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
意大利罗马一所幼儿园的孩子们在老师的组织下登上了校车。
在波兰华沙的一所私立幼儿园,孩子们正在做手工。个人资料图片
韩国首尔一个住宅区的私人托儿所的位置。本报记者马飞摄
在新加坡的一所幼儿园,老师正在和孩子们进行课间活动。个人资料图片
加大各类幼儿园建设,促进学前教育多样化,优先考虑困难家庭儿童.许多国家采取了多项措施来提高学前教育质量,让优质学前教育惠及更多家庭
波兰——
推进学前教育多元化
诺瓦克的家人住在波兰华沙的维拉诺夫区。两岁半的艾娃是家里最小的孩子。艾娃从早上8: 30到下午4: 00在楼下的社区托儿所工作。
在波兰,学前教育是指从3岁到7岁的时期。儿童年满5岁时,必须进入幼儿园接受学前预备教育。与此同时,许多幼儿园和私立机构也为一岁以上的儿童提供托儿服务。艾娃社区的幼儿园在波兰非常普遍,许多社区都有这样的机构。作为向业主提供的服务之一,住宅开发商和物业将降低托儿所的租金。波兰的儿童保育机构由幼儿家庭和政府劳动和社会政策部监管,还有合作医院提供医疗、保健和心理健康服务。
现在,艾娃面临着选择幼儿园的问题。"为艾娃选择一所合适的幼儿园是我们的首要任务."艾娃的父亲诺瓦克说:“我们入住社区学前机构最方便,也是很多有两个员工的家庭的首选。但社区学前机构的教学空间有限,儿童活动范围相对较小。我们希望艾娃能够在公立幼儿园接受学前教育,以便更好地与小学接轨。”
波兰公立幼儿园基本免费,家长只需支付少量餐费、课外教育、额外看护等费用,教育时间为每周25小时。波兰的大城市基本上都有教育部门建立的入园儿童信息登记系统。家长只需在网上填写入学意向,名额将根据申请顺序进行分配。虽然每个孩子都有上学的机会,但也有距离长或教学水平达不到家长期望的情况。
“如果申请不到理想的公立幼儿园,我们会选择私立幼儿园。”诺瓦克说。品牌连锁幼儿园、家庭护理幼儿园、艺术教育幼儿园、双语幼儿园……维拉诺夫区有几十所私立幼儿园,种类繁多。波兰法律规定,私立幼儿园和公立幼儿园按照相同的法律法规运作,并按照相同的标准接受监督。华沙私立幼儿园的月费用从1000兹罗提(1兹罗提约1.68元)到3000兹罗提不等,政府每个月给每个孩子补贴500兹罗提。越来越多的家长倾向于选择私立幼儿园。“选择一所合适的幼儿园并不容易。幸运的是,政府设立了专门的网站,提供各种幼儿园的详细信息,比如每个幼儿园的特点和优势,这为我们节省了很多精力。”诺瓦克说。
近年来,波兰学前教育发展迅速,对教师的需求不断增加。幼儿园教师教育是波兰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规定,幼儿园教师必须持有学士学位、教师执照和推荐信,并有一年的实习或预备工作经验。有高中文凭,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可以担任幼师助理,通过相关考试后可以成为正式的幼师。波兰还从俄罗斯、乌克兰等国引进了幼儿园教师,加强波兰的幼儿园教师队伍。
“幼儿教育不仅是一个教育话题,更是一个社会话题。”波兰华沙第52幼儿园园长科尔耶斯卡说,学前教育正处于紧要关头
:15px;">新加坡——加大公立幼儿园建设
34岁的郑琳婉和丈夫住在新加坡东北部榜鹅地区,目前在考虑要一个孩子。“今年年底,榜鹅将会新开设一家全国职工总会旗下的幼儿园,就在我家附近。幼儿园学位可以提前一两年申请,孩子不满1岁就能入园上婴儿班。”郑琳婉告诉记者,附近的公立幼儿园不多,私立幼儿园和国际幼儿园价格较贵,入园压力很大。政府对育幼的支持,减轻了她的后顾之忧。
新加坡的幼儿园分为公立幼儿园、私立幼儿园、国际幼儿园三类。相比质量良莠不齐的私立幼儿园和价格偏高的国际幼儿园,由政府主导的公立幼儿园性价比最高。不过,对于人口密度高的新加坡而言,公立幼儿园学位非常紧张。
