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石坚上饶报道
“十四五”期间,中国经济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对于地方融资平台来说,只有牢牢抓住转型机遇期,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然而,地方融资平台在公司治理、投融资、金融运营等方面也暴露出一些困难和风险。而如何实现地方融资平台的“量身定制”转型成为关键。
7月21日,上海市国有资本运营研究院首席专家罗在上饶国企论坛上表示,“未来,地方融资平台的发展一定要打造强有力的政府投资公司。只有强大,才能抵御风险,抓住机遇。同时,地方融资平台只有实现人、产、城一体化,才能实现地方融资平台的转型升级。”
抓住片区发展机遇
在国有企业座谈会上,罗作了题为《培育强政府投资公司实现“人产城”融合新发展格局》的讲话。罗首先列举了国内外“人产城融合”的典型案例,如新加坡主导的“政府国企”主导模式、苏州工业园区采用“2/3”产业转型升级的配套资产特色产业园区体系等。
近年来,对地方融资平台转型的呼声很高。同时,业内普遍认为,“一个强大的地方融资平台,一个繁荣的城市”成为一段时间以来城市运营的信念。但一些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存在资产整合度低、负债率高、公司治理不良等问题。迫切需要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实现产能升级和转型发展。
在罗看来,转型升级首先要谋划传统业务。“土地问题也是转型的关键。对于地方融资平台,应首先实施差别化土地资源配置制度。保障工业用地,控制居住用地,优先满足高端制造、功能总部、先进服务业等符合园区发展定位的优质项目用地需求。”
关于如何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罗认为,“一方面,要优化工业用地流转制度。制定出台优化工业项目用地管理规定,探索建立灵活的工业用地年度出让制度。同时,与企业签订产业发展协议,约定土地产出要求作为企业取得工业用地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要建立存量土地再利用的综合机制。推进建设用地二次开发,制定工业用地出让规定。出台了企业用地回购实施办法,对不符合城乡规划和环境保护要求的租赁企业用地结合城市规划有序更新改造。”
国有企业交易领域的发展已经成为一大趋势。罗认为,在交易领域应该实现以下关键步骤。“第一是政府主导,实施规划、统筹规划、协调保障;其次,企业带头实现组织、招商、协调、补位;最后,市场运作是为了创造多样性、竞争、质量和生态。”
在罗看来,发展地方融资平台引领片区可实现五大红利。“一是宏观层面的民族复兴红利;二是中观层面的城市发展红利;三是微观层面的项目质量红利;第四是时间层面的通胀红利;第五是国企在融资层面的信仰红利。”
培育强政府投资公司
一段时间以来,各种融资平台出现了一些共性问题。罗总结了五个方面。一是平台公司数量分散,每个中小平台单独融资。积累的大规模高成本融资严重依赖借新还旧,存在较高的区域债务风险;二是功能定位重叠问题突出,各平台公司同质化发展严重,缺乏差异化战略定位。企业间业务重叠、资源竞争现象突出,协同性不足;三是市场运营盈利能力较弱,主要依靠政府项目建设,业务模式相对简单,现金流和盈利能力不足,自我造血和市场运营能力较弱;四是融资渠道有限,缺乏创新,主要依靠地方银行融资和租赁、信托等高成本短期融资方式。利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能力有限,国债发行规模小,流动性风险高,成本难以控制;五是公司治理和内部管理混乱:债务风险防范、对外投资决策、投资担保等内部控制流程体系亟待建立。
“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缺乏强有力的政府投资公司作为基础支撑,”罗说。“首先要夯实基础设施投资建设运营业务,这是基础业务和发展的起点和支点,依托公共资源形成核心业务和衍生业务。通过核心业务形成核心资产,通过衍生业务赚取经营现金流,形成现金流充足、核心资产多元化的良性发展局面。”
x;">罗桂连说,打造强政府投资公司,应该抓住以下几个关键机遇,“如高水平综合性片区开发业务、产业园区投资运营管理业务、公用事业和公共设施运营管理、旧城改造等城市更新投资项目、股权投资培育优势产业集群等方面,尤其是在股权投资中,应该在招商引资重大项目股权投资、上市公司Pre-IPO参股、重点产业集群VC 和PE投资、政府引导基金等领域大有作为”。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三年国企改革的深入推进,地方融资平台整合转型逐渐成为“一把手工程”,城市党政主要领导亲自牵头、协调和推动的情况日渐增多,“关键时期应该合并整合现有国资国企、公共资源和人力资源,聚焦培育1家到2家综合能力强的政府投资公司。”罗桂连分析说。
“在明确党政领导主抓的责任分工下,应该乘势明确城市发展重心,明确政府投资公司的定位、职能、治理结构、决策机制和管控机制等,作为准公共机构纳入预算、审计和监察体系,严管厚爱确保其规范运作。同时,代表政府控制和持有有价值增长潜力的核心资源和资产,通过上市公司、公募REITs、股权转让、资产转让、合资合作等方式进行资产运作,提升资产价值享受发展红利。”在谈到城市发展重心时,罗桂连这样说。
打造强政府投资,势必要真投资,更要合理优化投资,对此,罗桂连给出了强政府投资公司打造的关键几招,“首先,政府投资公司要做投资项目的真业主,做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的真股东,做实经营性资产和主营业务板块,维持良好的主体信用和融资能力。其次,在PPP等项目实施工作中,发挥政府实施主体、交易支撑主体、监管执行机构及风险处置机 构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提升重大项目招商引资的落地率和有效性。同时,聚焦打造整合培育利用公共资源、策划实施管理重大项目、筹集使用管理巨额资金、资产管理资本运作、引进实力合作伙伴等方面的核心能力”。
“当然,对于一个公司来说,发展离不开团队。按政府投资公司的核心能力要求配强管理团队,构建基于能力素质和经营绩效的有市场竞争力的薪酬激励机制,成为人才高地和干部培养基地。”罗桂连最后说。
(编辑:何莎莎 校对:彭玉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