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曝光个骗子pmp培训机构 pmp机构服务好态度好

北京英利好学习教育公司的一位“讲师”通过言语诱导的方式推广普通话免试。

北京英利好学习教育有限公司对新员工进行言语技能、什么时候用言语说话、什么时候用声音沟通的培训。

5月底,新京报记者卧底北京英利教育公司发现,该公司精心设计演讲技巧,故意夸大考试难度,将学生一步步推入花钱买证书的陷阱。直到公司声称的三个月证书期限到期,等待证书的学生才发现自己被骗了。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应用管理司一名工作人员表示,普通话测试没有“免试”项目,建议考生选择正规渠道报名参加测试。有律师表示,涉案公司已涉嫌信息诈骗,学员可向公安机关报案。

技能证书是很多人找工作必不可少的硬件。近日,新京报记者发现,北京英利好学习教育公司以免除学生考试、获得技能证书为名,向学生收取了上千的“运营费”,然后进行敲诈勒索。

据悉,公司有三个销售团队相互竞争,业绩最高的团队一天收入超过20万。

“免考保过”被骗了2380元

今年2月,通过教师资格证笔试的林箐(化名)发现,要想顺利拿到教师资格证,还需要获得国家普通话B级及以上等级证书。

百度输入“普通话证书”、“普通话考试”等关键词后,林箐随机咨询了一家名为“北京英劳学习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培训机构。

一位自称报考考点的公司“讲师”先问她有没有做过鼻音、平舌的语言练习。收到否定答复后,“教官”立即表示,今年普通话考试难度加大,考试不认真的学生会受到严厉处罚,很多语言流利的学生会卡在这里。

听到这种提醒,林箐立刻对这位“老师”增添了一丝好感。对方告诉她,纠正发音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以她目前的水平,“勉强及格”至少需要半年到一年的时间。

但是林箐没有那么多时间。

“没关系,如果你想快速拿到证书,也可以参加我们的免试班。”对方在微信上说。“我们有与高校合作的内部渠道,你不需要参加考试。提交材料和费用即可获得所需级别的证书”。

根据我国《普通话水平测试管理规定》规定,普通话水平分为三级六个等级,即一级、二级、三级,每级分为A、B两个等级;A级最高,B级最低。除了一级甲等考试需要去国家语委考点外,其他年级的考试都是由各省、直辖市组织的。考试等级证书由国家语言文字部门统一印制,经省语言文字办公室编号盖章后发放。

这位“指导员”还说,结果真实有效,全国通用,可以通过常艳查到。语言和文本。和全国普通话信息测试。费用是2380元。

在不断的诱惑下,林箐决定试一试。

在对方承诺的三个月证书到期之前,林箐从未收到任何证书。再次联系“教官”后,发现自己被黑了。

有些学生没有按时领取证书,但公司表示,“办理这些证书的问题正在用钱解决,我们还需要再等一个月。”。一个月后,没有收到任何回复的学生发现自己被骗了。

其实北京英利教育公司早就被投诉了。据记者粗略统计,这样的投诉至少有上百起。但无一例外

的是,没有人拿回过自己的“培训费”。


“老师”层层诱导话术截杀


实际上,每个来咨询的学员,都会被告知普通话考试难度加大,自己练习要花很长时间。这是公司早就设计好的话术。


5月底,记者以“销售员”的身份成功应聘到这家公司,成为一名线上“指导老师”。正式上岗之前,公司要对新员工培训两到三天,培训的主要内容就是一份三页纸的话术。


这份话术共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是对学员“探需”。通过简单的询问,了解对方报考的原因,考过几次以及想要达到的等级。


在摸清这些问题之后,通过描述考试难度和联系时长,开始“增恐”,突出报考的紧迫性。最后根据学员心理需求“引导截杀”。


“一开始推销不要跳流程,按照我们的话术一步步来,走完流程,对方还不下单的可能性很小。”一位销售主管告诉记者。


但并不是所有的普通话等级证书都可以办。“二级乙等2380元,二级甲等2580元,新疆地区5500元。”主管介绍说。


为什么新疆的价格贵一倍?主管称运作成本更高。每成交一单,“指导老师”可以拿到100元。“只要好好做,月入过万很轻松”。


公司将销售团队共分为三个战队,每天都进行业绩评比。在公示板上,记者看到,最高的战队有一天营收达到210290元,旁边还钉了一张写着“NO.1”的五角星。“我们主要针对南方地区。”销售主管告诉记者。


工商登记资料显示,北京英利好学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注册资本50万,法人代表张可欣,公司经营范围涉及教育咨询、技术推广等,唯一提到的技术培训项目是计算机,但标注“不得面向全国招生”。


投诉信息成“同行打击报复”


李峰(化名)入职北京英利好学教育公司一个多月,但成交单还在个位数。


“我来这么久,从来没有见过公司寄出过一张普通话等级证书。总觉得是在骗人。”李峰说。“有时候我把报名链接直接给学员,让他们自己报名,但还有学员不知道怎么报名。”


5月20日,因为一单都没有,李峰被迫加班到晚上9点。


所有的学员信息都来自网络咨询。“公司在百度投放的有广告。”销售主管介绍说。公司搜集到学员的微信或者手机号码后,再将这些信息分发给每个销售成员,由他们完成“探需”“增恐”以及最后“截杀”。


有着同样顾虑的还有李萍。参加公司话术培训时,她发现如果正常走报考流程,两三个月就可以拿到普通话等级证书,但公司的统一口径是,至少半年。


培训空隙,她趁机搜了一下公司的网页信息,得到的是铺天盖地的投诉。


入职第二天,李萍辞职了。她的结论是“这家公司不正规”。


对于这些投诉,公司也有应对的策略。“你们可以说这些都是同行的打击报复,因为我们拿证的渠道稳定,价格公道,难免有人看不惯。尽量突出公司的实力。”在话术培训中,销售主管告诉大家。


除了普通话等级证书,公司还可以免试保过园长证、育员证以及计算机二级等证书,价格均在3000元以上。主管告诉林峰,如果在探需环节发现学员有这方面的需求,也可以给他们推,但要注意别说串了。


除了钱拿不回来,有些人因此错过了珍贵的报考时机。卧底期间,记者在一个“指导老师”的手机上看到,一位被拉黑微信的学员,通过添加申请怒骂道,“你们这群骗子,给我错误的指导,害我错过了正式报考时间。”


国家语言工作委员会应用管理司的一位工作人员表示,普通话测试没有“免试免考”项目,建议考生选择正规渠道报名考试。


广东中安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潘翔律师表示,涉事公司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掩盖真相,谎称学员花钱就可以买证,骗取学员钱款,涉嫌诈骗罪。这种以网络、电信作工具,用事前准备好的剧本欺骗学员一步步上当被骗的作案手法是典型的非接触性诈骗,也就是信息诈骗。学员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通过公安机关破案和追赃挽损。买卖国家机关证件也是违法行为,购买的一方也会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本版采写、摄影/新京报记者 王飞翔 实习生 陈美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