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数控机床代码顺口溜 数控机床创业做什么

新华社广州9月14日电:从“杀一条血路”到“二次创业”——“不迷惑”珠海不怕“归零”

新华社记者王浩鸣

40年前,珠海特区诞生,小渔村走上历史大舞台。在经验、资金、技术、人才极度匮乏的情况下,珠海以“杀一条血路”的决心和勇气,实现了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40年后,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在粤港澳大湾区向建设世界一流城市群目标进军的同时,珠海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

40年历史的珠海,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面临着城市能级不足、辐射能力弱等不足。现在,“不迷茫”珠海有了坚定的信念,不怕按“零”键。以白手起家的勇气,珠海在新起点推动“二次创业”,重组行囊,重新出发。

杀出一条血路(副标题)

85岁的摄影师李志军已经在珠海工作生活了60多年。他拍摄了2万多张珠海不同时期的照片,用镜头记录了这座城市的巨大变化。“40年前,珠海只有一个粮站、一家餐馆、一条路、一个红绿灯。”他说。

1980年经济特区成立时,珠海还是一个只有36万人口的边陲小镇。

40年来,——地区生产总值从1979年的2.09亿元跃升至2019年的3435.89亿元,人均生产总值从579元增长至17.55万元。珠海已经从一个相对落后的边陲小镇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的花园式海滨城市。

40年,我们突破了一条新路,——。从中外合作酒店石景山旅游中心香洲毛纺织厂的成立,到珠澳跨境工业区的成立,——珠海在多个经济领域敢于突破,是“吃螃蟹第一人”。

40年来,珠海人一开始就像一块石头,翻过山脊,冒险尝试,杀出一条血路。

珠海特区哪里“好”

“珠海经济特区好”1984年,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踏上珠海的土地,愉快地书写了这七个大字,宛如浩瀚大海上的灯塔,照亮了珠海经济特区勇往直前的道路。

对珠海来说,这七个字是评价,是期待,是鞭策。背负着这个嘱托,珠海要把“好”字落到实处。

——生态人生活好。

盛夏时节,香山湖公园里碧波荡漾,树木摇曳。美丽的生态环境吸引了许多鸟类定居下来。在香山湖公园旁的“最美婚姻登记处”,情侣们笑着接过小红书,转身拍下难忘的瞬间。珠海的空气质量长期位居全国城市前列,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人居环境使珠海成为世界公认的“幸福之城”。

——服务好民生。

中小学12年免费教育、城乡一体化全民医疗保险、免费开放市级公园.从基础设施建设到医疗、教育、养老、文化等公共服务体系的覆盖,珠海人在日益美好的生活中,触摸到了时代发展的果实。

——有良好的营商环境。

企业平均启动时间2天,165个“第二批”项目,76个群众办理的高频项目,实现“全城跑”……每一个在珠海创业工作的人,都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便捷和高效。

事实上,在40年的发展历程中,珠海始终面临着如何平衡速度与质量、如何把握活力与秩序、如何兼容发展与保护、如何融合传统与创新的抉择。

40年来,珠海未能为环境、资源、速度而战,没有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保持了碧海蓝天下的绿水青山,成为发展空间广阔、发展环境良好、发展政策优良的城市。

“回顾40年走过的路,珠海走上了真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道路。”Z

业。


该公司总经理沈显东回忆,过去格力从国外进口的数控机床,系统被设置了各种限制,出了问题也无法自己调试,只能等国外工程师上门。


“格力下定决心,哪怕再难,哪怕从零开始,也要搞出自己的智能装备。”沈显东说。


2013年,格力自动化设备制造部成立,当年研发出首款数控五轴机械手和六轴工业机器人。2015年,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成立,至今已获得授权专利770余项,产品覆盖10个领域,超百种规格。


格力的选择,也是珠海站在新的历史十字路口做出新抉择的一个缩影。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珠海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也面临特区意识淡化、城市能级量级不足、经济发展质量不高和城市聚集辐射能力弱等问题。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珠海需要找到自己的时空坐标。


珠海的开发强度低,环境承载力强,这是下一轮发展的先天优势,为将来“换道超车”“二次创业”储备了充足的势能。


随着港珠澳大桥开通、横琴新口岸投入使用、珠机城轨开通,珠海正从珠江口的交通末梢变为粤港澳大湾区珠江西岸的交通枢纽。


天时、地利具备,但要将这股势能转化为发展的动能,更少不了“人和”——干部群众的奋发作为。


2018年以来,珠海聚焦干部作风和干事创业精神开展专项行动,要求各级干部摒弃小成则满、贪图享受、消极懈怠、回避矛盾的思想和行为,以不怕“归零”的心态重新出发,再燃改革激情。


过去以“小而美”著称的珠海,如今立志要做“特大高”——坚守特区精神,把城市的能级量级做大,坚持走高质量发展之路。珠海将紧紧围绕“三个定位”,即珠海有必要有条件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门户枢纽、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和沿海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典范,推进“二次创业”加快发展。珠海计划到2025年常住人口超过300万人,GDP超过6000亿元;到2035年常住人口超过500万人,经济体量争取做到2万亿元。


“我们一定要从改革开放再出发中寻找时代答案,锚定特区坐标,在全国全省发展大局中有作为、有位置、有贡献。”郭永航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