邮储银行更加了解小微企业,推动了该行不断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质量。针对小微企业金融需求“短、小、频、急”的特点,邮储银行持续加大金融产品创新力度,形成了囊括“强抵押”“弱担保”“纯信用”各个担保方式的全产品序列,充分满足分布于不同行业、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
“小微易贷”就是今年邮储银行为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而主推的一款全流程线上化的大数据信贷产品。邮储银行积极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打造全流程、线上化、纯信用的融资模式,极大地缓解了小微企业因无抵押、无担保导致的融资困境。
为了不断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质量,探索大型银行持续支持小微企业的有效模式,邮储银行自2010年以来,连续9年举办创富大赛活动,将“融资”和“融智”结合,为大量创业者和小微企业搭建了集资金支持、品牌传播、技术指导以及商业模式交流为一体的综合金融服务平台。2017年8月至今,邮储银行冠名央视《创业英雄汇》栏目,并与央视联合举办5场项目选拔赛,共推荐48位选手获得在央视舞台宣传展示、获得专家指导以及争取直接融资的机会。
此外,邮储银行自2015年5月以来每月发布小微企业运行指数,建成了覆盖全国近75%县域地区的小微企业样本库,通过监测小微指数各类关键指标,为小微企业确定自身发展路径、国家制定相关政策、社会机构健全小微企业服务提供更强有力的参考,积极营造全社会关心、关注和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截至2018年9月末,邮储银行小微企业贷款146万户,贷款余额5463亿元,帮助大量小微企业解决了资金短缺困难。
服务国家战略 助推经济转型升级
“邮储银行能利用其渠道、网络及资金优势积极参与大桥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保证建设资金按时到位,对于港珠澳大桥如期建成通车作出了积极贡献。”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局长朱永灵表示。
港珠澳大桥从2009年开建,到今年10月23日正式开通,邮储银行不仅全程见证了港珠澳大桥从无到有的过程,作为实体经济的忠实服务者,邮储银行主动融合大湾区建设新契机,全力为大桥建设提供资金支持。
邮储银行作为大桥的重要贷款行,开辟了“绿色通道”,总分联动,优先受理、优先审查、优先审批,同时,邮储银行广东分行还为港珠澳大桥“量身定制”了一份贷款方案,利率方案采取分段式利率,为大桥项目提供固定资产贷款授信额度31.82亿元,备用循环贷款授信额度4.19亿元。
事实上,不只港珠澳大桥,近年来一系列国家、省级重点项目、民生工程背后,都有邮储银行的身影。
多年来,邮储银行积极支持“一带一路”建设,主动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战略,推进国家战略落地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截至2018年9月末,邮储银行为京津冀地区投放公司贷款超过1500亿元,对长江经济带地区投放公司贷款超过3700亿元,对西部大开发区域和中部六省分别投放公司贷款近4300亿元。
通过全面梳理国家重点投资专项和重大工程,邮储银行积极支持了具有全局性、基础性、战略性的重大工程,如交通、水利等符合国家发展规划与产业政策的基本建设领域;燃气供应、机场等重点城市符合监管与授信要求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高端装备制造等国民经济支柱产业;节能环保、健康养老等政策扶持力度大及发展前景较好的朝阳性产业;新能源等国家重点支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符合高新技术发展要求、成长性良好的信息技术、光电通信、航天航空及生物医药技术等行业。
与此同时,邮储银行重点围绕基础设施建设、能源资源开发利用、经贸产业合作区建设等领域,以跨境项目融资、跨境担保等方式,积极支持企业“走出去”。其中,“一带一路”业务已覆盖阿曼、新加坡、巴基斯坦、塞尔维亚、印度等20余个国家,涉及智能制造、家电、IT、物流、钢铁、有色等行业。
注:此文属于人民网登载的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