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农业生态园可行性报告 农业园可行性报告

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农业跨越式发展,湖北省委、省政府于2012年确定“中国农业谷”为“省级战略与荆门实施”,以屈家岭管理区为核心区。屈家岭管理区前身是新中国成立后湖北最早、规模最大、人口最多的国有五三农场。它的名字来源于长江中游最古老的文明——屈家岭文化,被誉为农耕圣地、农垦明珠、农业谷的核心。该区以“中国农业谷”为总抓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力推进优质高效农业,让乡村宜居宜业,让农民富起来、富起来。先后被授予中国农业园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社会改革增添动力。本世纪初,面对国有农场企业连年亏损严重、停产倒闭接连不断、裁员数万人、财政支持超负荷的窘境,管理区率先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国有农场改革。近年来,在管理机构、农业税费、企业产权、社会职能分离、完善“统筹城乡、覆盖全民”的社会养老和医疗保障体系、体制机制合理化、解决负担过重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同时,要加强对基层党建工作的指导,探索推进村社共生、积分制管理、村干部下沉,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分组模式有很强的实力。探索推进垦区和农场企业集团化改革,打造“双集团、双平台、双引擎”模式。湖北顾农工业集团公司和湖北五三农场集团公司相继成立。两大集团均建立了“三会一层”的公司治理结构,以股权为纽带,推动领导与管理融合、资源整合与经济运行融合,形成错位互补、相互支撑的联动发展格局。围绕服务乡村振兴和中国农谷建设,探索涉农产业资本运营,开展股权投资和业务投资,加快农业项目融资和重资产建设,以产业基金支持项目建设。

市场化机制挖潜。盘活“外资”,推进“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探索土地资源资本化改革,向顾农集团注入国有农用地等资源20多万亩,资产达100亿元,向吴三农场集团注入优势资产5亿元。规范国有农用地管理,新增租赁土地1万亩。煽动资本,顾农集团以资金、股权、债券等方式推动农业产业“引进来、走出去、强化配套、优结构”的集群发展,探索成立首只股权投资基金。

农业与工业对接“建基地”。发挥国有农用地规模化、集约化种植优势,坚持“龙头企业基地农工”发展模式,推进订单农业。引导农业劳动者围绕农产品加工企业需求建设原料种植基地,抓好2个5万亩黄桃蔬菜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和5个3000亩小龙虾、高油酸油菜、水生蔬菜生态养殖基地建设。形成3000亩以上产业项目10个,建设大型基地10万亩以上,建设科研成果转化示范推广基地8个,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新设施100多项。全面的

利益链接“强产业”。围绕农业资源、生态环境、历史文化等特点,突出强链补链延链工程,着力打造现代农业科技园、农业休闲体验园、农业文化产业园。累计投资近50亿元,建设顾农电商、衢州文创产业园等20多个农业产业项目。做好特色生态农产品加工产业,如优果蔬加工、鹿产品深加工、保健食品生产等。生态农产品加工集聚区近10平方公里,园区内企业70家,总投资120亿元,年加工果蔬能力17万吨。发展黄桃、黑陶、梅花鹿“三宝”产业,亩产3000元,存栏梅花鹿4000只,曲桃曲药开发新产品300个,年销售额800万元。特色产业贫困率达85%以上,贫困户人均增收5000元,建档立卡贫困户1649户稳步脱贫。

聚焦三次产业融合。突出一、二、三产业与农业、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大力挖掘农耕文化,把文化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农耕文化游,投资3亿多元,以屈家岭考古公园为引爆点建设,获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批复。发展农业休闲体验游,打造月湖房车营地、索墩场景农业公园、顾农世界科技体验园等一批农业科技游、休闲游、体验游。开展研学游,金农谷青少年教育实践基地获评全国中小学生旅游营地,每年吸引10万中小学生开展农业研学游。

聚焦城乡一体化。突出农耕特色、农耕气质和农耕谷魅力,打造文明城镇、美丽乡村、绿色环境,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投入10多亿元实施棚户区改造、市政道路、园林绿化等市政民生工程。创建美丽宜居示范村,整治8个村,评定16个村为省级生态村。深化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建成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17处、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239处,建设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30余公里,改善农民厕所5400座,精准淘汰荒地1300亩,生活污水垃圾处理率达95%。

全面改善人居环境。


聚焦品牌整合。致力将中国农谷品牌打造成一张响亮的现代农业名片,统一产品生产标准,统一品牌形象包装,形成全产业、全品类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中国农谷品牌先后获得中国诚信品牌、中国品牌典范奖、中国农业品牌建设学府奖等荣誉,中国农谷注册商标、专利等品牌资产494件,品牌价值300亿元。


罗明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