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创业研究综述,国外创业研究

大学生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大众创业创新的生力军和后备军。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促进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重要举措,也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美国、德国、新加坡的创新创业教育起步比较早,在指导理念、运作模式、课程体系、多学科合作等方面都具有鲜明的特色,值得我们去考察、了解和分析。

美国:起步早 体系较完备

美国的创新创业教育理论和实践兴起较早,现已形成较为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并获得了丰富的经验。1947年,哈佛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开设“新企业管理”课程,被视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开端。美国主要通过四项措施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

一是制定创新创业教育激励政策。美国政府制定了支持创新创业活动的财税优惠政策,为高校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便利的制度环境,通过媒体舆论营造浓厚的创业文化氛围。

二是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体系。美国大学普遍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较为完善。斯坦福大学多年来在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中构建了完整的课程体系,始终坚持文理结合、教研结合、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的三大培养原则。美国大学的创新创业教育不仅涵盖了从筹集风险资本、组织公司、管理员工、市场运作等领域的一系列知识,还通过学术会议、创业论坛等形式对创新创业进行理论研究。

三是构建动态创业网络组织。美国大学与相关研究中心、学生协会和技术授权办公室一起,建立大学创业网络,帮助企业家寻找资源,促进各种组织成员之间的合作,鼓励学校和硅谷社区之间更多的互动。相关组织紧密相连,在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的各个环节发挥不同的作用,从而形成动态的网络结构。

四是培养终身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在美国,学校教育的所有阶段都提供不同侧重点的创新和创业教育课程。其创新创业教育也强调学生可以根据个人不同阶段的兴趣爱好,学习和掌握必要的职业技能。

德国:多方合作 因材施教

德国是欧洲较早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国家之一。德国大学形成了自己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为推动中小企业蓬勃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德国的创新创业教育也有鲜明的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德国大学可以根据自己的办学定位和市场需求探索不同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知识结构选择不同的学校。职业培训学校和职业学院旨在教授学生专业技能,重点是生存和创业教育。综合性大学更注重创新精神和商业运营模式的培养,对高层次企业家和创业课题给予重点支持。例如,波茨坦大学专注于艺术设计的创新培训课程,而洪堡大学


新加坡:重视实践与教学相结合


新加坡在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上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创新创业教育是新加坡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形成了自身的特色。


第一,独具特色的创新创业系列课程。新加坡高校从企业的生命周期和企业经营两个维度出发,建立了完善的教学架构,涵盖创业过程和企业经营中所面临的大部分问题,包括战略、营销、组织、商业模式、技术、知识产权等方面。


第二,突出体验式教学。新加坡高校注重引导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战练习,采用拓展训练、计算机模拟、案例教学、企业课堂、制定商业计划及模拟融资、迷你论坛等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实践活动。


第三,建设跨国创业学习平台。新加坡设立了技术创业中心,参与有关课程的学生有机会在一个完整学年内访问6个国际化的创业型城市,参观和考察当地著名创业型企业和科技园,同世界顶尖的企业家、风险投资人面对面交流,学习书本之外的先进创新理念,深化对创新创业精髓的把握。该平台体系强调在创业教育课程中教与学的互动,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全球化思维和商业领导力,掌握创业实践技能。


第四,创新创业教育成果的产业化。新加坡的创新创业教育特别重视产学研的一体化,各高校普遍建立了专业研究机构,承担国家重大课题,直接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如新加坡国立大学为推动创新成果的市场化,成立了“国大开创网”和国大创业中心,并支持创业团队根据创新成果设立公司,形成完整的科技创新产业链。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东吴商学院)


来源: 社科院网站


关注同花顺财经微信公众号(ths518),获取更多财经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