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失业金领取后果严重 就业失业登记证的坏处

前几天,我和朋友去购物。我坐电梯的时候,旁边的小情侣很兴奋的商量着什么。

虽然他们已经压低了声音说话,但由于电梯空间有限,我能清楚地听到他们的论点。

这个男孩两个月前被公司解雇了。他认为疫情期间很难找到工作,于是拿着公司出具的证明申请失业救济金。谁知道他申请成功后不久就找到了新工作?

现在,他一直在领取失业救济金,一般工作两个多月就有工资了。他们都觉得自己有工作,还能拿到失业救济金,真的是一大优势。

走出电梯后,男孩豪迈的一句“我们以后好好吃饭,你不是一直想要那支口红吗?吃完再买!”

说实话,这对夫妻的想法很危险。即使他们找到了工作,骗取失业救济金也是非法的。

那么骗取失业救济金的后果有多严重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一、追究刑事责任

根据《社会保险稽核办法》的相关规定,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对参保个人领取的社会保险待遇进行核实。发现社会保险待遇领取人丧失领取待遇资格,继续领取待遇或者以其他形式骗取社会保险待遇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立即停止发放待遇并责令退还。

拒不退回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依法处理,并可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比如领取失业救济金一个月后,老王找到了工作,但没有向相关社保部门反馈。结果在领取第二个月的失业救济金后,社保部门发现老王在失业救济金上弄虚作假。

目前,老王收到了相关部门的通知,要求他返还已经领取的失业救济金。老王认为这是“自己能力所得”,拒绝归还。

最后,老王被劳动行政部门找上门,被迫退还了过多的失业救济金,但也被罚款500元。

二、高额罚款

如果发现欺诈性失业救济金,不仅要退还,而且要在原来的基础上处以两次至五次罚款。

根据《社会保险法》、《广东省社会保险基金监督条例》相关规定,以欺诈、伪造证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骗取社会保险待遇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退回骗取的社会保险待遇,并处以骗取金额二倍至五倍的罚款。

比如小李两个月共骗取失业救济金3450元。被发现后,小李不仅要退还被骗的3450元,还支付了6900至17250元的罚款。

三、列入失信人名单

如果诈骗金额超过10,000,或者你拒绝退还失业救济金,那么

将会被列入社会保险严重失信人名单。


根据《社会保险领域严重失信人名单管理暂行办法》,企业、社会保险服务机构及其有关人员、参保及待遇领取人员等,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县级以上地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将其列入社会保险严重失信人名单。


其中一条就是,以欺诈、伪造证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骗取社会保险待遇或社会保险基金支出,数额超过1万元,或虽未达到1万元但责令退回依然拒不退回的。


虽然被列入失信名单不会被关进去,但后果还是挺严重的,不仅自己的个人身份会被相关媒介上公示,一旦失信,则处处受限,最常见的就是被限制乘坐飞机、列车软卧、轮船二等以上仓位等非生活和工作必须的消费行为。


具体可以参照《关于对社会保险领域严重失信企业及其有关人员实施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


如何办理失业金停领

也曾经有人询问,拿到失业金后,隔一个礼拜就找到工作了,这种情况需要将失业金退回去吗?


如果是申领失业金成功后,当月便找到工作了,只要我们在入职的时候,将失业证交给公司,由公司替我们参加社保,就不属于冒领。


这种情况下,已经领取的是不需要退回的,从我们上班开始,剩余的失业保险金就停止发放了。


如果想要线下办理的话,我们可以带上个人身份证以及社保卡原件,到就近的社保局失业保险科申请办理,工作人员审核后会开具《停止发放失业保险决定书》。


写在最后

网上有谣传,说是失业金最多只能领取24个月,一生只能领取一次,这一传言吓得很多人都不敢去申请失业金。


这里得辟谣一下,没有这种说法,我国规定的是失业金单次领取的最长期限是24个月,并非一个人一生只能领取24个月。


如果已经重新就业,并参加了社会保险,那么再次失业的时候,失业金的领取期限就会与上一次失业应当领取而尚未领取的期限合同计算,最长不超过24个月。


比如2019年失业了,我们一共能领取6个月的失业金,但只领了3个月就找到工作了,还剩下3个月没有领。


2020年再次失业的时候,失业金的领取期限会与上一次失业没有领的那3个月相加,最长不超过24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