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儿童玩具厂家直接批发,玩具玩具批发厂家大全

疫情的冲击对澄海玩具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也是一个意想不到的机遇。

正解局出品

全球玩具看中国,中国玩具看广东,广东玩具看澄海。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把玩具打造成年产值超500亿元的大产业。

疫情影响下,澄海玩具厂商海外订单也受到影响。

在世界玩具之都该怎么办?

01

世界玩具之都

澄海的玩具行业有多牛气?

从产值和市场份额来看,玩具产业产值占澄海工业总产值的49%,是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

2018年,广东出口玩具价值137.11亿美元,占全国的54.66%。澄海排名第一,贡献产值546亿元,生产的玩具75%以上出口欧美、中东等国家和地区。

从产业强度来看,澄海是中国玩具厂商最集中的地区。

截至2018年,澄海面积仅378平方公里,玩具生产经营企业2.7万家。同时,与玩具行业相关的设计、研发、模具制造、印刷包装企业有7000多家,员工12万余人。

澄海戏剧博览会

另一个证明是资本市场在澄海的聚集。

全国玩具上市企业7家,澄海5家,占全国玩具上市企业的70%以上。除a股外,新三板上市的澄海玩具企业有13家,上市企业数量和市值均居全国第一。

奥菲、星汇、匡威、群星、世峰都是澄海企业

>



除了生产企业最集中,产品科技含量最高的澄海玩具,也是遥遥领先。




2018年的数据显示,澄海玩具企业有62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5个中国驰名商标,5442张玩具3C认证证书。也就是说,全国3/4的玩具中国驰名商标、2/5的玩具3C认证,都集中在澄海。




如果数字看起来不够直观,那我们用现象级的产品来说明。




中国小朋友最熟悉的喜羊羊,还有超级飞侠,都是澄海玩具企业的IP。




02


抢了东莞的玩具老大位置




其实,很长一段时间,中国玩具产业的龙头老大,一直都是东莞。




在《东莞逆袭:一座中国最被低估的城市》 一文中,我曾介绍东莞强大的制造业。东莞玩具产业的发展,也可以从这篇文章中找到答案。




虽然汕头贵为特区,但和深圳、东莞比起来,简直可以算是偏远地区。没有交通和政策的便利,不过潮汕地区也有自己的独家优势,那就是遍布世界的侨胞。




香港的澄海侨商给家乡人找了条致富的路,他们把能生产小型塑料玩具的注塑机带回汕头。




澄海的玩具企业都是从小家庭作坊起家。




上世纪80年代,玩具加工制造业开始在内地兴起




自身条件跟东莞的玩具大厂没法比,也没有现成的代工大单撑腰。为了生存发展,澄海的小作坊被逼着只能做自己的牌子,自己去找市场。




这条路虽然难走,却也歪打正着,走出了一条和东莞代工贴牌不同的路,这为澄海日后超越东莞埋下了伏笔。




从最低端一个只赚几分钱,论斤称着卖玩具,白手起家的澄海老板最清楚市场的残酷,他们知道,要想把东西卖出去,发现市场需求才是最重要的。




市面上流行玩具车,澄海的老板们就在这个基础上“升级”,让玩具车能手动变形,一件普通的玩具车经过小改进,马上成了爆款。




等到全行业都开始做变形玩具的时候,澄海玩具厂商又把手动变形“创新”成了电动遥控变形,再到能识别语音,能跟人互动的变形玩具。




澄海玩具厂家成功挑战“最多机器人同时跳舞”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甲壳虫汽车有句著名的广告词“想想还是小的好”,这时候澄海玩具规模小的优势就显现无疑。产品迅速迭代,对市场需求反应迅速,一些玩具厂凭着几款爆款玩具就迅速壮大起来。




