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新闻重庆晚报慢新闻记者张春莲图片报道
在重庆,你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专门经营花生、瓜子、板栗等炒货的商店。但是最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炒货店好像少了,有的店从炒货店变成了冰淇淋批发。为什么呢?25日下午,记者走访炒货市场,采访了多位业内人士,了解到一个大家都不知道的“炒货江湖”。
多为家庭作坊,节流好生存
记者注意到,重庆这些炒货店大多叫“江苏炒货”,一部分归江苏人所有,另一部分由从江苏进货或学习江苏炒货技术的重庆人制作。而且他们的商业模式相当独特:大多是“夫妻档”或者“家庭作坊”。
记者看到,位于九龙坡区盘龙新城的一家炒货店是夫妻经营的。老板告诉记者,他从事炒货生意十几年了,但炒货生意其实是个小生意。主要成本由人工成本、原材料成本和店铺租金构成,其中店铺租金占比最大。“夫妻档”结合可以节省人工成本,一人负责采购原料,生产炒货;另一个人主要负责店内销售。
经营一家炒货店的收入是多少?这家商店的老板不愿透露。但他表示,炒货生意利润微薄,店铺租金每月1万左右。如果店里雇人帮忙,根本赚不到什么钱,烤种子和坚果每年会有三个月左右的淡季。
夏天是淡季,店主转卖冰糕
老板口中的淡季,就是现在慢慢到来的夏天。记者注意到,他的店已经把炒货和坚果搬到了门面最里面,门面最显眼的地方有几个冰柜,里面全是冰淇淋。“我们家有七八十个亲戚在全国各地经营炒货店,每年一到夏天都是炒货的淡季。很多亲戚关店出去旅游,旺季来了回来开店。我们年轻时是一样的。我们去过很多地方。现在我们要去买一些夏天在重庆很受欢迎的冰淇淋。”
炒货店夏天开始经营冰淇淋批发
除了这家店,记者走访发现,今年早春重庆气温快速回升,近几个月阳光和暖的日子也多了起来,炒货店的生意也慢慢下滑。所以一些炒货和坚果店主“转行”,开始批发冰淇淋。
记者在南平西路七龙山庄附近看到,原来的炒货店彻底换了门,变成了冰淇淋、雪糕批发店。店主是一位看上去五十出头的女士。刁女士告诉记者,她正在帮儿子看店。这家店是我儿子几个月前从同事和朋友那里接手的。在此之前,它从事瓜子、花生、栗子等炒货,以及一些甜食。因为夏天炒货生意淡季,5月1日变成了冰淇淋批发。“炒货生意的旺季和淡季都与天气变化有关。夏天天气热,炒货吃干,销量不好。冬天,随着春节的到来,炒货和坚果将迎来旺季。”
刁女士告诉记者,她家这个门面的费用是一个月11000元。夏天,光靠卖炒货和坚果根本赚不回钱。只有在夏天卖带热蛋糕的冰淇淋还能盈利。
“转行”卖冰糕雪糕成本不算高
南屏东路星宇花园小区附近的一家炒货店,也变成了冰淇淋批发。老板黄女士说,她去年下半年开了这家店,冬天生意一直不错,尤其是临近春节期间。然而春节过后,天气转暖,迎来了炒货市场的淡季,而今年的疫情影响了生意,这让w
记者注意到,这些门店很多都打出了“一家也是批发,0.3元起”的口号。0.3元的卖价真的能赚钱吗?黄女士承认这根本赚不到钱。0.3元最便宜。其实就是为了吸引客户。如果批发店里最便宜的冰淇淋没有亮眼的低价,那就没有亮点这回事。“你只能从一些中等价位的冰淇淋中赚钱。低价高价赚不到钱。”
p style="font-size:15px;">其实,炒货店夏天临时“转行”开一家这样的雪糕批发店成本不算太高。黄女士介绍,一般来说几万块就可以搞定,但后期投入的精力远比想象中多,雪糕的利润大概在25%—30%左右,而且竞争力也非常大。九龙坡区谢家湾一家冰糕雪糕批发店老板就称,在她旁边不到100米的位置就有一家同样的店,“好几个厂家一到这个季节就在市场上大量铺货,而且今年天气热,好像做冰糕雪糕批发的店比往年要多。”
专家:
转换经营同时还应注重“品牌”形象
重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廖成林认为,任何企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结合市场的变化以及季节的变化,对产品结构及其产品设计进行细致规范的优化,是一种非常正确的选择,除了炒货店变冰糕店以外,重庆还有烤羊店羊肉汤锅店转变为小龙虾店大排档店等等,均是如此。
但是,要对产品结构优化做得好,则要有几个先决条件,品牌的认知,市民对品牌形象的接受等,通俗点说就是,是否考虑到消费者的认知和消费者的接受度问题。对此,廖成林建议,做好店铺的形象打造,产品品牌形象的打造,个人品牌的打造,并且形成每年经营产品相对较统一的模式,以提高周边消费者的认知度。
多知道点
炒货挑选技巧
消费者如何挑选干果炒货?业内人士建议,可以用嗅、看、尝来判断产品的质量。
嗅:嗅是否具有令人愉快的香气,如果有异味,说明产品已变质,不要食用。
看:看该产品是否具有自然色泽和形态。选择色泽自然的产品更安全,好的坚果炒货食品,应该颗粒大小比较均匀,无空壳、虫蛀、霉变。
尝:坚果炒货食品经高温炒制和烘烤,具有丰富的脂香和焦香味,有的产品会因添加了香精,味道变得特别香。好的产品应该是原有的风味与添加的辅料匹配,味道柔和醇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