公立幼儿园的紧缺状况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少子化问题。据当地媒体报道,自1980年以来,新加坡的生育率一路走低,至2020年下降到1.1,为历史最低水平。为解决民众育幼难题,优化社会人口结构,新加坡政府近年来大力鼓励生育,同时增建公立幼儿园。自2017年以来,新加坡已新建200多所各类幼儿园,并开设教育部直属幼儿园,预计到2023年,将增加4万个学前教育学位,总学位将扩充至20万个。与此同时,为了满足对幼师的大量需求,2017年新加坡成立了国立幼教学院,集中培训学前教育教师和幼童保育师。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表示,政府要为不同家庭背景的孩子提供良好的学前教育,尤其关注经济条件较差的孩子,确保每个幼儿都能有扎实的基础。他还提到,要通过增加学位、提升素质、加强师资培训三方面来提升学前教育水平。
当地一家幼儿园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全岛范围都将增建幼儿园,有望覆盖新加坡大部分社区,以解决年轻父母的育儿顾虑。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高级研究员梁振雄表示,新加坡还应建设更多的公立幼儿园,孩子的教育有了保障,人们才有信心生育子女。据了解,目前新加坡政府每年在学前教育领域的投入超过10亿新元(1新元约合4.87元人民币),预计到2025年,80%的适龄儿童可以申请到家附近的公立幼儿园。
除了增建公立幼儿园外,新加坡政府还为所有参加儿童及婴儿保育计划的新加坡家庭,提供学前教育补贴,困难家庭还可获得额外补贴。2020年起,新加坡政府将可获得额外补贴的家庭收入上限要求,从每月7500新元提高到1.2万新元,令约3万个家庭受益。新加坡共和理工学院高级讲师林锦成表示,政府大力加强学前教育补贴,减轻了很多家庭的压力,这是和增建公立幼儿园相辅相成的,未来应继续细化补贴规则,让更多家庭和幼儿从中受益。(本报记者 赵益普)
韩国——
设立网站公开信息
“我和丈夫一直自己养育孩子,没有老人帮忙。多亏了托儿所,我才能在产后正常工作。”韩国公司职员李智淑休完产假,便把孩子送到了托儿所。“现在越来越多的托儿所可以接收小婴儿,大大解除了职场妈妈的后顾之忧。”
韩国面向学龄前儿童的保育设施包括托儿所和幼儿园两种。托儿所由保健福祉部管理,主要接收0至5周岁儿童;幼儿园由教育部管理,负责接收3至5周岁儿童。随着双职工家庭数量的增加,韩国家庭的婴幼儿养育负担日益加重。托儿所在解决双职工家庭育儿难题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按照规定,托儿所正常的运营时间是早上7时30分至晚上7时30分。因故无法按时接孩子的家长,可以向托儿所提出申请,托儿所将提供延时保育服务。在首尔市一家托儿所担任教师的金女士告诉记者,她所在的托儿所早上设立两趟校车接孩子们上学,第一趟出发时间较早,就是为了满足双职工家长的上班需求。此外,韩国政府对托儿所学费实行补贴,双职工家庭等可获得全额补贴。
为了保证托儿所的质量,韩国政府在细化管理上采取了许多措施。据统计,韩国非公立托儿所占95%以上。政府规定,必须持有园长资格证才能开设托儿所,而园长必须拥有最高级别的保育教师资格证,且有3年以上保育等儿童福利方面的从业经历。金女士介绍,托儿所以保育为主的同时,也为孩子们安排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比如到附近的公园和游乐场游玩,去博物馆参观等。“我们托儿所门口有一片菜地,老师指导孩子种植花生、辣椒、圣女果等植物。随着植物的成长,老师会给孩子讲解相关知识,和他们一起享受采摘和丰收的快乐。”