成功的路不止一条。




澄海玩具的龙头企业奥飞,把突破口选在了文化产业。




1993年,已经靠卖玩具喇叭积累了第一桶金的澄海人蔡东青,在香港看到了当时火得一塌糊涂的玩具四驱车




回到澄海后,他成立了奥迪玩具,也就是今天奥飞娱乐的前身,专门仿制四驱车,别说,一下就卖火了。




当年,澄海玩具厂家模仿日本的四驱车玩具,风头甚至盖过原版




如果止步于“山寨”,今天的奥飞,早已泯然众人矣。




脑子灵活的蔡东青,又花了110万美元引进了日本动画片《四驱小子》,趁着热播又搞了个全国四驱车比赛,“奥迪双钻”四驱车一下火遍全国。




1996年,奥飞靠卖四驱车玩具销售额破亿,抢下了全国过半的市场份额。




动漫文化+玩具的运作模式,成了这家澄海玩具企业的法宝。




2004年,奥飞推出自己的原创动漫《火力少年王》,带火了悠悠球,这两样玩具简直成了80后90后那两代人童年的集体回忆。




《火力少年王》带火了悠悠球




2009年,奥飞作为“国内动漫第一股”成功上市。随后,奥飞开始了一系列的兼并,把喜羊羊、超级飞侠、巴啦啦小魔仙这些中国动漫的IP收入旗下。




这些品牌的开发,让奥飞2015年授权产品的销售额就达到了15亿,而在奥飞2018年的收入中,动漫IP玩具更是占了53%。




奥飞成了“最不像玩具企业的玩具企业”,并获得成功,让几乎所有的澄海玩具商都开始谈论和关注IP。




澄海玩具厂家开始投入动漫合作开发、衍生玩具产品之中,催生出更为完整的设计、生产体系和销售体系。




产业链的升级,也促成了国际顶级玩具采购商与澄海玩具企业的合作。以前的“来样加工”,变成了IP授权范围内厂家可以自己设计产品。




相比于代工的模式,玩具企业的利润更为丰厚。




2003年-2016年间,澄海玩具产业以年均14%的速度增长,逐渐超越东莞,成为了“中国玩具之都”。




03


站在巨人肩上,必须长出自己的翅膀




取代了东莞玩具龙头老大的位置,曾经的“穷小子”澄海玩具,开始获得全球玩具巨头们的关注,进入了“高级玩家俱乐部”。




就拿专做车模的星辉公司来说,从2004年拿下宝马授权开始,就算是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他们的车模出口额也保持着每年30%的增速,随后更是获得奔驰、奥迪等26个品牌的300多款品牌授权,产品60%-70%外销。




星辉公司的产品以车模为主




另一家拥有大量优质海外客户的齐士达,2017年车模卖了2.4亿,净利润4210万,它的客户都是玩具反斗城、仙霸迪奇、沃尔玛这样的全球顶级玩具商超。




进入这些海外大型采购商的供货系统,相当于进入了一个高级玩家俱乐部。




这不仅能获得源源不断的订单,售价、利润也要比国内市场高出很多。




坏处是,对国外市场的依赖性太大。国外稍有风吹草动,国内企业就大受影响。




早在2012年,广东玩具企业就普遍反应,海外订单减少15%至30%,同时用工成本却上升25%以上。




新冠疫情,加速了这场风暴的到来。




4月17日公布的中国一季度经济数据显示,制造业出口额下降了11.4%。全国各大产业带都受到了冲击。




澄海也不例外,很多海外客户取消订单,并且基本没有赔偿,或者顶多是赔偿部分外包装盒。




大批澄海玩具外贸企业,由此陷入困境。




有人会说,那就出口转内销,可这并不是换个包装盒就能卖那么简单。




澄海的大部分玩具企业,一般只从事上游的生产环节,比如购买版权、产品研发、原材料采购到加工这些环节。




至于出厂之后的销售,基本上都是批发商采购,然后依靠经销商的渠道才能到零售终端。




玩具产业链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玩具生产地,同时国内玩具市场是全球第二大市场,澄海玩具却和其他依赖外销的产业一样,忽然就陷入了这样一个产销脱节的奇怪境地。




拥有国内知名大IP的玩具厂尚可依靠自己的销售渠道,甚至跳过经销商用直播的方式直接面对消费者。但大部分依靠国外经销商的工厂,想在短时间内改变之前的盈利模式,非常困难。




这已经不单单是澄海玩具厂家的难题,而是许多中国出口制造企业面临的共同课题。




除了造出好产品之外,中国企业还有很多功课要补。




疫情冲击,对澄海玩具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也是一个意外的机遇。




站在巨人肩膀上,当然可以看得更远。但只有长出翅膀,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




正解局,一个有见识、有深度、有诚意的时势财经大号。在这里,穿透信息的迷雾,在这里,发现真实的中国。局长是各种报告爱好者,收集了上千份各行业报告,关注正解局回复关键词“行业”,可获得多行业最新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