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创意是不是创业机会 创意与机会的区别

6月23日,以“让美好遇见创意,让创意触网”为主题的长三角全球创意设计大赛美好事物节在上海举行。

会上,长三角创意经济委员会秘书长、上海无畏创意经济区域合作促进中心主任沈磊发表主旨演讲,分享创意经济与数字经济融合的新趋势,以及创意如何支撑本土文化元素的传承与创新。会后,沈磊接受了人民网上海频道的专访。

沈磊接受人民网上海频道独家专访。人民日报在线图片

长三角创意委、无畏创意经济区域合作促进中心是怎样的平台?

沈蕾:长三角创意经济委员会是长三角协调会集聚文化创意经济资源、开展境外创意经济交流活动的主要载体。同时,CECC也是世界创意经济区域合作国际组织的成员。创意经济委员会自2016年成立以来,连续五年举办上海世界创意经济峰会,搭建国际平台,为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委员会成员城市提供国际创意项目资源和国际交流合作机会。

作为长三角创意委的执行机构,上海无畏创意经济区域合作促进中心不仅承担长三角创意委的职能,为长三角协调委成员城市提供创意经济领域的专业服务,还依托上海创意设计资源国际平台优势,通过项目有效推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无畏推广中心将搭建长三角文化创意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推动长三角创意合作联盟组建,打造长三角创意IP,共同为长三角创意产业园建设发展贡献力量。

长三角全球创意设计大赛有什么特点?

作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沈蕾:'s全球创意设计大赛聚焦推动设计成果的产业转化和商业化运营,不断延伸设计产业价值链。我认为长三角全球创意设计大赛主要有三个特点:第一,大赛通过征集创意设计作品,聚集一批创意设计人才,通过数字平台汇集相关专利,形成链接国内、国际优质人才交流的互动平台。二是大赛还征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创新创意作品和项目,试图帮助城市吸引投资,促进创意产业发展。第三,比赛的另一个亮点是注重“赛后”。创委会正积极采取拉推并举的策略,利用竞赛市场孵化资源,将竞赛聚集的人才和项目精准匹配到有需求的城市和地区。最终打造联动协同创新的开放平台、产业发展的赋能平台、城市治理的智慧平台、长三角美好生活的服务平台,让创意转化为商业,智慧带来效益。

创意委如何利用长三角全球创意设计大赛链接全球资源,进而服务长三角城市并进行国际国内双循环?

正如前面在沈蕾:,提到的,长三角创意委主要通过三条轨道链接全球资源:一是工作轨道汇聚全球创意人才和设计人才;二是创业创意项目赛道汇集全球前沿项目创业项目,促进项目孵化成长;三是要挖掘出原创的好东西、好产品,通过数字平台赋能,加持他们的数字化能力,从而达到升级传统好东西、好产品,培育全新互联网品牌的目的。

通过全球创意设计大赛,我们可以竞争人才,竞争创新,竞争发展我们的产业。最重要的是鼓励新兴产业发展

意为引擎、以互联网和金融为两翼,聚焦文旅、时尚产业,并致力于将创意应用在文旅、时尚产业。我们希望把与黄山、柯桥这两个城市的战略合作,作为未来一个很好的示范点,在创意文旅、创意时尚两个领域深耕深挖,通过创意赋能黄山,通过创意升级柯桥。无论是文旅还是时尚产业,都需要文化加持,而以当地的文化IP作为核心元素,就能够实现杠杆城市经济能量和价值的目标。


在与黄山的战略合作协议中,我们认为黄山IP是其独一无二的文旅资源。在现代化经济背景下,黄山的发展应依托于黄山IP,并通过创意来进一步放大该IP的价值。在思想意识上,我们要达成共识,黄山未来的发展转型主要依托创意。创意是将战略思想结合产业,从而给城市带来经济价值。黄山始于山,却也困于山。数据表明,大部分游客去黄山,就是为了爬山,但是黄山深厚的文化底蕴,优质的绿色食品产业,都未被充分地挖掘和认知。所以依托于这座山,做大做强黄山的一系列产业,方能够做到“看山不是山”,这也是我们在未来要去做的事情。此外,通过“看山还是山”这样的哲学理念,我们要将黄山的经济融入到整个世界经济发展的进程中。按照这个路径方向发展,黄山不仅会成为长三角的旅游观光佳地,亦会成为长三角的休闲度假胜地,成为整个世界经济发展信息体系中一颗独特的发光体。


在与柯桥的战略合作中,我们达成了五方面的合作意向。一是时尚创意推广,以长江三角洲城市协调会为平台,与创意委合作,协助柯桥导入世界创意经济峰会品牌活动,结合世界布商大会,举办世界创意经济柯桥论坛,为柯桥打造“新时期国际纺织之都”推波助力;二是人才引进,依靠现有在上海的人才飞地,协助开展高端人才及项目引进,适时为外国高端人才来柯桥创业创新提供“桥头堡”和“中转站”服务;三是数字经济,支持柯桥进行城市数字景观创新开发,以“数字直播”促进文旅观光、消费购物、时尚体验等业态功能叠加为新生活场景;四是开放经济,利用世界创意经济柯桥论坛等契机,创意委协助柯桥纺织企业开展与欧美日等国纺织设计师、纺织专家对接,与各驻沪领馆、外国商会进行对接,结合“丝路柯桥·布满全球”行动,为柯桥企业“走出去、引进来”提供国际展会推广与资源对接服务;五是文旅合作,联手推介“老绍兴·金柯桥”城市旅游品牌,推动“柯桥好玩”“柯桥好戏”文旅名品与文化表演活动在长三角城市群的宣传推广,提升柯桥纺织产品文化附加值,唱响柯桥“好声音”。


您作为东华大学的教授,如何看待参与政府工作和协会工作?又是如何来平衡社会工作与学校工作的?


沈蕾:我一直认为,作为一个教授,要有原创的知识,并对这个社会有所贡献,主要体现在知识创新上。而知识的创新应该扎根于本国本土、立足于新时代。如果不参与社会实践、不参与政府服务,很难真正去了解政府的需求、企业实践的需求。作为一个学者,我认为所有的研究都应该以能够解决社会需要为己任,所以我真心地认为参与政府和协会的工作既是对自己、亦是对学生负责任的表现。作为教授来说,他不同于一般的教师,应该要对事物有独特的理解和认知,提出自己的解说,形成自己的学术体系,从而对学科建设有所贡献,形成对真理独特的探索。学术研究与社会实践这两者并不矛盾,并且在我看来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既能丰富我的研究,亦能够提升教学质量。


2017年,我在丹麦国家创新会议论坛上,就提出了教育人才研究培养的“GAIN MODEL”,G(Government)是政府,A(Academy)是研究,I(Industry)是产业,N(Net)是网络。只有政、产、学、研真正融入在一起,才能够从科研、教学、企业实践、社会服务、政府工作的角度促进创新,使其相得益彰,真正起到高效的创新策源的作用。


(责编:唐小丽、轩召强)