“一般3岁以下的孩子上托儿所,3岁以后再转到幼儿园。现在,有些托儿所根据教育部统一发布的每周教育计划制定课程,完全不逊色于幼儿园。”李智淑说,她的孩子上的托儿所安排了韩语、英语、体育、美术、音乐、芭蕾等课程。“托儿所也能满足培养孩子的需求,所以我的孩子小学前都在托儿所就读。”
为了信息透明和便于管理,韩国政府设立专门的网站公布全国托儿所和幼儿园的信息,对其基本情况、课程设置、教职员数和学生数、安全教育和安全检查情况等,进行详细罗列并实时更新。家长不必实地走访,便可在线上了解托儿所的大致情况,节省了精力和时间。为了减轻特定人群的养育负担,韩国政府实行入园积分排队政策,双职工、多子女、困难家庭等是加分项,可优先录取。
此外,韩国政府还积极鼓励企业开办托儿所。政府规定,拥有500名以上员工或300名以上女性员工的用人单位有义务设立托儿所。政府给予企业3亿至6亿韩元(1人民币约合173韩元)补贴用于建设托儿所,并给每位教师每月60万韩元的补贴。韩国保健福祉部联合雇佣劳动部,每年调查企业是否履行义务,并对外公示调查结果,对未履行义务的企业发布强制执行令和行政罚款。韩国保健福祉部的调查显示,2019年,有90.2%的应尽义务企业设立了托儿所。(本报记者 马 菲)
意大利——
加强幼儿教师培训
意大利是世界上学前教育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意大利约95%的儿童都进入托儿所、幼儿园或学前班就读。
在记者居住的小区对面有一家市立幼儿园,克劳迪娅·皮尼4岁的孩子在这里就读。“幼儿园提供的午餐营养丰富,低收入家庭还可以申请减免午餐费用。”克劳迪娅告诉记者,意大利公立幼儿园不收学费,午餐一天4.5欧元(1欧元约合7.8元人民币),校车一学期90欧元。对很多困难家庭而言,减免的午餐费用是“一份温暖的礼物”。
公立幼儿园收费低廉,为了保证教学质量,通常会限制招生数量。家长往往要提前一年申请名额,并向市政厅提交一份表格,说明其家庭收入情况。“我们会根据学生国籍、家长收入情况、是否工作等进行评分。一般而言,以本国国籍优先、家庭收入低优先、双职工优先。”意大利拉齐奥大区教育研究员米凯拉·科乌塞斯介绍说。教育和市政部门还要评估父母的工作条件、是否有其他需要抚养的子女、可能存在的社会和医疗问题等。意大利政府规定,要优先考虑失业或低收入家庭。
“虽然公立幼儿园收费低,但我们对幼师素质要求很高,这是保障孩子权益的重要基石。”科乌塞斯说,在拉齐奥,学前教育教师大部分都拥有硕士学位,学前教育专业要求本硕连读,主要研修心理教育学、教学方法、学术研究及实践培训等。意大利教育、大学和研究部办公室负责人斯特凡诺·韦萨里表示,意大利教育部门设有专门的幼儿教育机构,监督、指导幼儿园的办学方向和办园质量。同时,意大利大学及研究机构积极推进高质量的教师培训项目,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幼儿教育专家网络”,为教师教育标准的设计、制定和执行提供建议。
实行“全纳式教育”是意大利学前教育制度的另一亮点。早在1971年,意大利就颁布了118号法令《残疾人新条例》,规定残疾儿童有在公立学校普通班级接受教育的权利。韦萨里说:“经过多年努力,残疾儿童和健全儿童一起上学已成为意大利社会普遍接受的规则,学前教育阶段也不例外。”一些幼儿园甚至为此配备了专业的特殊教师,为残疾幼儿提供服务。
意大利也有不少私立幼儿园,但为让更多孩子有机会进入公立幼儿园,政府2007年实施了“幼儿园特别计划”,投入近4.5亿欧元的国家经费及近3亿欧元的地方经费,新建了5万所幼儿园。“我们最重要的目标是保证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同样可以入园,接受优质的学前教育。”科乌塞斯表示。(记者 韩 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